一道学术的墙
2018-12-13全文琦
社会群体与学术群体
社会学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即为社会群体,诸多社会学概念的分支建立在此基础上。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社会学之父孔德将家庭看作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推广而言,社会群体可以看做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社会学研究了众多社会群体,但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从事着社会学研究的人群。为此笔者希望将引起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注意,在对外部社会群体的探索时也关注自身群体。学术群体自身也是值得被社会学研究所关注的,不失是一种对本学科发展道路的反思。
在社会学的定义里,学术团体是指为更好的研究某类或者某样客观事物而自发组织的进行这类研究活动的公益民间组织。
笔者根据社会群体以及学术团体的定义将学术群体定义为:从事同一种或一类专门学科,对本学科建设产生影响的专业人群集合体。学术群体既可以是同一研究机构内的人群,也可以是从属于不同机构的人群
什么是学术壁垒?
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对学术研究广度产生制约以及对学术人员自身能力要求較高,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将各个方面的研究划分的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发展了众多专业术语,使得学术在客观上具有一定封闭性。学术群体主观上也更愿意保持自身群体的地位。
笔者认为,学术壁垒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群体成员的准入限制;其二是对学术群体专业研究范围的限制。
对群体成员的准入限制可以体现在学术群体往往设置较高的学术群体的准入门槛。
笔者思考:是否可以将例如大部分的付费性学术资源、学历学位的设定、专门院校获得学术资源高门槛的设置、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等等都看作为学术壁垒在群体准入限制方面的表现。
这种限制在社会学领域甚至其他人文类学科领域也较为明显。人文类学科倾向于对日常生活中诸多事物或现象进行概念的界定,这种行为是人类认识世界并达成共识的手段。而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需要认知的世界复杂性的提高,对事物的定义也越来越复杂,发展至今的学术界为了将各类概念进行区分,使其不至混淆,发展了大量不易于大多数人群所接受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壁垒的产生。
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获取信息的门槛在不断降低,这是否会成为与学术壁垒的冲突。如今,涌现出众多“网络大学”,大多是由高等学府毕业的私人创办,无法给予正式毕业证书,却让人们争先恐后的报名,并且得到众多用人单位对其授予“学位”的认可,足以体现全民信息化对学术壁垒的冲击。网络时代也将晦涩难懂的诸多人文学科专业概念通俗化,使其更易被更多人接受,这同样是对学术壁垒的冲击。弗雷德里克鲁道夫对美国学院和大学(纽约:Knopf,1962年,第516页)权威性的质疑也说明学术群体中已有人开始思考学术壁垒的问题。
对本学术群体专业研究范围的限制体现在各学科专一性强,这种专一性不是指某专业学科不愿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而是学术群体为保持其自身独立性对其研究内容的限定。比如社会学分支学科社会工作,纵观近年来国内社会工作研究论文越来越脱离社会学,与社会学的联系趋于形式化;又如社会学建立初期社会学家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群体加以区分。这种与其他学术群体“撇清关系”的群体行为可以看做是学术群体主观上希望存在的学术壁垒。
是否应该打破这道墙?
这个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学术壁垒的存在有其弊端,比如:难以使得学术平民化、阻碍社会流动、限制学科创新等等。但它对于也不是完全不利的,准入难甄选出更适合本群体的人员、专业化的学术群体在某一研究方向可以投入更多精力,更有利于解决较为深层的问题等等。因此对待学术壁垒,不是一味地要求打破,而是选择性的开放。
作者简介:
全文琦(1992年生—),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现攻读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社区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