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镇一中:建构责任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18-12-13方建和
方建和
侯镇一中秉承“尊重每一个人”的办学使命,将“为未来育人,育责任之人”作为现代学校发展方向,在特色学校创建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责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成长为知责、担责、尽责之人,为未来的腾飞助力。
文化建设,营造“责任”氛围。
学校围绕责任教育主题进行校园文化改造,在校园内设置了多个责任教育宣传区,以横幅标语、名人名言、温馨提示等方式进行责任宣传;学校开通了责任宣传广播站,每天清晨、午后、傍晚进行宣传播报;学校在教学楼建设了责任教育文化墙和侯镇地域文化历史长廊,并将责任元素融于校徽、校歌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责任文化熏陶。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1、楼道文化
学校注重建设楼道文化,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通过“阅读之窗”、名言警句宣传牌、侯镇地域文化历史长廊、责任教育文化墙等特色文化,向学生讲述“身边无小事,事事皆责任”的道理;墙壁挂有“办学理念、一训三风、校长寄语、校徽”、 全校师生自己动手、集思广益,形成《侯镇一中教师、学生十项承诺》,激励师生奋发向上,不断进步。
2、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班级内都有自己的班级名片:班主任的管班理念、班主任寄语。班级创设了“责任教育文化角”,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责任书签、责任小报,处处彰显责任教育的丰富内涵,突出责任教育主题,让学生时时受到鼓舞,处处受到鞭策。
制度管理,注重“责任”评价。
学校制定并审议通过了《侯镇一中教师、学生十项责任承诺》和《班级责任标准》,并以此作为考核师生和班级的依据。从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使责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师生的责任意识,最终由最初的文化引领、制度规范逐渐内化为一种师生的自觉行动。
课程开发,突出“责任”主题。
学校围绕责任教育内容,编写了五本责任系列校本课程,并根据各年级学生成长特点进行开设。七年级开设《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课程,八年级开设《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课程,九年级开设《对社会负责》课程。五大责任系列校本课程立足学生成長实际,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通过责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责任教育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活动引领,升华“责任”内涵。
以校园为主阵地,结合家庭生活,学生走进社区、乡村、医院、福利单位等,围绕“五个责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对自己负责,做一名积极进取的中学生。
1、召开“中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班会。
2、开展“学生责任清单”制定活动。
3、进行“生命教育”系列活动。
4、参加第三届教育部组织的宪法火炬传递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5、 举办“我与宪法”演讲活动。
6、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7、组织学生们观看“开学第一课”。
8、每月评选责任之星(进行中)
(二)对他人负责,做一名团结互助的伙伴。
与节日课程表结合,进行“我的拿手菜”、“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活动。
(三)对家庭负责,做一名孝敬长辈的孩子。
1、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友谊活动。学生会利用文学社、广播站等友谊平台,培养“自我教育,增进友谊”的能力。
2、进行“关注他人优点”教育。
3、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尊敬父母、孝敬长辈。
4、开展“我爱我家”活动。
5、发挥文艺体育科技的迁移价值。组织读书节、艺术节、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活动的迁移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四)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成员。
1、组织“为班级添光彩”、“我的宿舍我的家”活动。
2、组织“学校因我而精彩”活动。
3、组织全校内务评比活动。
4、全体同学参加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
5、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清洁校园”活动,拔除学校杂草,清理学校垃圾,及时修剪学校花木。
6、开展“责任大讲坛”,教师和学生代表等走上讲坛,交流分享责任心得。
(五)对祖国社会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的公民。
1、倡导“青年志愿者”“文明小卫士”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进行中)。
3、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
4、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及少儿手绘地图比赛。
5、参加“山东新华杯”国防知识大赛活动。
对于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与集体,进行评选、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责任”二字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将责任付诸实践。
随着责任教育在我校的不断深化,全体学生不仅将自我成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与担当,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他们的自我提升能力明显增强,侯镇一中学生逐步走上了知责、担责、尽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