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
2018-12-13裴礼赞
裴礼赞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部分教师已逐渐摈弃传统观念,充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质量。但很多教师还是不能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或者在遵循新课改的情况中出现很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模式仍旧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在积极提倡新课改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师以及学生情况的发展,这要求教师,不断顺應新的发展理念,承担起研发新的教学模式的责任,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高中化学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是制约课堂质量的关键。在过去多年的教学中,强调的一直是应试教学,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教学成绩,并不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尤其化学教学关注成绩反而忽视了其日常的实验操作,学生不理解实验过程只能单纯背诵,在面对新课改下的考试也是不理想的。由于应试讲课中,学生难以形成完成的化学思维,对于学科知识很难突破,导致高中化学能力一直是在基本水平很难有大的突破。
(二)高中化学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师难以积极适应新情况下的新理念教学,这是制约化学课堂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师队伍多数为教学多年的老教师,他们在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受制于多年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对于固定教学模式的遵循使得她们很难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理念,对于新的教学方法不能主动运用,使得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导致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其次,受制于传统观念,很多高中化学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以自己的传授为主导,认为学生就是教学知识的接受者,甚至忽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注重过多的教学知识的传授。这样,学生以被动的方式学习,不仅感觉学习过程枯燥无味,长此以往,还会彻底失去学习化学的动力,成绩的跌落甚至会让这一时期敏感的学生产生辍学的想法。最后,高中化学教师课堂之注重知识的传授,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教师严格的课堂秩序也制约的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这样的课堂缺乏互动和交流,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课堂质量不佳等现象,制约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化学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一)实施活动教学
在国家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动下,当前很多高中学校的化学课程也不断尝试构建新的课堂模式,其中,活动模式已被很多教师引入化学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指,通过采取学生共同学习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组织能力。在活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分组学习,通过课堂问题的引出,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实验探究模式,以学生为单位共建小组共同完成实验活动,让他们自我总结过程、结果,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深的学习体验。通过活动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热情,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好节奏,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开展课程实践
高中化学课程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其有着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当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实践的观察的运用,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实践培养。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增加实验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不仅培养他们良好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提升他们的化学成绩。第二,化学是来自于实践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实验锻炼,还可以引导他们对具体生活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老师通过为学生创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独立开发研究日常问题,并做好生活记录。这样通过课下观察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带动课堂的互动性,不断构建化学课堂的新模式。
(三)进行教学探究
探索型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师生位置的转变,这在新课改中多次提到过,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却得不到具体贯彻。师生位置的转变,具体地说,在叫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所谓辅导作用,是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以及教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逐步对课程提出疑问,并自我探索解答,其中的关键之处,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最终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到,不同的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师辅助地位的发挥也是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让他们按照适合自己而定发展模式进行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全体化学教师不断转变固有观念,摈弃忽视学生的观念,积极引领学生走入化学课堂。发挥化学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承友.运用网络空间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49—49.
[2]刘博昌,孙晓春,年军红等.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之探究[c].//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13:5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