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初中语文“古言”知识教学法

2018-12-13付启凤

赢未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

付启凤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几千的历史为我们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今不再是从小就要学习“四书五经”的时代,但不代表我们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不再适合学习,相反,传统文化的渗透,形之于课堂最重要的为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赏析甚至包括古诗文的创作知识,一样是初中语文课堂不可忽略的项目。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

虽然如今已经是21世纪,西方文化、流行文化围绕在我们身边,可是还是会有许多的人会不自觉被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吸引。热爱诗词、古文、对联甚至还有琴棋书画包括古代服饰的都不在少数。即使不是兴趣所至,身为一个中国人,也应当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更重要的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字斟句酌掌握基础知识

如今的时代,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几乎都是成长于现代汉语的环境之中的,如果说因为字数偏少、注重格律的原因古诗还相对好理解,古文在某些时候对学生而言几乎就如同在学习一门“外语”。所以,学习文言诗文,也应当遵照着学习“外语”的“规矩”来,掌握字词、句式等基础知识就是第一步。

如在曹操的诗歌《观沧海》的教学中,这首诗并没有什么生僻字,读起来也可以说是朗朗上口,甚至,在没有学习之前交给学生自行诵读,也能感觉到作者豪放开阔的情怀。可是若真的让学生去准确地说出每一句诗的意思,似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读起来没有障碍的诗依然不可放松字词的掌握,比如“澹澹”二字指水波摇动的样子,“萧瑟”在此邢向地描绘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等,这些都是要熟练掌握的字词。

古诗如此,古文当然更要重视,《陋室铭》中“惟吾德馨”的“馨”字指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的意思,在这里又指奏乐乐器的声音。相比于在现代汉语中“馨”之芳香,“丝竹”指丝绸和竹子,古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词也算是古今异义词汇了。虽然在初中阶段古诗和古文的选篇都还算不上难于理解,但帮助学生字斟句酌打好基础的责任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不可推卸的。

二、“之乎者也”创造语言环境

学习英语时,我们常用“语感”一词,其实任何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在这样的感觉下对语言的运用之法和平日里常见的分析方式会成为一种习惯,上文中提到重点学习关键字词,这一点是基础,而在基础之上能掌握分析句子体会深意的能力,才是真正提高了文言作品的學习能力。

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汇衔接,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分析句子结构、通顺文意也就可以进行下去,《<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在知道“夺”为改变的意思之后,译出来并无甚困难,可是我在教学中会重点提一下的就是“……也”是古文中常用表示陈述句、肯定句的用法,另外“三军”是泛指军队,“匹夫”是代指普通人,这些是古代汉语常见的用法,也是语言习惯。再来看《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典型的判断句式,“……者也”或者说“……者……也”这些用法都是找古代汉语“语感”的要点,所谓熟能生巧,随着古诗文的阅读学习的深入,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培养出古诗文阅读的理解习惯,纵揽全文,通顺文意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三、尝试创作培育文学素养

正如我在之前提到的,古代文学的学习有在无形中教化感知学生的能力,虽然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读懂古诗文、鉴赏诗词、理解文言文就可以说是达到了古言知识学习的目标,可是身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与能力,也有责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我们是没有必要再将记诵“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当做义务,可是文学的创作却是需要一脉相承的。

在为学生讲授古代名人事迹时,也常常会引起无数感叹,古代小孩学习,小小年纪就会熟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几乎也可以算作启蒙书之一了。像王勃他六岁即能写出文笔流畅广受赞誉的文章,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就已经及第做官。可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大环境,即使对于已经十几岁的初中生而言,读文章还成问题,更何况是作诗写文、对联联句?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虽然不一定要求学生去能写出优秀的诗文,但至少对对规律、格律之法还有文言与现代汉语的转换要有所了解,事实上,小学教材中的《声律启蒙》和初中教材的对联知识也都已经提到了这方面的教学。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是强迫他们去背一些东西,而是真正的与古代文学产生共鸣,将学习当做是一件陶冶身心的事,领会先贤为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一步,比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却是难得多,但也重要的多。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学、传承人文精神的意识,让传统文学在现代依然可以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吴豹.《初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 刘晓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4(01)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