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解放日报》的改版

2018-12-13白媛媛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意义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解放日报》的改版过程,分析了改版后《解放日报》的特点,即要“全党办报”,全力当好我党的“耳目”和“喉舌”;“政治家办报”,能从政治高度上纵览大局,结合政治形势为党的新闻理论做出卓越的贡献。在目前形势下,我们仍要坚持改变观念,全党办报的宗旨;要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解放日报》;改版;意义

一、《解放日报》的改版过程

1941年3月经过党中央讨论,决定把《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者归并为——《解放日报》,5月16日委派博古担任社长,杨松担任编辑,至此,《解放日报》正式发刊出版,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组建完成。但由于当时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报纸版面遵循着一版国际,二版国内,三版边区,四版延安或副刊的模式,这个看不见、不成文的规定死死限制着党报。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发声、宣传的不是党的重要政策、边区群众的生活生产以及党的工作中心方向等等,更不是根据新闻的即时性、重要性,或党和群众需要来编排版面。随着整风运动的全面开始,1942年初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提出批评,报纸对中心工作宣传不得力,缺乏党报应有的政治敏感,不是一张完全的党报。之后的整风运动中,毛泽东针对《解放日报》报纸缺乏党性等问题要求开始整顿,通过大量社论、文章来宣传整风的目的和要求,使得《解放日报》改版成为整风运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开始改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也在这一天刊登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发表了重要社论《致读者》,指出了《解放日报》理念和业务上不成熟,最关键是党报应有的政治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社论里写道,“报纸的版面加以彻底的改革”,《解放日报》改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全党办报”成为日后的办报纲领和方针,真正成为有党性、有群众性、有战斗性和有组织性的党报。改版以后的《解放日报》在版面安排上将国内新闻、人民群众斗争和生活的报道提到了重要位置,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重要新闻上一版。《解放日报》在报道上突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加强了对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的报道,报纸的党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内容更加丰富。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新增加了一系列栏目,包括第一版的“半月国际述评”、“半月军事动态”等; 第二版的“整顿三风”、“民众呼声”、“根据地介绍”、“国内简讯”、“延安简讯”等;第三版的“国际拾零”、“外报拾零”、“苏联简讯”等等;第四版的“问答”、“介绍”、“边区生产运动”、“读者往来”等。

毛泽东对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加以肯定,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表示《解放日报》改版逐渐掌握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贴近群众材料来源就非常丰富,还要时刻谨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放日报》经历这次改版后,除了报纸基本功能外本质上已经改变,不再是普通的新闻报纸,而是真正由无产阶级政党直接领导新闻,形成一支团结充满生命力的无产阶级新闻队伍,从观念上树立了“全党办报”,树立了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理论旗帜,奠定了以传播为手段广泛宣传党中央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的基础。 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有了一些新的气象,内容贴切群众生活,情感正面积极向上,文风简洁明了活泼等等,但某些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二、改版后《解放日报》的特色:“耳目喉舌”和“政治家办报”

1942年8月15日,经过四个月的改版过程中主编杨松病倒,党中央决议后将陆定一遣调报社工作,接替杨松总编辑事务。首先,陆定一提出社论有则写,无则免之,重要问题写社论才能引起读者注意。其次,他提出了群众办报的理念,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实事求是作报道,始终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此陆定一建立了一支通讯员队伍,通讯员把给各个县、乡、区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写新闻稿这一方法紧紧将报纸与群众关系拉近,同时解决了稿源短缺。最后,他认为报道新闻必须要有中心,写文章时候少一些概念,语言通俗流畅群众容易接受。党报的党性与政治上的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黨报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深入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写出真实的新闻。

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为纪念一千期发表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向读者汇报重要经验,总结出党报就是要“全党办报”,全力当好我党的“耳目”和“喉舌”。社论的发表意味着《解放日报》的改革基本完成。

《解放日报》作为党报,字字句句需要谨慎,必须顾及舆论对党的影响,必须时刻牢记责任。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由党性不完全的党报变为党性完全的党报,从此焕然一新,并展现出特有的四性风格,党性、战斗性、群众性和组织性,真正发挥了“耳目喉舌”作用。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对其改版,从本质上将“党报”与“其他报纸”区别开了。

1959年6月,毛泽东召见新华社吴冷西,在与他的谈话中提出“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指出,政治家能够一眼看出问题本质,明白抓主要矛盾,反对多端寡要,需要多谋善断。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采集党务信息要具备鲜明的政治观念、高度的政治敏感力、果敢处理问题的胆识、丰富的专业知识,政治家办报能从政治高度上纵览大局,结合政治形势为党的新闻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解放日报》改版的当代意义

1、改变观念,全党办报

延安时期全党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动员领导下参与报纸工作,《解放日报》作为契机符合整风运动的实际需要,对党报的任务目标、性质作用,以及工作原则、办报思路、报纸文风等,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在尽可能保证舆论的同一性、宣传的统一性和目标的合一性,进一步增强了无产阶级党报在革命中的现实作用,实现全心全意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而奋斗。在新闻史上,《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证明毛泽东新闻思想从理论走向务实,从“同人办报”走向“全党办报”,党报不再是简单的发文、出刊,而是我党治国理政的舆论工具,是我党和群众维系关系的重要平台,是我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全党办报,党的绝对领导,这样的机关报才算是真正的党报。

现如今党报党刊依旧肩负着重任,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发展,党报党刊姓党,要在新闻实践中传播党的施政理念,宣传党的权威声音,从而巩固党的绝对领导。

2、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革成为我党新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党报随之成长,但时代发展传播媒介必然是会发生革新的。电子信息的出现使得现代报业市场面临严峻生存考验,党报也面临激烈生存竞争,因此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如何提高党报竞争力、充分发挥党报党刊作用、振兴党报生命力,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全面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此根本上创新发展,信访接待、洞察民情、服务群众和栏目培育,取其精华地继承和发扬其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经验,时刻谨记党报“耳目喉舌”的作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延安时期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实际精神永不过时,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要真正从根本上实行,就必须眼睛向下,面向群众,做认真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2] 陆定一.陆定一新闻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7.

[3] 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1921-1949[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 王敏芝.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J].新闻知识,2008(4).

[5] 张苗园.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2016.

[6]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文化工作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白媛媛,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意义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论西安事变与绥远抗战
留学的意义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十月革命的纪念及其启示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诗里有你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