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堂吉诃德》中的原始主义倾向探析

2018-12-13陈佳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人性

陈佳

【摘 要】 文章阐释了原始主义内涵,探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的原始主义倾向。认为《堂吉诃德》中的原始主义倾向不仅来自困窘中的西班牙社会文化大环境,而且与塞万提斯本人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这种原始主义倾向的表现首先是主人公猎奇冒险所处自然环境;堂吉诃德性格中那些难能可贵的骑士品质。在现代语境中,对原始主义的强调有着时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希望每个人在生命的价值追求中都能保有人类原始状态中的那颗真心。

【关键词】 堂吉诃德;原始主义;人性;骑士道

初读《堂吉诃德》,主人公不过是个受骑士小说毒害,脱离实际,耽于幻想,迂腐顽固的疯人。到了作品的第二部,堂吉诃德对于骑士道理想的不懈追求慢慢显现出来。堂吉诃德这样一个处处受人嘲弄的可笑老头,在骑士道以外的事情上有着超乎常人的真知灼见。在他的心里,游侠骑士总是舍己为人,自觉担当起为社会除暴安良、声张正义的责任而不计报酬。所以堂吉诃德的骑士道理想闪耀的是一种原始主义的人性光辉。

过去许多学界人士尝试从堂吉诃德人物形象、性格弱点、悲剧性与喜剧性、以及作品的叙述层次等角度来进行,本文则从人性原始主义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对它进行解读。

一、《堂吉诃德》原始主义倾向来源

“原始主义”一词在中国当下语境中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概念。[1]相比而言,它的对立面“现代主义”要广为人知得多。随着自然科学的日益进步,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现代化的前期确实为人类破除封建迷信摆脱神学束缚,认识人类自身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现代化的后期确是以资源的疯狂掠夺、人性的异化为代价的。

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越来越多地扩散到世界各国,人类学家们本着“文化相对主义原则要求一视同仁地看待世界各族人民及其文化”。[2]希望在某种非主流的民族文化中或者是在通过文化向后看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更和谐相处的文化。回复原始,意味着寻找遗忘已久的人类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

塞万提斯写作这部小说的本意是为了扫除骑士小说的不良影响,但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这一点,作品在引人发笑过后又让读者不禁为主人公感到心酸。书中许多俘虏事例的描写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反映。现实中找不到变革社会出路的塞万提斯,将人文主义的理想融入了主人公行侠仗义的行为中,塞万提斯的许多思想也通过堂吉诃德之口表达出来。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的没落贵族,怀旧心理等因素使堂·吉诃德企图恢复古道,借过去的一套方法来处理现实;而贫困地位又使他接近民众,容易接受人文主义思想,愿意替民众解除苦难。

人性的原始主义除了受人文精神的影响以外,与塞万提斯的精神追求也有极大的关系。塞万提斯的第一部小说《伽拉泰亚》就是一部具有明显田园风格的作品。田园风格作品体现的伦理道德诉求与《堂吉诃德》的骑士道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说明塞万提斯希望将西班牙建成一个公平公正,自由平等,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塞万提斯的人生经历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军营里度过的。他离开教廷参加步兵团,经历了多次战役,当过好几年的俘虏。常在刀口上行走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为了争夺一点点私利而费尽心机勾心斗角。使得塞万提斯对个人的生命、对单纯美好的人性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匡扶正义、惩恶扬善、勇敢无畏、忠贞于爱情的骑士道精神其实也是塞万提斯对美好原始人性的理解。

二、《堂吉诃德》中呈现的原始题旨

1、堂吉诃德游历的自然环境

堂吉诃德认为为武的比为文的更加高尚。为文的只付出脑力劳动,而为武的不仅要费脑力还要消耗体力。战士和骑士都是凭勇气和剑锋来保卫世人的福利。他们“夏天要忍受毒太陽,冬天要忍受刺骨的冰霜”。[3]要做骑士,不吃苦、不出汗是不行的。所以书中描写堂吉诃德的游侠之路大部分都是在荒野,堂吉诃德与侍从桑丘·潘沙常常在露天或是在森林里和衣而睡,食物方面总是有什么吃什么,常常是一块干面包,一点干奶酪,喝的是山野里的泉水。

堂吉诃德虽然是一个没落的地方绅士,谈不上高贵,从他对桑丘的工资支付和答应给桑丘三头小驴驹来看,家境还算殷实。为了实现骑士道济世扶贫的理想,堂吉诃德毅然决然离开了家门,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踏上了行侠仗义的大道。

游侠的路上当然也不完全是艰苦的,作品第二部中堂吉诃德主仆二人也受到过公爵夫妇的殷勤款待。尽管公爵夫妇只是为了玩弄此二人,但是堂吉诃德和桑丘毕竟在公爵府上过了一段富人生活,按照伟大的骑士的规格得到使女们仆从们的侍奉,住在装饰华丽的房间,与公爵夫妇共享精美的晚宴。面对诱惑,堂吉诃德内心是欣喜的,是愿意享受的。但是骑士道的理想深植堂吉诃德脑中,让他有种罪恶感。他能受优待是骑士的头衔带给他的,骑士的生活意味着忍饥挨饿,常常挨揍,那是骑士应过的生活。想到这里,他又自觉的把贪图安逸的心思抑制住,重新踏上艰苦的游侠之路。

堂吉诃德对骑士生活的理解显然是贯彻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这一古训的。堂吉诃德认为拯救世人的重任应在森林、荒野等原始自然环境中完成,体现的是塞万提斯的救世理想。他希望回复到过去的黄金时代,东西全归公有,茁壮的橡树上结满的累累果实可以随手摘下来吃,“清冽的水滔滔不尽,供人饮用”。[4]没有财产的私有,没有掠夺和压迫。就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描绘过的原始自然状态下和平悠闲的生活场景:漂泊于森林中的野蛮人,没有农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人人都自由平等。

2、堂吉诃德坚守的赤子之心

勇敢无畏是游侠骑士必备的品质。无论是在巨人般的风车面前还是在蒙得西诺斯地洞前,无论对面是凶狠蛮横的强盗还是面目狰狞的魔鬼,堂吉诃德总是满腔热忱第一个冲上去。且不论堂吉诃德的能力是否能够与对方匹敌,也不论所谓的巨人和魔鬼是真是假,在堂吉诃德的心里,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真得不能再真的事实,尽管别人心里是满满的嘲笑,但堂吉诃德把他所遇到的不公作为一件世间最紧急的事件在认真对待。反观他的侍从桑丘·潘沙,这是个与堂吉诃德性格相反的人物。桑丘没文化,没读过骑士小说,没有骑士阶级崇高的理想和维护正义的心。他是个特别讲求实际的人,游侠的路上他总希望能够吃饱喝足,能有个舒服地方睡个好觉,能得到一笔可观的钱财让他的妻儿过上殷实的生活。桑丘是不喜欢跟别人打架斗殴的,就算别人打了他,他也只会忍着,随他过去。所以遇到危险的时候,桑丘总是躲在堂吉诃德身后。桑丘的胆怯畏缩与堂吉诃德的勇敢无畏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强大的敌人,不利的形势,堂吉诃德不是没有畏惧之心,他的内心能感知到害怕,但是他认为伟大的骑士不应该害怕,勇往直前才是骑士应有的姿态。

扶贫济弱、铲除不公是游侠骑士天生的使命。堂吉诃德认为世界上到处充满了邪恶与不公平,他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替人们解除痛苦,却往往好心办坏事。看到十几岁的小男孩受到非人待遇,堂吉诃德赶去主持正义,教训了凶恶的农夫,可堂吉诃德一走,小男孩遭到了更残酷的毒打;遇到一群犯了罪被国王罚去做苦役的倒霉人,堂吉诃德不忍看他们被迫受苦便释放了他们,却反被罪犯们欺负了一场;遇到几个骡夫护送贵妇人同行,堂吉诃德以为是魔术家抢劫了公主,立刻就要去除暴惩凶。堂吉诃德的仗义行为看似都是闹剧,却是他光复骑士精神所做的最认真的尝试。

对爱情的矢志不渝是游侠骑士忍受困苦的前进动力。古代有名的骑士都有一个能带给他幸运和力量的意中人。堂吉诃德的意中人叫做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但堂吉诃德并未见过她。据说杜尔西内娅身材粗壮结实,是村里“腌猪肉的第一把手,村子里的女人没一个及得她。” [5]当堂吉诃德选定她作为自己的意中人之后,他就在心里真的把这件事当真了。他处处维护杜尔西内娅的名誉;为她拒绝店长的女儿;拒绝公爵家的使女;认为所有人都没有杜尔西内娅美;他为杜尔西内娅中了魔法而忧心,企图寻找破解之法;督促桑丘鞭打自己以解除杜尔西内娅的魔法。一个正经的骑士为自己的意中人所坚守的一切堂吉诃德都照着做了。而实际上他对爱情的始终如一为的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假想对象,与其说他是为了意中人拒绝诱惑保持坚贞,不如说堂吉诃德是为了骑士道理想而坚守防线,总之,他守住了。

三、原始主义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重要意义

原始主义产生于文明陷入困境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以自然、原始、本真为最高价值尺度,赞美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淳朴的人性。质疑文明、规范和理性的绝对性。

原始相对于现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这里的“原始”并不是蒙昧、愚蠢、落后。社会往前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像进化论所说的直线前进,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社会发展可以看成一个大循环,从最初对神话的笃信到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再到极度理性,崇尚科学,在科学与理性的作用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关系逐渐凸显。于是人们开始把原始自然状态下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看成是最正常的未被異化的状态,渴望回到神话时期的人类生活。于是在文化上,创作者们创造原始的意象与环境,张扬原始的人性,用主观的合理幻想来弥补客观现实中的缺憾。

《堂吉诃德》创作于17世纪初,人文主义之风吹到17世纪的西班牙时,已经不只是要求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自由。欲望的膨胀,私有财产的积累,自然科学带来的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迅速增强,贫富不均、剥削和压迫、唯利是图的思想日渐加深。塞万提斯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社会不稳定,但又不知如何解决。他希望创造一个像堂吉诃德一样心灵纯粹、品德高尚的人来引领和感染世人,可古旧的方法显然不适用于当时的西班牙。火枪炸药等武器的使用迅速摧毁骑士阶级手里的冷兵器。实践骑士道精神是堂吉诃德从书中找到的救世良方,可这个方法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百折不挠的堂吉诃德郁郁而终。

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对原始主义的追求,好比富翁对于乡间别墅的追求。并不是说要回到蛮荒的原始社会,也不是完全放弃现代文明带来的优越。只是在意识到人、自然和社会有所异化的情况下,企图实现一场自救,现代社会中强调的原始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所讲的原始时期,而是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之中去找一个能够使各方面因素都趋于自然、健康、平衡的文明形式。

四、结语

塞万提斯以夸张讽刺,谐谑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脱离现实,令人可笑又可悲的骑士猎奇冒险的经历。主人公堂吉诃德的身上包含了丰富的原始主义内涵,体现了塞万提斯对淳朴自然人性和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的追求。灵与肉是一个完整的人必不可少的两部分,肉体如果脱离灵魂就是行尸走肉,现代文明大背景下,代表“肉”的部分是物质、机械、人为,是现实、麻木、冷漠;代表“灵”的部分是自然、传统、理想、精神、生命。“肉”的高度发达致使“灵”的部分只能退居一隅,对原始主义的强调实际上就是召唤人类的“灵”性,是文学家们找到的一条人类回归的再生之路。

【注 释】

[1]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9.

[2] 徐杰舜,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3.5.22.

[3][4][5]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87.73. 63.

【参考文献】

[1]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 方克强.原始主义与文学批评[J].学术月刊,2009.2(41)2.95-101.

[4] 李慧利.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原始主义倾向探析[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14.

[5] 马旖蔓.原始主义的现代回归——论波德莱尔原始主义创作倾向[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1.

[6] 火源.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原始主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5(38)3.63-68.

[7] 徐杰舜;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3)5.20-26.

【作者简介】

陈 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翻译家杨绛与“失败”经验
具有“人性”的数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