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电影理论与高校电影通识教育实践

2018-12-13姜滨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识文化教育

姜滨

摘 要: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电影通识教育需形成一个以统一的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体系:重构电影史、以更合理的电影史标准来选择入史影片,挖掘更宽厚的人文内涵,给予大学生以正确的文化意识引导、真正形成民族文化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关键词:华莱坞电影理论;高校电影通识教育

电影,与教育学一样,作为所有学科的交叉与汇集点,承载着极其复杂的文化话语与多样化的社会功能。我国影视传媒高等教育方兴未艾,专门电影人才的培养模式本土特色正在形成,而随之而来的还有通识性的电影教育课程及其教育体系的施行与探究。

一、从华莱坞电影理论的确立谈起

在当下趋于多元化的文化、历史语境中,人们不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且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发生了相斥性的选择。“这种集體共识的普遍缺失,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极为严峻的文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还是对现代文化思想的借鉴,都面临着一个价值的甄别与重构问题。”电影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建构载体,应该“将一种符合人类多元化文化取向的历史要求与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文化价值观植入到我们的电影之中”[1]。而如何重新建构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确立一种既能够应对电影纷繁复杂的创作现状,有效地阐释不同的电影表现形态;建构一种既能够被本土的电影观众所接受,又能够被海外的电影市场所认可的文化价值观,是中国电影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华莱坞”一词是比照已有的宝莱坞、瑙莱坞等形成向好莱坞电影产业模式靠拢但比较模糊的称谓,尽管存在时间较长却尚未受到学术界肯定。2013年,邵培仁教授正式提出“华莱坞电影”这一集汇概念、符号乃至于精神与文化的学术观点,阐释华人、华语、华事、华史、华地之电影,是为“华莱坞电影”。华莱坞电影以华语为基本的电影语言,以华事为主要的电影题材,以华史为重要的电影资源,以华地(包括国外的华人集聚区)为电影的生产空间和生成环境。邵培仁认为,华莱坞既是物质层面的具体化的空间和电影产业,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性的符号、历史、文化和愿景。这种定义和阐释,“突破过去华语电影研究的语言束缚,也打破了以往中国电影研究的地域局限,从而可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世界华语电影的基础上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2]。一个可能是最为契合中国电影多元文化表征的理论逐步完成体系建构,至今,短短几年,研究华莱坞电影理论相关论著已达百余篇(部),华莱坞电影共通体的传播构想开始在重构电影史、电影叙事学、电影文化学、电影教育等方面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在因全球化而导致文化同质化危险日增的当下,中国民族文化自改革开放后更是在外来强势文化的侵袭下渐次失去自身的个性。华莱坞电影理论作为一种承载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人物的更具明确范畴的大众传播媒介体系,必将改变长期以来因被侵袭而自我立场模糊的封闭文化表述形态,通过更直观的,跨越地域、文化限制的影像语言,使中国的本土语境文化为世界所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电影生产已经不再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亦或纯粹的艺术创作,而是成了电影工业和观众之间的动态交流过程,观众在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拥有相当数量的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又有着一定的视听思维能力的电影观众群体,才能保证我国电影产业真正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

随着电影成为一种当下中国城市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大学生开始作为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显现出其重要性。从学识层次到视听思维而言,大学生都是优质的、最具潜质的电影文化理解者与传播者,因而大学生群体的影视通识水平的提高对促进电影创作、发展电影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学是学术研究的阵地,更是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摇篮,高校教育不仅仅要实现社会建设者培育的终极目标,更要在特定的时空中培育具有自我身份认同与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方式来面对世界杂糅文化的干扰与迷惑。在传播技术化、全球化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电影为主要载体的媒介素养通识教育的正确内容、理念定位更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高校,便是要树立起这样一面明确的文化旗帜:有更强的涵盖性、统合性、包容性及辨识性的文化旗帜,才有可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释放出素质教育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更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1985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明确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的严重落后状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周传基先生也在1986年提出了“大学电影”的观点[3]。进入21世纪后,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推动了高校电影通识教育的发展态势,近四分之一的高校陆续将电影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高校电影通识教育中,电影作品鉴赏是一种最为普通的形式,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致使各高校的课程理念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的安排与设置上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并未将电影教育与艺术、文化、社会意识培养形成系统性联系。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都应该在一种统一的文化机制、文化理念和文化旗帜下进行运转。美国的高校教育就把影视通识作为全体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一学科都在教电影,并且按照各学科传统的研究对象的方式去创造电影课程”[4]。而实际上,我国的电影通识教育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与良好的传承形态,电影教育的专业化指向和实用特征使得其宽泛人文内涵往往被忽视。在电影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意识乃至于文化归属、价值选择的当下,电影教育应当在高校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电影的“软”作用力不容小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华莱坞电影理论的提出,便是赋予中华电影这一文化载体以生物体的活力,从时间、空间、内容、表现形态上界定新的更强大的中国文化传播形态。

二、关于高校电影通识教育实践

华莱坞是电影,是产业,是空间,也是符号、文化、精神和愿景[5]。高校电影通识教育应该从理论上认识到华莱坞电影的丰厚资源,认识到华莱坞电影拥有改变世界电影格局、推进文化输出、重塑国家形象的巨大力量。从实践上完成电影通识课程的重新审视:中华影史的重构、影片入史标准的革新以及文化机制、文化意识的统一。至今,华莱坞电影理论已经完成理论建构,当下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上如何形成有机体系,真正转化艺术、文化理论于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当中。从目前电影通识教育实践施行的现状看,应该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规范课程,完成理念、行为一体式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是以华莱坞电影理论作为指导,深入思考当下诸多学者所提出的“重构电影史”问题,将中国电影史教学纳入到通识教育之中,使大学生群体能从正确的史学立场上认知、理解、认同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史一直以来有详尽的理论著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高校陆续设立电影学硕士、博士专业,中国电影史在学术研究开始呈现出隆盛的征兆。但是在另一面“随着高校电影教育的兴盛,作为教材的中国电影史通史的写作和出版,也出現了令人担忧的局面”[6],问题便在于反复的“抄袭与剽窃”[7]。高校的电影教育也因为教材的学术意识淡薄而走不出当初“百年电影史”的激情与局限,理念上尚未形成整体性的电影史观念、电影史料与电影史写作实践三者相紧密关联的格局。而且内容上趋向于授课容易、观点简约的集结与拼凑:在范围上仍然明显地局限在地域与时间的纵横坐标轴上,对于华人身份电影、华事华史等更宽泛的电影史尚未形成新的扩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国家发展计划正积极实施的当下,电影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应跟得上时代与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当下电影研究的现状相呼应,探究更宽泛“华莱坞电影”的文化精神、历史变容,在体系性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电影史意识、更合理的理论建构来进行高校电影通识教学。

二是从文化表述、题材内容、美学特征、外来文化等方面科学选择电影鉴赏课程影片,形成教育的体系性。

(1)文化表述类电影的选择。“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包括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8]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丰富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是进行电影教育的珍贵“东方镜像”宝藏。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认为印刷文字是维系作为一个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的重要媒介,“印刷语言是民族意识产生的基础”,而百年以来,电影更是以复合的镜像、声音方式在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着优于其他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在民族文化表述上更成为最直接的载体。华莱坞电影理论改变了从前对中国电影研究与表述的局限性,颇具现实概括力和理论活力,以华莱坞电影理论在民族仪式与立场的呈现与抉择中定位中国文化表述类电影的范畴,进而在内涵与价值观念上与时俱进,形成与世界人类共通的文化传导思维模式。表现在电影形态上,便是不自大、不狭隘,但持有民族化的情感内蕴与外延。“寻找民族化最为简洁的路径是相信我们悠久艺术传统的本真是和世界人类一样的人性情感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应当成为和世界沟通的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9]像《一个都不能少》《天注定》《孔雀》《十七岁的单车》《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百鸟朝凤》等多部影片便是坚守民族化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与世界沟通能力的例证,在文化表述影片选择时,不能仅仅关注主流主旋律影片,更要关注非主旋律影片中的民族文化阐述特质。

(2)题材内容上电影的选择。中国电影教育的题材历来呈现狭隘化的倾向,对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关注度薄弱。而全球化时代世界性关注点正落于“后人文主义”的“边缘题材”。华莱坞电影理论对于中国电影史的重构提出了设想与要求,正是将中国文化传播纳入到全球化及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不仅开掘本土范畴的题材资源,也关注国际性的、跨文化的题材资源,如老人题材、残疾人题材、妇女题材乃至于社会问题题材,也应当纳入到民族电影研究的视野。高校电影教育应迎合时代的需求、文化传播的需求,在华莱坞电影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审视电影教育影片的题材选择:不仅仅关注民族性,更关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性题材。

(3)美学、艺术特色电影的选择。蔡元培先生1930年为《教育大辞书》撰写《美育》一文指出,可以通过播放好的影片达到社会民众的美育效果:“设立公立剧院及影戏院,专演文学家所著名剧及有关学术,能引起高等情感之影片……凡卑猥陋劣之作,与真正之美感相冲突者,禁之。”[10]蔡元培先生倡导电影以“三分娱乐、七分教育”的方式教化民众,高校电影教育也应充分考虑教育功能,适当考虑新旧影片的比例来筛选。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国经典电影固然有其时代、政治、文化意义,但却缺乏与世界沟通的“最现代的语言”:运动的图像语言与概念语言(对白、旁白、独白等),封闭在中国式的自言自语表现形态中。因而在选择上,时代的传承感十分重要。在传统影片选择的基础上,更应选择与世界现代电影制作技术、理念接轨的影片——“用最现代的方式来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从另一个层面而言,也更适应新一代受众的审美心理与艺术趣味,由此才能引导和培养正确的“中国式审美”,传达深层次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内涵。

(4)先进电影观念的外来电影的选择。培养一代具有与时俱进媒介认识的受众群体,最重要的是对于外部形态、观念、文化的接受、审视乃至于批判能力的形成。高校电影通识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本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梳理,更应该包括对世界各国先进电影观念作品的认知、理解与判断。因而,在电影通识教育中,外来优秀电影的选择也必须纳入课程的设置或调整上。

三、结语

综上,电影是一种混合了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创意产品,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传递着民族与身份的认同方式。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电影产业、文化、艺术长期受外来霸权文化的侵袭与影响,数十年以来一直以一种未统一思想意识的形式各自完成发展与传承。“华莱坞”的概念,是对中华电影的一种更明确、宽博、具有文化特性的定位,在多元化的电影产品中凸显中国文化的特征和文化视角。

而这种特征与视角,对于高校通识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教育的根本是在高校这一特殊而纯粹的教育环境与体系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自觉性,特别是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电影通识教育正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软性”影响,使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们能形成坚守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进而对世界多元文化加深理解,并找到自己所秉持的、正确的文化坐标。

参考文献:

[1] 贾磊磊.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的纵向重构与横向整合[J].上海大学学报,2012(6).

[2] 邵培仁,等.华莱坞电影理论:多学科的立体研究视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

[3] 周传基.“大学电影”的基本观点[J].当代电影,1986(3)6.

[4] [美]贝·休斯敦,尼·布朗.美国大学中的电影教学[J].孙建秋,肖模,译,世界电影,1987(3).

[5] 邵培仁.华莱坞的想象与期待[J].中国传媒报告,2013(4).

[6] 李道新.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J]. 2008(11).

[7] 吴迪,启之.学术规范与职业道德——电影研究中的抄袭与剽窃(一)[J].当代电影,2006(6).

[8] 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9]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M]//孟建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7-105.

[10] 蔡元培.美育[M]//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743.

[本论文为江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8YB025)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通识文化教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谁远谁近?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