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巧雕浆石自有奇趣
2018-12-13北夜
北夜
玉石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脉络之一,玉石雕刻的历史超越万年,渊源深远,绵延不断。清中期后,中国玉石雕刻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中国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分南派、北派和海派。北派翡翠玉石雕刻庄重古朴;南派灵动轻盈;海派精致古雅。
苏然,北派宫廷风格玉雕的代表人。她还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多面手,她的创作横跨古今,形制多样,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美学风格。
除了大家熟悉的中正典雅、恢弘大气的宫廷风格作品,她的作品还有一类是浆石巧雕系列,如《蒙面巫师》《法螺手》等。这类作品化腐朽为神奇,展现出她高超的设计和雕刻技巧,“浆石巧雕”也成了苏然极富辨识度的个人标签之一。
浆石是和田玉中非常特殊的一类。这类原石多呈现出浆、玉共生的形态。从广义上讲,“浆”应该是指脏东西,但是也有人习惯用“浆”来特指白浆,而将黑色的杂质叫“窜黑点”。
通常玉雕师遇到浆石会“挖脏去绺”或者直接将有浆的部分切掉不用。但现在和田玉越来越珍贵,惜料的玉雕师如苏然就反其道而行之,尽量保留浆石天然的形貌,在设计上多下功夫,利用巧雕展现出浆石“新、奇、怪”的特点。
苏然的浆石巧雕组作《丝路佛韵》,全部选用“浆石”创作完成,将人工雕琢与自然造化融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这组作品用到了六块浆石,每一块伴生的“浆”位置、形状以及色彩都不同,苏然因材施艺,雕琢出石窟佛像,以漿石的质感来显现石窟的沧桑,对原料中的玉石部分只做简单雕刻,观之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她利用浆的高低、大小来做设计,或雕出岩壁上的佛窟,或雕出盘根错节的古松,色彩极为统一,浆和玉完全融为一体,让人浑然不觉原石的瑕疵。
苏然的刻刀下流转着厚重的诗意:刀法老辣到位,作品遒劲有力,雄浑霸气,厚庄饱满,透着一种雍容富贵的皇家范儿和慷慨大气的艺术特征,弥漫出一种时间空间上的沧桑感。
然而再看苏然之作就能察觉到那份独属于女性的细腻与周到了。精致而不失霸气,恢弘而不失意韵。没有扭捏作态,没有矫揉造作,朴素、自然、实在,透着一种“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的风韵。
苏然曾经说过,“宫廷玉雕的价值,不仅是在艺术上,还有文化上的。古代皇家制玉,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因为玉蕴含了我们几千年的正统文化。”
挖掘宫廷玉雕背后传承的中华文化,融入更符合当代的审美气质和人文色彩,苏然的作品,更是对宫廷玉雕的深刻探索。
秉承“简单、简单、再简单”的设计原则,用最简洁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展现跨越岁月的痕迹,巧妙而完美地保留玉的自然风采,苏然的“浆石巧雕”让人着迷又疯狂。
从深黑矿井中包裹着的石皮,形状或狰狞或奇异的原石,到聚光灯下反射耀人光泽的温润。或许可以说,是苏然成就了浆石,也是浆石成就了一部分的她。
苏然作品整体上秉承南北特色之长,又继承宫廷玉雕雍容富贵和慷慨大气的艺术特征,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