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达:数字纺纱 立己达人

2018-12-13盖佳

中国纺织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纺纱纺机博士

盖佳

立达是全球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也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所有四种纺纱技术的全流程纺纱设备制造商。20世纪90年代,立达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工厂,在随后的几十年,立达又先后在江苏、上海、新疆等地投资布局。立达致力于开发和制造加工天然纤维、化纤及其混纺的纺纱系统、机械和工艺部件。在国内纺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达是如何在行业立足并长远发展?立达的品牌定位发展理念是什么?在当今纺织行业形势下,立达如何为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纺织》记者采访了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胡本石博士。

《中国纺织》:立达发展的简单经历和转折点有哪些?

胡本石博士:立达在中国已经活跃很长时间了:第一台立达设备早在1927年就抵运中国。2000年立达收购了法国ICBT公司并在常州开始运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立达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增长,并于2002年在常州建立了一厂,2010年我们在常州开始建设新工厂,2014年纺纱中心的建成为新工厂项目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立达自此开始为中国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客户,我们于201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设立了新的销售服务中心——新疆立达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常州工厂的生产覆盖大部分立达产品线,从纤维开清、纺纱准备到后纺设备。

《中国纺织》:立达在企业品牌的打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今后,在品牌发展方面有哪些规划?

胡本石博士:立达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司由Johann Jacob Rieter于1795年创建。这比法国大革命还要早4年,由此可见公司历史之悠久。公司最初几年的业务是经营进口香料和棉花。后来公司开始投资建立自己的纺纱厂,并开始生产纺纱机械。

立达在纺纱技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是国际知名品牌。

可持续发展根植于我们的全球业务,同时也是企业理念的根本支柱。可持续发展在立达的商业战略中举足轻重。我们非常重视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

我们为客户提供高能效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优化。同时我们也为集团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一直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希望可以在中国纺织工业推广我们的理念并分享企业的宝贵经验,促进纺织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最近上海举办的ITMA亚洲展览会上,我们的展会标语是:“立己达人”。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意思就是要想自己成功,得先让别人成功,而自己的成功也是为了让别人成功。这也正是立达希望的与客户实现双赢的美好愿景。而且这句话中涵盖的“立达”二字正是我们公司的中文名。

《中国纺织》:您如何看待纺机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公司在产品定位和开发方面应该如何融合这种趋势?

胡本石博士:整个中国工业面临一个典型的问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短缺这样的现状。因此,棉紡行业未来会对节能、高产高速、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立达作为棉纺设备的技术和市场领先者,在产品研发上一直关注这几个要素。

在今年的ITMA亚洲国际纺机展上,立达发布了环锭细纱机G 37和G 38,以及紧密纺纱机K 47和K 48。

针对用工紧缺、灵活排产、成纱质量极高的细分市场用户,8系列机型是非常理想的一个选择,该系列提供全方位配置,基于电子牵伸系统、ISM premium单锭监测、集成式竹节纱装置,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最佳运行状态、高度灵活生产常规和特殊纱线,确保客户获益。

7系列机型面向用工不紧缺、但灵活排产和成纱质量要求高的用户,该系列为用户提供高度灵活的选择,适纺范围覆盖最长锭位机器,即便在生产特种纱线时也同样如此。电子牵伸系统减少了换批停车时间,ISM basic集成式单锭监测系统大大提升操作工的工作效率,同样提升机器的生产效率。

四种机型均可选配新型LENA锭子,显著降低能耗。在三种环锭细纱机G 32,G 37和G 38上,均可安装EliTe?倚丽特紧密纺装置。

而在纺纱准备工序,立达也有新品推出。自调匀整并条机RSB-D 26上海迎来了首秀,它能为用户带来优异的棉条质量、更低生产成本、更为简便的操作维护。

《中国纺织》:有观点指出,纺机行业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走向融合,立达对此有哪些见解?

胡本石博士: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纺机行业的三化融合,至今已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纺纱厂开始接受并实施智能化概念,大大减少了用工,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效率。

比如,溢达集团在昌吉投资的30 000锭工厂,采用立达全流程K 46紧密纺设备,自动化程度极高。溢达选择了自动条筒运输系统、立达纱管运输系统SERVOtrail,以及立达纱厂控制系统SPIDERweb的移动应用程序Alert and Cockpit Module。除了卓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外,紧密纺纱机K 46与其它紧密纺系统相比还具有集聚能耗和维护成本更低的优点。依靠立达的高度自动化全流程紧密纺设备,昌吉溢达的智能化纺纱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溢达降低了劳动力密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纱线质量的稳定性,万锭用工达15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此外,立达在今年的ITMA亚洲国际纺机展上,立达推出了全新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平台,在纺纱厂数字化领域书写了新的篇章。通过点击操作便可完成对纺纱厂的运营和控制,这一平台使之成为了可能,平台将整个纺纱工序的提升潜力进行可视化转换,一目了然。而且,同目前所有其他方案相比,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灵活性更高,功能更为精准,并可以兼容第三方应用。在本届展会上,立达展示了适用于立达转杯纺纱系统的全新数字化平台,2019年,这一平台将全面覆盖包括环锭纺、紧密纺和喷气纺的所有系统。在2019年年中,目前已有的数字化系统UPtime和SPIDERweb蛛网也将集成到Essential数字纺纱套装中。

《中国纺织》:在当今纺织行业形势下,您认为如何为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立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客户需求,如何实现产品创新和客户需求的对接?

胡本石博士:立达的产品经理与我们的客户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能助力于立达的产品开发过程。我可以和您分享下过去几年立达所取得的进步。

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的创新性:首先,用于环锭细纱机的ECOrized吸棉笛管的进一步优化,使单个纺纱单位的能源需求下降了50%;第二,得益于新一代单眼并条机RSB-D 50和SB-D 50,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能提高了33%。得益于采用带有高效节能电机的最短驱动系统,每台机器每年能节省高达1.7 kWh的能耗。

最重要的是,在创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注意倾听客户的反馈,比如我们会定期向客户发送满意度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进质量。

《中国纺织》:科技绿色时尚已经成为今后纺织发展的标签,为此,立达有哪些规划?实施步骤?

胡本石博士:中国下一阶段发展重点一直以来都是立达开发产品时的专注点。最小的环境污染,更高效的电力生产,最大程度的省电和压缩空气,最优化的原料使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立达将这些影响因素系统地贯彻落实到纺纱系统的开发中。

《中国纺织》:如何看待2018 年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如何看待2019 年发展趋势?

胡本石博士:2018年,新疆政策与前两年相比有所變化。过去的两年,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央给予了新疆“政策大礼包”。中西部对发展问题一向渴求,“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政策,无疑对于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经济来说起到了极大活跃和提升作用。而2018年,相关政策有所收紧,对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也有所影响。

另外在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中,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出口也有所影响,因此国内投资向国外转移。国家为此也适时出台了一部分政策如减税等,以拉动内需。但具体对拉动内需产生的影响目前还不甚明朗。

2019年,新型纺纱技术在新的应用领域的发展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已有客户利用喷气纺实现了全棉纺纱生产,相信未来这也会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Dr. Michael Hubensteiner/胡本石 博士

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

胡本石博士于2016年10月加入立达,担任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负责立达中国公司业务。

胡本石博士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都非常了解,在中国发展业务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加入立达之前,他已在中国任职12年之久,曾在GEA基伊埃集团换热器技术事业部担任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兼总裁。

胡本石博士在全球资本货物业务方面也拥有丰富而深入的专业知识,他还曾在Unionmatex股份有限公司和ABB德国纽伦堡公司任职。

胡本石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能够流利地用德语和英语交流,且熟悉中文。

猜你喜欢

纺纱纺机博士
做好行业发展护航人!
一起纺机龙头转子过热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与认定
2022纺机联合展: 行业关注持续高涨,报名已创同期高点
森博士作战室
日发纺机:整合资源迈向2018
纺织机械行业新标准4月实施
广西苗族古朴的纺纱织布加工秘籍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