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传播生态变化下的学术期刊编辑能力重构

2018-12-13刘永俊

新闻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编辑能力学术期刊

刘永俊

【摘 要】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术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加强。伴随而来的是学术传播渠道拓宽、学术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学术传播效力扩大、学术评价机制发生变化,在学术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学术期刊虽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有待提升。学术期刊编辑能力亟待重构,他们要具备适应当下学术传播态势的更多技能,包括技术协作能力、服务用户能力、信息传播能力、社群运营能力,这些能力或许将是未来衡量学术期刊编辑及其所在期刊是否具备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学术传播生态;编辑能力;学术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项目“用户体验视野下的学术期刊新媒体转型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B08);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媒体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zwm027)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由学者、学术期刊、学术信息、受众等组成的学术传播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傳统媒体时代,学术传播主要通过报纸、图书、杂志、广播、电视等渠道来进行,其中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的核心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新媒体时代,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等特性让学术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便捷与高效。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传播的“信源”时,学术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加强。而在当下,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让学术传播具有更加长久与旺盛的生命力,提升中国学者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是摆在每个学术期刊编辑面前的现实问题,学术期刊编辑能力亟待重构。

一、学术传播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学术传播渠道拓宽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多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而且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更成为学术界人士传播学术思想与学术动态等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新媒体对一些学术界名人来说,不仅是自己可以发声的平台,也成为其扩大影响力甚至进行形象塑造的有利武器。2010年3月,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开通微博,至2018年3月,其微博粉丝已达到977万。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微博上面与377万粉丝分享有关中国及世界经济问题的论点。他在当选“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所获评价为“用清晰说模糊,把模棱两可的信息普及给百姓听”。2016年9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以回应之前有关此项目的部分争议。次日,王贻芳院士也在“知识分子”刊文:《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两位科学家选择科学传播自媒体来进行的这场学术争鸣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也让高能物理这一科研领域为更多人所了解。

(二)学术传播方式更加灵活

相比之前,学术传播往往局限在较小的学术范围之内,难以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那么今天,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学术成果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包括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呈现等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2016年9月,新浪微博发送了一篇中国经济史专家李伯重先生的文章《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天太冷》,其点击阅读量为65万次,转发800多次,[1]一跃成为热门文章。该文章为李伯重先生在腾讯“大家”发表的专栏文章,原标题为《“天”亡大明——环境史与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清易代》。栏目编辑对文章进行了诸如修改标题、配以图片等更加适合大众传播的处理,使这样一篇本来只可能在小范围内传播的学术文章进入了大众传播领域,并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文在微博上的评论就达到1669条。得益于更加灵活的学术传播方式,学术界通过与网友的互动交流使学术研究从象牙塔走进大众,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三)学术传播效力不断扩大

2015年10月,中国科协发布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2]随着民众科学素质的稳步提高以及互联网在学术传播领域的深度应用,相关学术成果与信息的传播效力也逐步扩大。2016年10月12日,《饶毅、邵峰就韩春雨研究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始末》,这篇关注科学领域造假的专业文章在“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布3个小时后阅读量就突破10W。根据新榜数据产品账号回采功能的统计,截至2016年10月12日,“知识分子”公众号共发布了1040篇文章,累计产生了27条10W+文章。[3]《屠呦呦实现中国科学诺奖零的突破》《一个巨大的进步:国际著名科学家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LIGO发现引力波:人类从此拥有新的宇宙感知力》,这些10W+文章所讨论的内容,因其话题具有广泛的关注性而在社交平台被迅速传播,学术传播效力得到持续扩大。

(四)学术评价机制正在发生改变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学术文章只有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才具有被评价的资格,而学术评价标准中存在的“唯论文论、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也一直被学界诟病。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科学与权威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界虽有争议,但学术评价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将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学术评价体系,让评价更加开放、评价主体也更加多元。在2015年“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评选活动”中,主办方联手百度学术,在其评选中设置5重标准,包括当年发文总量、当年被引数量、转载数量、评审专家打分、网络投票得分,除了同行专家评议之外,还引入了网络用户评议,被认为是业界融合开放式评价的积极探索。2017年9月,浙江大学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对该校师生发表的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并能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网络文化作品,视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将可能被认定为国内权威、核心学术期刊论文。该举措虽引发了很多争议,但也有观点认为其是对现有学术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学术传播生态变化对学术期刊编辑能力的挑战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学术传播赋予了新的内涵,学者们传播学术信息的渠道、途径都更加多样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学术期刊科学办刊提供了可能,受众也从昔日单纯接受信息转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术传播过程中,面对学术传播生态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广大学术期刊编辑能力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的挑战

传统学术期刊时代,编辑甄别、分析学术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学术信息与资源,更多的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进行主观判断,欠缺科学性。新媒体时代,通过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得并拥有更多的学术信息、学术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找寻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在选题策划、开辟专栏、约稿审稿等方面更加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传播过程中的纽带作用,为了解学术传播效果,提高学术传播效率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依据。大数据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具备大数据思维,并能对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科学分析与有效利用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能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也将促进学术期刊不断提升办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二)对平台的搭建与运营能力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曾经是封闭运行的学术期刊内部运营流程逐渐公开化、透明化,一些学术期刊基于微信平台建立起来的学术期刊交流平台不仅帮助用户快捷、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学术信息与资源,还提供包括投稿、审稿进度、录用查询等相关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2015年8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高校学术期刊中率先尝试在微信公众号中集网站、微博、微信于一体多媒体同步出版与传播的新模式,读者可随时通过手机阅读微论文、微信息并免费下载;作者可随时在线投稿、查稿、处理稿件或上传最新修改文本;编辑和审稿人可直接进入微平台处理或审阅稿件,提交审稿意见。[4]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未来更多的是要在这样一个集内容生产、发布、传播、营销等一站式管理功能的移动数字出版平台上工作,无论在界面呈现、架构搭建,还是内容运营等方面都更加考验编辑的综合能力与新媒体素质。

(三)对用户的聚合与服务能力的挑战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精准传播将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术传播中,可以预见大规模的个体定制信息将彻底改变学术传播的格局。未来只有掌握了用户,才能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术传播纽带、桥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了解用户的阅读特点、研究范围与关注领域,为其推送所需的信息。而随着这种精准传播的深入,更加需要的是学术期刊编辑对用户的聚合与服务,体现在加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包括为用户提供学术领域的前沿资讯与动态,促进用户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不仅吸引用户成为所在学术期刊的潜在作者,更引导他们参与到学术期刊从内容生产到信息传播的全过程。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把自己定位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内容的生产者,才能在未来的学术传播生态中占据主动地位。

三、学术期刊编辑能力重构

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除了要具备编辑素养以及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并具备适应当下学术传播态势的更多技能,包括技术协作能力、信息传播能力、服务用户能力、社群运营能力,这些能力或许将成为衡量学术期刊编辑和所在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一)技术协作能力

整个互联网行业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基础之上的,学术期刊想要拥抱新媒体,不可避免要利用互聯网技术。技术正在成为学术期刊进一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与技术人员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将成为学术期刊编辑的必备能力。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性,他们必须了解产品设计原理,注意与技术人员沟通,不断挖掘新技术空间,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使其内容建设符合网络传播的特性和需求。从国际同行的发展路径来看,重视技术合作正在成为更多出版商的制胜法宝。例如,Elsevier向第三方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使得更多的技术团队能够基于它的海量内容开发出更有个性化、更符合需求、可定制、可单独购买的小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专家协作、搜索挖掘、内容管理和数据分析四大类,它们提升了期刊内容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市场范围,并将逐渐形成基于Elsevier期刊内容的知识服务生态圈。[5]在这其中,编辑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成为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传播能力

信息传播能力,实质上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其工作或许仅限于策划、约稿、编校、发行等,但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还包括如何提升所制作内容产品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即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编辑应根据不同发布平台对信息进行相应处理,让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构建起一个立体、高效的学术传播网络。2017年11月7日,《财政科学》杂志主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专题研讨会”。次日,该刊微信公众号就刊发了与会专家观点综述,并陆续将专家的发言内容在公众号上发表。随后,杂志把7篇专家文章统一在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并又在《财政科学》第11期刊发了这些文章。这个由新媒体、互联网、纸媒构成的传播链条,实现了将一个学术话题“反复置顶”的效果,能够促使相关学术研究持续发酵。[6]这不仅帮助学者在学术成果“首发权”的竞争中赢得了主动,也增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传播力。

(三)服务用户能力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正在加速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挖掘用户、研究用户、为广大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提高服务用户能力也成为学术期刊编辑亟待加强的能力之一。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对读者的服务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在新媒体时代,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极大提高自己服务用户的能力。《中国激光》杂志是2016年中国数字期刊100强之一,它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用户在其微信服务平台上可以使用查稿件、查期刊、查论文、查资讯、查产品、查专家等12项查询功能。《中国工业经济》为便于用户追溯论文,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数据清单”栏目,发布刊发文章所用到的原始数据和程序的清单,直接链接至网站附件供用户免费下载。2018年3月16日,《中国工业经济》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2018年第3期公开原始数据等附件清单,有的文章不仅有公开数据Stata文件、程序DO文件、正文未报告部分,还刊出了外审评阅书(初审、复审意见)及作者回复。

(四)社群运营能力

以移动端为核心的,连接人、信息与一切的社群生态已经在新媒体时代竞相发展,垂直类细分领域社群更是百花齐放。对于学术期刊来说,能够聚集起那些忠诚度较高的用户,通过对学术资源、出版资源、媒体资源的整合调动,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或许将成为未来学术期刊编辑的核心技能。《现代医药卫生》杂志于2015年开始尝试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社群”,2016年起,他们组织编委会专家开展讲座活动。通过在线微课堂,进行专业知识的分享和互动,达到提升社群人气,扩大社群规模的目的。[7]这些学术活动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还为编辑策划栏目、吸纳稿源创造了便利条件。2017年12月,《中国激光》杂志开通了“中国激光微信读者群”,在其举办的学术会议、专业培训、行业评选等活动现场,开展微信墙活动,用户只要关注中国激光官方微信,发送文字、图片、表情消息就可上墙展示,参与交流,更有机会参与现场抽奖。该刊通过这一系列“黏住”用户的举措最终牢牢地聚拢用户,为期刊增强实力、推动转型、提升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注释:

[1]王文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成就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1):101-103.

[2]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EB/OL].新华网.2015-09-19.http://education.news.cn/2015-09/19/c_128247007.htm.

[3]清華、北大、密歇根大学教授办了个全中国学历最高的自媒体[EB/OL].新榜.2016-10-15.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799531.

[4]郭沁,徐枫,黄宝忠.从相加到相融:中国学术期刊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J].科技与出版,2018(05):6-12

[5]马学海.“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用技术探寻期刊整合增值之道[EB/OL]. 2015-12-29.http://www.bookdao.com/article/103016/.

[6]杜羽.学术期刊如何跟上学术创新步伐[N].光明日报,2018-01-02(09).

[7]孙廷,苏畅,陈健.社交网络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微信的再度开发[J].传播与版权,2016(11):47-49.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编辑能力学术期刊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学术期刊出版供需均衡发展的路径分析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能力的提升探讨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探讨
谈大数据时代编辑能力的重构
论期刊品牌建设与编辑能力建设
浅析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建设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