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

2018-12-13

江苏教育 2018年83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学校

一、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与取向

南京市秦淮中学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办学理念。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之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构建适合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在“多元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不断探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策略,始终坚持用课程发展学生,不断创设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多元发展”理念,目标在于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的课程设置力求平衡学生的升学和个性发展,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为出发点,合理整合学校所能利用的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发出相对完整的且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生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学校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

(一)校本课程结构的设计

在学校“多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与学习需求、教师的能力特长以及可借助的外部资源提出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框架。校本课程框架囊括了四类课程:学科拓展型课程、实践活动型课程、专业发展型课程、学校特色型课程。

学科拓展型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改编、重组、拓展与深化,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实践活动型课程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包括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发展型课程是为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主要包括美术、体育、播音、编导、主持、科技等课程;学校特色型课程主要是根据地方特色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而形成的课程,主要包括心育课程、非遗课程和ILO意大利国际课程。

(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

为了有效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学校制订了《南京市秦淮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试行)》。在实施方案中指出了每类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形式和适用学段。(见表1)

表1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1.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与实施纲要的编写。

以“多元发展”理念为引领,校长办公室牵头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学科教学教研组,多次共同研讨校本课程框架,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课程的顶层设计。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初,教务处要求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所负责开发课程的《课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项目,简要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二是具体教学方案,较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方式要求等。

2.校本课程结合了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否在校本课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是判断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以“多元发展”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充分了解、评估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和发展需求,教师的能力特长和开发意愿,学校可利用的外部课程资源等情况。同时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传统与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ILO意大利国际课程、体育三门球、心育课程以及播音编导主持、非遗课程等校本课程的建设,力争实现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3.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即借助课程专家、高校教师资源、国际资源、社会资源等外部资源来共同参与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学生也要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高校、走进各种社会实践基地等。

(1)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科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研组长牵头组内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深化,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2)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专业发展性校本课程。专业发展性课程旨在培养特长生,让学生通过专业发展性课程的学习来参加高考。比如,学校利用国际资源打造符合学生实际的美术教育国际课程——ILO意大利国际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传统特色学校,着力将“魅力三门球”建设成江苏省高中“一校一品”体育与健康特色课程;邀请校外专业教师负责学校播音、编导、主持人等特长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

(3)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充分利用乡土特色资源开展校本课程。学校邀请南京市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宁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朱庆舜先生为我校开展江宁民歌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师刘栋来校开设校本课程《日本文化研究》;邀请前全国轮滑冠军刘敏先生来校指导翱翔轮滑社团。

(4)根据教师特长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性社团课程的开发。在社团项目的开发上,学校严格把关,精心挑选出那些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审美、培养逻辑思维等综合素养提升有益的实践课程。学校现有书画社、文学社、翱翔轮滑社、秦乐坊、健美操队、合唱团、少年足球、秦影剧社、街舞等40多个社团组织。

三、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和影响

在历时四年多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过程中,学校开发并实施了一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尊重、发现、成全每一个学生”的培养目标渐成。学校的“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得到了学生、家长、同行、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实验基地、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科研基地、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三门球训练基地、江苏省三门球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通过校本课程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已经开发了近50门校本课程并出版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其中《诗海拾贝》《秦淮心源》两门校本课程荣获2015年南京市中学校本精品课程三等奖;《演绎心灵》《力学与生活》两门校本课程荣获2017年南京市精品课程三等奖。学校有10多个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市、区个人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奖。

学生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校作为美术特色教育学校,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国际名校、国内知名院校录取。学校作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多名高水平运动员。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各级合唱和辩论赛活动中屡屡夺冠。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1.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教师和外部资源的不断变化,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不断完善。科学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要从纵向序列和横向结构两个维度进行。在纵向序列上首先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上位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其次以学校所追求的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多元发展为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类别上设置基础性课程(必修)、拓展性课程(选修)和品牌性课程(特色)。基础性课程的主体是国家课程和学校所有学生都必修的课程。拓展性课程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拓展性课程开发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和社区等课程资源。

2.借助信息技术实施“私人定制”课程与教学。提供“私人定制”课程与教学是落实“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学校未来校本课程研究的趋势。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按需选择、定制性的课程资源和教学。

3.加强探究性课程开发,提升学生学科贯通能力。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相互转换,而探究性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学科迁移和提高应用能力。因此,应将探究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提升学生学科贯通能力的抓手。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学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