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促进思维发展

2018-12-13宗丽娜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例导图建构

宗丽娜

(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浙江 金华 322000)

一、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因需提问,层层递进,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

1.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这类问题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例1】PEP6 五下 Unit 4 When is Easter? B read and write

该课例的内容主要是Sarah记录了两只小猫的生长过程。在阅读文本前,授课教师紧扣主题设问。

问题1:通过描述,请学生猜测:“What’s my favourite animal?”

问题2:通过图片,请学生互相讨论,说说:“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要求运用“It is...”,“It has...”和“It can...”等已学句型来说说理由。

问题3:通过一段描述,其中呈现了已学句型“They are...”,“They have...”,“They like...”和“They can...”,请学生猜猜:“What’s Sarah’s favourite animal?”

该教师通过层层追问递进:新老师最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的动物?——它是什么样的?——Sarah最喜欢的动物?最后,由Sarah最喜欢的猫引出该文本的主人公——Two New Kittens。在此环节中,学生多样化的答案滚动了学生的旧知,并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有效的教学。

2.学生自主提问。

【课例2】PEP6 五下 Unit 1 My day B read and write

该课例通过阅读获取所需信息,完成练习。在进入本文学习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提问的方式,猜测Robin的来信中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如:Where do you live, Robin?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Robin? Who is your friend, Robin?等。学生的自主提问预测阅读信息,使得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文本学习,可以激发探究欲望。最后通过教师的板书,提炼问题,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文本信息。

(二)建构导图,动态生成,启发学生逻辑性思维。

【课例3】PEP8 六下 Unit 4 Then and now Review

这是一堂有关过去时态表达的复习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在情景中恰当运用There was/were (no)...years ago.Now there is/are...谈论或描述某个地方的今昔对比。

大致教学环节如下:

1.阅读前,激活旧知,教师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巩固过去时态的语言知识点。

2.阅读中,问题化设计,教师建构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进入求知学习状态。

(1)初读有所感,梳理语篇脉络。

(2)细读有所解,完善思维导图。

(3)通读有所悟,提升文化品格。

3.阅读后,巩固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按照“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建构导图——形成支架——撤去支架——真实输出”的流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有所感、有所解、有所悟,进而有所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基于目标,依托“留白”,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的事物,所以在一些语篇中,精心设计了插图。因此,教材中便出现了许多学生看不到或没有注意到的留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合情合理地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留有余地,质疑问难,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教师、教材、课堂等,敢于指出教师在板书、表达、讲解习题时有意或无意出现的错误;推敲课本知识是否也存在不妥之处等。久而久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积极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推动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课例导图建构
烃思维导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课例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