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干预对持续卒中后肩痛预后的影响

2018-12-13俞益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19期
关键词:肩痛偏瘫肩关节

李 凌 俞益火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重庆 405200

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不仅发生在卒中后早期,也发生在恢复后期,但一般发生在卒中后8~10周[1],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被定义为持续卒中后肩痛(persistent poststrok should pain,pPSSP),其发病率在卒中后肩痛中接近65%[2-3]。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减少肩痛的发生,已成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CHAE等[4]对电刺激治疗PSSP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认为,卒中后早期应用电刺激患者可获益,卒中发病时间是影响PSSP治疗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pPSSP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07—2017-07在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区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按康复干预时间分为早康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利手、发病前独立生活能力、卒中类型、卒中前合并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纳入标准

首次发病;年龄≥18岁;诊断为脑卒中;累及大脑皮质或大脑皮质下的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出现偏身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临床表现;患者接受并知情同意相关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5]

复发;病灶在脑干或小脑部位;双侧均有病灶;未出现感觉障碍或运动障碍;合并昏迷、感染等;创伤;癌症;酒精依赖;上肢骨折或有假体者;有影响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疾病方面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心理、认知障碍前期表现;既往有上肢疼痛者;其他,如不能充分回答closed-questions者。

1.4 方法

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6-9]:(1)避免可能引起肩痛的原因;(2)Bobath疗法;(3)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onic stimulate,FES);(4)针刺;(5)冰敷;(6)药物治疗:根据疼痛及肌肉痉挛程度给予塞来昔布、替扎尼定等口服或局部注射。纳入病例住院康复时间,早康组20~45 d,平均27.6 d;对照组21~48 d,平均28.7 d。

2组治疗前、发病1个月(t0)、3个月(t1)、6个月(t2)后进行康复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灶位置、利手、发病前独立生活能力、卒中类型、卒中前合并疾病);运动功能(MI、ROM、MAS);感觉功能(触、冷、痛、本体觉);认知和情感功能(MMSE、SDS);肩痛评定(持续时间、疼痛评分、性质、位置等)。

2 结果

早康组2例t0、8例t1出现肩痛,2例t2出现持续卒中后肩痛;对照组3例治疗前6例t0、16例t1出现肩痛,6例t2出现持续卒中后肩痛。

早康组t0、t1、t2平均M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图1);对照组t0、t1、t2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范围受限比值(偏瘫侧与健侧比值)低于早康组(图2~3);t0阶段MAS 3级:早康组20例,对照组19例;t1阶段MAS 0级:早康组43例,对照组4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早康组2例pPSSP存在触、冷感觉异常,对照组6例pPSSP中5例皮肤触、冷感觉减退,1例本体感觉异常;早康组2例(小学文化)MMSE得分<17分,对照组6例(小学文化)MMSE得分<18分;早康组5例卒中后抑郁,对照组4例。

2组t1肩痛发生率最高,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5分13例,6~8分9例,>8分2例,疼痛性质以刺痛为主,疼痛部位位于上臂、肩胛骨周围。

表1 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对比

图1 2组MI得分比较Figure 1 Comparison of MI scores in 2 groups

图2 2组肩关节外展ROM比值比较Figure 2 Comparison of shoulder joint abduction ROM ratio in 2 groups

图3 2组肩关节外旋ROM比值比较Figure 3 Comparison of the ratio of ROM external rotation of shoulder joints in 2 groups

3 讨论

卒中后肩痛是脑卒中后常见、难以处理的一个并发症,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阻碍、减少患者参与日常功能活动及康复训练,延长了住院时间[10]。有研究表明,75%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后12月内有过肩痛[11],发病率16%~84%[12]。通常卒中后6个月内肩痛的预后较好,但相当一部分肩痛患者发展为持续卒中后肩痛[13-14]。传统观念认为,卒中后肩痛发病与偏瘫侧肢体丧失神经控制、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峰撞击、肩关节囊粘连、肩关节外展和外旋受限有关[15-17]。但最近有报道认为,持续卒中后肩痛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丧失、痉挛、肩关节半脱位等因素无关联,而是与偏瘫侧感觉异常、抑郁有关联[18-20]。有研究[21]表明,偏瘫侧肩肘关节活动范围限制是导致PSSP发展成pPSSP的关键因素。

PSSP的发病因素有多种,治疗PSSP的方法也很多,其中物理治疗的使用频率最高,其他治疗方法有针刺、捆扎、悬吊、肩带固定、推拿、药物等。尽管没有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有效,但神经电刺激、针刺、药物注射、康复护理等被相关报道证实在综合治疗PSSP中有效。针对不同的PSSP病例进行详细评估,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很好疗效[22-24]。

目前对pPSSP干预方法大致与干预PSSP方法大致相同,然而pPSSP的致病因素与PSSP致病因素有很大区别,所以,pPSSP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对pPSSP的干预应该多样性。首先,应通过教育患者和护理人员在脑卒中后不同时期重视肩部损伤问题,避免可能引起肩痛的原因;恢复肩与肱关节活动度;减少冈下肌痉挛;恢复偏瘫上肢主动运动;减少感觉异常发生[25-26]。本研究通过早期康复干预,与对照组相比,早康组出现持续卒中后肩痛减少,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优。2组中出现持续卒中后肩痛患者均存在感觉异常、抑郁等功能障碍。表明早期康复干预能够减少持续卒中后肩痛,提高卒中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持续卒中后肩痛可能与感觉异常、抑郁等有关。

本研究为探索临床管理pPSSP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防治方法;pPSSP患者存在感觉异常和认知障碍,可能与pPSSP致病机制有关联。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样本量有限,需要进一步补充;其次,观察指标较单一,需在下一步研究中予以完善。

猜你喜欢

肩痛偏瘫肩关节
观察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临床肩痛病的情况调查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