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攻坚战与东北我军①城市攻坚能力的提高
2018-12-13★
★
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我军1947年夏季攻势第二阶段的主要作战行动。这次城市攻坚战给东北我军带来的,既有失利的痛苦,也有宝贵的经验教训和进步的动力。此战之后,东北我军在城市攻坚战方面取得了长足的提升。四平攻坚战对于东北我军城市攻坚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四平攻坚战是在东北民主联军夏季攻势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发起的。在此之前,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迫使东北国民党军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东北战局已出现了有利于人民军队的明显变化。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以联通南、北满解放区,切断长春、沈阳国民党军联系为目的的夏季攻势。经过近20天的作战,东北民主联军相继攻占了长春、四平、吉林等大城市周围的数十座小城镇。四平位于中长、平齐、四梅三条铁路的交汇处,具有沟通东、西、南、北满的重要战略地位,因而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关注的重点。
从自身的发展看,东北民主联军也具备了遂行较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的条件。首先,特种兵部队发展迅速。夏季攻势开始前的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已拥有了9个炮兵团,1个战车大队,1个高射炮大队,共767门炮;工兵也得到发展,主力部队成立了工兵连,还在部队中开展了爆破、土工作业等工兵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委会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13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其次,技战术水平有所提高。各部队普遍开展了“一点两面”*林彪于1945年12月提出的战术原则。“一点”指集中优势兵力与火力于主要攻击点,“两面”指必须以一部兵力对敌采取两面以上的迂回包围。“三三制”*林彪于1945年12月提出的战术原则。指将一个班内以三至四人为一组,划分为三或四组的班组战术。战斗中,各组以班长为核心,散开距离,灵活作战。“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林彪于1947年4月提出的战术原则。针对战斗中(一)敌人坚守(二)敌人要退不退(三)敌人撤退这三种情况,作出三种不同的应对方法。和射击、爆破、投弹、刺杀等技战术训练。最后,东北民主联军也积累了一些城市攻坚的实战经验。尤其是“二下江南”中的德惠战斗,东北民主联军面对的是城防坚固的德惠城和精锐的国民党军新1军。从这次战斗的实践中,东北民主联军总结出了炮兵作战的四个基本原则,在如何运用炮兵和步炮协同等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门径。
①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区的人民军队。1945年10月,到达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抗联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其野战部队称为东北野战军,总司令(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后称为司令员)皆为林彪。
考虑到攻取四平的战略意义和东北民主联军自身发展的情况,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简称东总)决心集中主力围攻四平。此时防守四平的是陈明仁率领的国民党军第71军。四平市区被铁路分为东、西二区,陈明仁把指挥部和主力都放在西区。东总决定将部队分为攻城集团和阻援集团两部分,由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政治委员万毅指挥第1纵队、辽吉纵队、第6纵队第17师和东总直属的5个炮兵营组成攻城集团。其部署是:集中6个师的兵力对四平西区进行主要突击,主突方向的第一目标是第71军军部所在地的核心守备区。以1个师的兵力对东区进行辅助突击,钳制东区守军使其不能增援西区。待占领西区后,再向东区攻击,最后全歼敌军,占领整个市区。各部队任务为:第1纵队第1、第2师从四平西南实施主要突击;辽吉纵队主力从西区西北角实施突击;第1纵队第3师向四平东南角实施辅助突击;第6纵队第17师为攻城总预备队。
四平攻坚战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斗主要在西区进行。从6月11日到13日,攻城集团用3天时间清扫四平城外围守军据点。14日晚,向城防的总攻击开始。20时,进行炮火准备。随后,第1纵队第1、第2师在西区西南方向冒着敌军飞机的轰炸扫射开始冲击,并先后突破守军阵地,于15日晨转入纵深战斗。但辽吉纵队和第1纵队第3师的突击却未能奏效,直到18日,才在第6纵队第17师第49团配合下突破守军阵地。至17日,第1、第2师在守军连续反击下,“各付出一千五百人以上之代价,所占地区狭小,俘不足千人”*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阵中日记》,上册,287页,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第6纵队第17师逐步投入战斗,至19日完全接替第1师任务。20日,第17师攻入国民党军核心守备区,占领第71军军部,基本控制了西区,敌军全部退入东区。21日,作战转入以东区作战为主的第二阶段,攻城部队改由第6纵队司令员洪学智统一指挥。此时,原负责阻援的第 6纵队第16师和第18师投入了东区作战,第18师加入第17师方向,第16师协同辽吉纵队独立第3师攻击。到26日,攻城部队控制了东区的四分之一地区,但并没有分割守军阵地,守军反击依旧猛烈,因此进展缓慢,战斗陷入僵局。鉴于国民党援军10个师已经逼近,而四平在短期内无法攻克,东总决定改攻城为打援,“准备必要时以全力或主力脱离四平,参加以北或以南之运动战”*《阵中日记》,上册,305页。,以求在运动中歼灭敌援军。因为国民党援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难以在运动中将其歼灭,6月30日,攻城和打援的各部遵照东总的命令撤出战斗。四平攻坚战历时15天,歼灭四平守军1.7万人,占领了四平西半部市区和东半部的一部分,但最终没能攻克全城。*四平攻坚战的经过主要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和《阵中日记》。
二
四平没有攻克,东北民主联军也付出了1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战后,从东总到各师、团都总结了四平攻坚战的经验教训。7月2日,东总就下达指示,要求各纵队认真总结四平攻坚战的经验教训。林彪还致信李天佑,着重从思想认识方面谈了他对四平失利的想法,并希望李天佑能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克服“缺乏思想,缺乏见识”的毛病。李天佑认真撰写了《四平攻坚战总结》,对城市攻坚作战进行了全面复盘。从各级指挥员的总结中可以看出,攻城失利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敌情研判失误导致兵力使用未形成绝对优势。准确地研判敌情是作战准备的第一步。尤其在城市攻坚战中,靠着坚固的工事和充足的弹药物资,守军的作战能力远比野战条件下要高。准确估量敌军战斗力,是较好地进行战前准备的前提。但东北民主联军攻城指挥机关在对四平守敌兵力和战斗力进行侦察时就发生了不小的失误。战前,虽然第1纵队第1师曾怀疑四平守敌有3万人,但因“无确实之材料与根据,也没有很负责正式地提出,虽有这些可疑的话,但没有引起我们严重的注意”*李天佑:《四平攻坚战总结》,见《四战四平》,144页,长春,吉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印,1988。,使这一关键信息被忽略。同时,辽吉纵队通过侦察,也得出了四平守军在3万人以上的结论。纵队司令员邓华据此向东总提议增加一个纵队加入攻城集团。但林彪只是部分听取了邓华的提议,增调了6纵第17师参战。*参见罗印文:《邓华将军传》,138~140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最终,东北民主联军依照侦察得知的敌正规兵团番号,得出四平守敌有1.5万至2万人的结论。而在分析敌军战斗力时,东北民主联军认为第71军以“败军”和新兵居多,抵抗力不强;而对城里的警察、特务、保安队等人员的战斗力也没有足够重视。直到战役打响,东北民主联军攻城指挥机关才惊讶于守敌的顽强抵抗。据战后缴获文件,四平守敌共35378人,几乎两倍于东北民主联军战前的估计;其战斗力也相当顽强,那些原先认为的“败军”和新兵亦能在楼房地堡中拼命抵抗;医院、车站等处的“非战斗人员”,在陈明仁的严厉督战下,也纷纷手持武器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正如李天佑所总结的,“把我们的力量估计得过高了,对敌人的质量方面又估计得太低了”*李天佑:《四平攻坚战总结》,见《四战四平》,146页。。因为对敌情研判失误,没有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也就为后来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二)战前准备不充分导致打“莽撞仗”。城市攻坚战的特点是伤亡大,技战术难度高,对指战员心理素质的考验也大,容不得半点轻敌和焦躁的情绪,不然,必将影响战前准备的实施,从而对整个战局造成危害。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以来,连战连捷,攻下怀德、开原、昌图等城镇,在鼓舞广大官兵士气的同时,也滋长了一些轻敌情绪,认为攻下四平不成问题。攻城指挥部受这种情绪影响,又根据以往攻打小城镇的经验,将攻占全城的战斗时间估算在三到五天之内。因此,所有战前准备都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去安排执行了,导致一切准备工作都显得仓促。第一,物资接济不上。虽然东总事先估计到了物资器材的大量消耗,做好了相当的准备,如炸药就准备了3万斤,但因为战斗时间没有估算到位,部队仍然感到弹药接济不上。第二,清扫外围不彻底。依据计划,攻城集团各部队需要在6月11日到13日的3天时间内肃清主攻方向的敌外围据点。到13日晚,两个纵队都没有彻底肃清敌据点,影响到14日晚的总攻计划。总攻开始后,城北一些未被占领的外围据点成为敌固守四平东区的支撑;第1师没有完全肃清海丰屯外的敌据点,直接影响了第1、第2两师的并肩突破,增加了伤亡。李天佑在总结中认为,“当时认为有了三天半准备时间已相当充裕,但事实证明攻击时间仍然有些仓促”*李天佑:《四平攻坚战总结》,见《四战四平》,149页。。第三,总攻前准备不到位。因为准备时间短,又逢下雨,总攻开始后还有7门炮没有进入阵地,耽误了射击准备,在敌飞机炮火攻击下还造成人员、马匹和炮的损失;第1、第2师各自的交通壕没有挖通,使部队运动和伤员后送都拥挤在一起,暴露在敌火力下,使伤亡增加。其他诸如设置指挥所、掩蔽部,通讯联络等方面,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战后,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批评说四平攻坚战是在“国民党军外围据点没有肃清,甚至连一张四平城区的地图都没有的情况下发起攻击的”,是“打莽撞仗”。*《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7卷,369~370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三)城市攻坚战技战术缺陷颇多。到夏季攻势发起时,东北民主联军虽然积累了一些城市攻坚战的经验,但攻打四平这样有坚固设防的较大城市,还是第一次。许多以往战例中总结出的技战术,在四平攻坚战中都显得粗糙或不适用,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首先,在夺取突破口的战斗组织中,过于注重狭窄方向的突破,造成国民党守军以集中对付集中,使战斗很难向纵深发展。如果在小城镇,从一点突破后稍加发展就能控制全城,但对四平这样的大城市而言,打了很久,占领面积对全城来说还只是一点,距离敌人防御重心还很遥远。而在兵力使用时,不恰当地使用了“添油”式的打法,逐次增加兵力。当最后将第16师、第18师投入巷战时,第1、第2师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退出战斗,作战的总兵力并没有增加,反而使部队不断遭到消耗。
其次,在纵深战斗组织方面,采取一面平推的战术,而不是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战术,因此不易分割敌人的防御体系。陈明仁后来也说,“解放军其战术始终是从突破点发展,不去多突破些地方,而不知我们以少数兵力应付一个突破点。虽则以后再有些地方被突破,可是始终只有两个突破点,仍然不曾影响我的全局。”*陈利明:《陈明仁将军传》,20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第三,步炮协同仍有问题。攻城集团与守军之间大口径火炮数量比为5比1,占有绝对优势。但数量优势没有转化为胜势。与敌人相比,东北民主联军的步炮协同仍缺乏训练。总攻开始时,第3师甚至出现炮弹已打完,冲锋时间已到,突击队还距离3里路远的情况,致使伤亡200人还没有突破。进入巷战后,炮兵和步兵之间完全不了解相互位置,只能零散地对敌作扰乱射击,无法为步兵提供有效火力掩护。相反,敌军炮兵虽少,却训练有素,炮火支援极为有效,给攻城部队带来了很大损伤。
除此之外,东北民主联军在攻坚技战术上还表现出许多不足。如对敌军飞机的轰炸扰乱只采取消极躲避的方法,而不实施积极的对空射击;指挥员在巷战中不讲战术,不看地形,一味带头猛冲;部队在街道上作战时拥挤在一起,造成大量伤亡;对敌人带焦土性质的作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等。这些不足都与东北民主联军缺乏城市攻坚战经验有关。
三
夏季攻势之后,东北民主联军又接连发起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在野战中歼灭分散的国民党军,并继续攻克许多中、小城镇,彰武、辽阳、鞍山等城市相继解放,迫使国民党军主力向大城市和坚固的据点退缩。东北我军吸取了四平攻坚战的教训,城市攻坚能力正在一步步提高。在辽阳、鞍山等战斗中,由于东北野战军准备工作充分,从发起总攻到占领全城用了不到一天时间。但真正检验东北野战军城市攻坚能力的,是1948年3月解放四平的战斗。此战是冬季攻势的最后一战,也是继四平攻坚战失利后,东北我军又一次对四平发起攻击。东北野战军攻城集团中,就有参加过四平攻坚的第1纵队和第7纵队(夏季攻势后,辽吉纵队改编为第7纵队);攻城作战仍由李天佑和万毅统一指挥。从3月4日至8日,攻城集团用了5天时间进行外围作战,确保彻底清除国民党军在城外的据点。清扫外围战斗中,攻城部队侦察得知国民党守军的防御核心由西区转移到了东区。为此,攻城指挥部调整了部署,在确定正北和东南两个主要突击方向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了5个突破口,形成两面对进,多路突击,使敌腹背受击,便于攻城部队入城后进行分割围歼。攻城部队兵力为3个纵队外加1个独立师,配属东北军区8个炮兵营,比上次四平攻坚战时有所增加,因此各纵队都配备了1至2个师作为预备队;而国民党守军的兵力则降至1.9万人,处于绝对劣势,其士气也十分低落,仅仅依靠已有的工事据点进行消极防御。攻城部队普遍都挖了交通壕,还有部队冒着严寒,在敌前150米处筑起雪墙,作为冲击出发阵地。步炮协同方面,虽然守军炮兵技术仍较强,但“从我步兵和炮兵攻坚技术与战术经验的熟练程度上来看,却优于去夏第一次打四平。”*万毅:《第二次四平攻坚战经验概要总结》,见《四战四平》,179页。可以看出,四平攻坚战中东北我军出现的缺陷和不足,已得到较大的改观。加上旺盛的士气和“孤胆作战”“尖刀连”等作风教育训练,攻城部队仅用23个小时即全歼守军。此战表明,东北我军城市攻坚的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四平攻坚战血的教训,促使东北我军高级指挥员们思考城市攻坚战的战术问题,由此带来了“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战术的形成。它们为城市攻坚战的实施提供了战术支撑。作为林彪常提的战术原则,“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战术正是四平攻坚战经验的结晶。四平攻坚战后,林彪等东北我军领导人在之前提出的“不打主观主义的仗”“不打莽撞仗”基础上,总结出了“四块一慢”的战术原则,即: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溃退离开阵地时,追击要快;总攻发动时机这一下要慢。针对四平攻坚战中准备不充分就仓促发起总攻的问题,林彪屡次强调其中的“慢”字,认为在攻坚中, “这一问题上要沉住气”,不管上级如何催促,“反正我要准备好才打”。对上级而言,不要轻易发起总攻击;对下级而言,既要沉着,又要快速、稳妥地做好各项准备。*参见刘统:《东北解放战争纪实》,596~597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四组一队”,则直接来源于第6纵第17师在四平巷战中的成功经验。作为预备队的第17师投入巷战后,改变原先第1纵队以1个团打一条街的方法,用1个营打一条街,以连为单位设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和支援组,组成几个突击队。这些突击队小而灵活,利用地形,穿墙过屋,用大包炸药炸开坚固工事,不到两小时就占领西区的守军核心阵地,生俘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战后,东总吸收了第17师的成功经验,把它完善为“四组一队”战术,作为城市攻坚战中巷战的基本战术。之后,1948年4月至5月召开的东北人民解放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进一步研究了城市攻坚战。林彪在会上作了报告,将攻坚战的战术问题归纳为三点:(一)不要打急了;(二)队形不要太密了;(三)大胆插到敌人后面切断敌人分割敌人。会议又专门研究了纵深战斗,由第17师师长龙书金讲解“四组一队”战术,推广“独胆英雄”经验,解决了如何打城市巷战的战术问题。*参见刘统:《东北解放战争纪实》,604~607页。东北解放军城市攻坚战的战术体系渐趋形成。
冬季攻势结束后,从1948年4月开始,东北我军开始了近半年时间的军事大练兵。这次大练兵以“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为指导思想,城市攻坚战技战术正是这次群众性练兵的重点。由于有了“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战术原则作为理论支撑,加上夏、秋、冬三次攻势中城市攻坚战,特别是两次攻打四平带来的实战经验,东北我军城市攻坚战水平在练兵中迅速提升。根据高级干部军事会议精神,干部以战术运用能力训练为主,着重提高攻坚和纵深作战的指挥能力;战士则主要演练射击、投弹、爆破、近迫作业四大技术和基本战术动作。技术以爆破为主,战术则以“三三制”为主。演练巷战战术时,还利用城市旧建筑物,设置工事、障碍物,反复训练。炮兵部队苦练步炮协同,工兵、战车兵等特种兵部队也根据自身特点和攻坚战中担负的任务各自开展练兵。野战军首长以下,各级机关都派出干部深入连队指导练兵,普遍发扬军事民主。练兵结束时,每个连队都有重点爆破排,80%的战士能担任爆破任务,绝大多数战士能掌握“三三制”战术。*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274~277页。
军事大练兵使东北我军城市攻坚战能力得到又一次飞跃。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了攻克国民党军重兵固守的大城市的能力。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仅用31个小时就攻克了有10万守军重点防御的锦州城。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在平津战役中,发起总攻后29个小时,就占领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城,全歼守敌13万人。天津攻坚战是东北野战军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也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多兵种协同作战,充分显示了东北我军强大的城市攻坚战能力。东北野战军熟练地运用了城市攻坚战的各种技战术,还作出不少创新,如“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法和部署;自制各种渡河器材克服护城河障碍的方法;将火炮抬至楼顶打敌火力点的“大炮上刺刀”战法等。在四平攻坚战中取得丰富经验的第6纵队第17师,再次担任天津战役的预备队,在紧要关头投入战斗,成为全军闻名的“攻坚老虎”。四平攻坚战失利一年半之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在练兵和实战中取得进步,东北野战军具备了攻克国民党军据守的任何一座大城市的攻坚能力,真正成为了一支攻无不克的威武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