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庆皇帝为什么诛和珅

2018-12-13张宏杰北京海淀

清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太上皇嘉庆乾隆皇帝

文_张宏杰(北京海淀)

嘉庆皇帝原名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乾隆五十岁那一年。

他的生母魏氏,是汉军出身,系内务府包衣,身份并不高贵。但这个孩子有其他几个不及的优点,“以勤学闻名”。学起习来异常用功,三九寒冬,深更半夜,还经常手不释卷。而且他品格端方,为人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朝野之间,绝少关于他的负面传闻。当时出使天朝的朝鲜使臣回国后,向他们的国王汇报见闻时多次说“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聪明力学,颇有人望”,“皇子见存四人,八王、十一王、十七王俱无令名,唯十五王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于禁中,声誉颇多”。和其他三个皇子比起来,皇十五子永琰不是最聪明的一个,却是缺点最少的一个。(《朝鲜李朝实录》)

所以年过花甲的乾隆最终选择了他。乾隆三十八年冬至,六十三岁的老皇帝亲书密旨,秘立十三岁的永琰为储。永琰三十六岁这一年,乾隆举行退位大典,自己当太上皇。嘉庆三年腊月底,太上皇去世。

正在欢天喜地过年的大清国臣民们不得不穿上丧服,进入全国性的哀悼期。不过,没有多少人真正悲痛欲绝。让大家真正感兴趣的,是新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虽然已经当了三年皇帝,可是嘉庆在全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谜。除了几篇例行公事的圣旨,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不过,新皇帝的种种表现,似乎表明他是温和、稳健之人。朝廷大政,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乾隆去世的第十天,也就是初四日上午,嗣皇帝就发布了一条让全国人都大吃一惊的谕旨:免去乾隆皇帝驾前第一宠臣和珅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之职,命令他和福长安二人守在太上皇帝灵前,一心办理丧事,不得任自出入。朝廷上下,一片惊疑。

初四日下午,皇帝又下了一道意味深长的谕旨,谈到太上皇帝晚年,白莲教起义之所以迟迟不能荡平,是因为有奸臣当道,做贪腐官员的总后台。

初五日,王念孙、广兴、刘墉等先后上疏,举报和珅种种不法之事。

初八日,皇帝宣布逮捕和珅,对他进行审查。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抄家行动展开,令人惊愕的巨额财宝在和府地窖中显露出来。

正月十八日,皇帝发来一条白练,赐和珅自尽。

一场重大的政变,在新皇帝的谈笑之间就完成了。康熙爷当初诛鳌拜,尚且准备了七七四十九天,嘉庆帝诛和珅,却只动了动小指头。古往今来,完成得这样干脆、迅速、漂亮的权力战役,并不多见。举国上下,对这个影子一样悄无声息的皇帝,刮目相看。可以说,诛和珅是新皇帝处理政治危机能力的一次成功展示。

其实,嘉庆皇帝对这场战役,已经准备了太长时间。

嘉庆和和珅之间的恩怨情仇,并非如一些史书所言,是因为和珅聪明反被聪明误;送给嘉庆的那柄如意,也不仅仅是嫉妒和珅手中拥有的朝珠比皇帝还多。

嘉庆对和珅的痛恨,是基于大清王朝的责任感。他对和珅的不满,实际上代表了他对乾隆后期朝政的不满。在嘉庆看来,和珅是乾隆晚年以来朝政日非、腐败日盛的一个标志。

确实,乾隆皇帝在统治前期,勤于政事,能谋有断,在康熙雍正两朝余烈的基础上,把大清王朝推向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盛。然而,中期以后,乾隆皇帝志得意满,放松警惕。特别是到了晚年,他生活越来越豪奢,吏治越来越宽纵,为腐败的滋长提供了巨大空间。与此同时,乾隆年间大清经济的高速成长也为腐败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乾隆中后期,政治腐败如同细菌遇到了适合的温湿度和酸碱度,在号称英明的乾隆皇帝眼皮底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仅仅十余年间,乾隆朝就完成了从前期政治纪律严明到后期贪腐无孔不入的转变。在繁荣的表相下,大清王朝的全盛之局,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由于官员集体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嘉庆元年正月初七,就在乾隆得意洋洋地举办传位大典七天之后,川楚两地暴发了白莲教大起义。起义席卷五省,大清王朝一时岌岌可危。

当太上皇这三年,乾隆几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忙于镇压白莲教起义。然而,太上皇虽然“犹日孜孜”,一日不停地调兵遣将,起义的烈火却越烧越旺。原来,上至军机大臣和珅,下至小小吏员,侧身这场战争的每一个人,都把战争当成了捞钱的机会。特别是和珅,精力充沛、欲望无限的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张开着鼻孔,嗅着从权力缝隙中传过来的任何一丝利益的味道。他利用太上皇的宠信,不停地“弄权舞弊”,大肆聚敛钱财。他的所作所为,无疑大大加重了官场贪风。

虽然取消了嘴巴的功能,但是嘉庆的眼睛和大脑一分钟也没有停止工作。乾隆皇帝后期的昏聩之举,他看得一清二楚。然而,由于身份特殊,他只能眼看着和珅等大肆贪污,眼看着政局一点点腐烂,眼看着大清王朝这驾马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越来越快地奔驰,却不能发一言采取任何行动。焦虑之火,三年之中,几乎把他的五脏六腑烤成了炭灰。父亲刚刚咽气,他就十万火急冲向驾驶台,拉动了刹车手柄。

应该说,诛和珅这步棋,是非常高明的一招。面对如火如荼的起义烈火,乾隆帝只知一味愤懑和仇恨,而嘉庆则能冷静分析出大乱之源是“官逼民反”。正如嘉庆自己所说:“白莲教的起因,乃在于官吏多方搜刮,竭尽民脂民膏,因而激变如此。然而州县官员削剥小民,不尽是为了自肥,大半也是为了趋奉上司。而督抚大吏勒索属员,也不尽为私贪,无非结交和珅。”“是以层层剥削,皆为和珅一人。而无穷之苦累,则我百姓当之。”嘉庆看得很清楚,腐败已经成了关乎大清王朝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要熄灭起义的烈火,必须刹住朝廷上下贪腐相尚的风气。而要刹住腐败之风,就要从和珅抓起。这高屋建瓴的一招充分显示了皇帝把握和处理复杂政治局面的政治智慧。

以诛和珅为开端,一缕缕政治新风,绵绵不断地从紫禁城吹散出来。

亲政后第二个月,嘉庆皇帝发布谕旨,今后皇帝出宫祭天及谒陵,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和嫔妃不必随行,以减少出行费用。

这道谕旨显示了新皇帝与老皇帝截然不同的务实作风。

几天之后,皇帝再次发布谕旨,禁止大臣们向他进贡古玩字画。这道谕旨发布不久之后,他接到大臣的汇报,说上年底从叶尔羌采解入京的一块特大块玉石正在运送途中,因为道路难行,难以按规定时间抵达京城,请皇帝批准延期。皇帝发下了一道让全国人都目瞪口呆的谕旨:“一接此谕,不论玉石行至何处,即行抛弃。”因为玉石虽美,无益民生,皇帝并不喜爱。

连撰写圣旨的军机大臣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来皇帝还真动真格的。通过这道谕旨,新皇帝的节俭形象一下子树立起来了。

嘉庆所做的这些,不过是小小的铺垫而已,实质性的举动还在后面。

第一件是“求直言”。

在专制社会,统治者了解情况最主要方式就是依靠臣下的进言。乾隆皇帝晚年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真实情况不能上达,眼皮子底下的问题不能发现。嘉庆深知此弊,他决心在自己的任内,充分发挥建言和进谏的作用。

第二件是掀起反腐浪潮。

诛和珅的根本目标是扼制腐败。在广泛听取官员意见的前提下,一批乾隆时代即以廉洁著称的大臣进入了朝廷中枢,而和珅时代大部分省一级高官被撤换。 1799年(嘉庆四年)年初尚在其位的十一个身居要职的官吏中,六个被迅速撤换。借诛和珅的东风,一次反腐高潮在全国兴起。

当然,大事中的大事,还是白莲教起义。自从登基以来,熊熊燃烧的起义烈火一刻不停地灼痛着他。太上皇乾隆调集了十七省的兵力,三年间先后花费军费七千万两,可是起义烈火不但没有被扑灭,反而有越烧越旺之势。他深知,这是关系大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事实上,他之所以不惜冒违反“三年无改”之教的风险,雷厉风行地全面扭转父亲的政策,核心目标就是为了除掉这个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求直言、惩腐败,也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布局。

经过不懈努力,镇压白莲教的关键战役取得了胜利,嘉庆帝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他的初政,终于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拜祭祖陵,向乾隆皇帝汇报这一消息。

猜你喜欢

太上皇嘉庆乾隆皇帝
两代君主同堂时
嘉庆真是被雷劈死的吗
秦、汉“太上皇”政治文化透视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嘉庆的尴尬映射大清衰亡
教皇帝说话
TWICE AS NICE
哪些国家有“太上皇”(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