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分析
2018-12-12张文强
张文强
[摘要] 目的 探析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應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B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过多、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
[中图分类号] R85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b)-0021-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老年人疾病,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约有17%的老年人均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伴有微血管病变,导致其组织再生能力比较差,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并且术后恢复比较慢,加之手术创伤影响,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该文现对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在62~81岁之间,平均为(71.24±3.57)岁。观察组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在61~81岁之间,平均为(71.75±3.49)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该次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并给予恰当的降糖治疗(口服二甲双胍,0.25~2.25 g/d),确定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根据CT检查确定鼻息肉大小、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给予患者鼻腔麻醉,切除患者中鼻甲后半部分,充分暴露鼻腔蝶窦口,切除蝶窦口前臂,之后依次开放蝶窦、后组筛窦、前组筛窦、额窦口,然后把切口扩大到颌窦口,切除病灶,逐层缝合切口,于颌窦腔填充含有碘伏的纱条,鼻腔填充含有凡士林的纱条,以免细菌入侵创面,出现炎症反应,保持患者鼻腔粘膜湿润,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给予患者鼻腔麻醉,于鼻内镜引导下切除大块鼻息肉及周围残余组织,除去鼻窦腔中脓性黏稠分泌物,并将鼻腔中鼻息肉与黏膜组织清除干净,最后对鼻窦腔进行冲洗。完成手术操作后,于鼻内镜下将Merocel高膨胀止血材料填充如双鼻腔,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发症主要包括术中失血过多、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眶周淤血、球后眶内血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术腔黏膜已经上皮化;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内镜检查显示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术腔黏膜部分区域肥厚、水肿或者出现肉芽组织;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2]。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x±s)表示,并分别给予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比较
两组治疗后FPG、2 hPB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组术中失血过多、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眶周淤血、球后眶内血肿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来说,均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并且多数患者均伴有手术史,体质比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比较大。
在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传统手术治疗,主要就是改善患者鼻腔通气情况,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容易在短期内复发,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增大患者经济压力[3]。为此,一定要积极探索疗效更加确切的治疗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应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4]。在此种手术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鼻腔通气情况,还可以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该文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B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过多、鼻腔粘连、上颌窦开口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眶周淤血、球后眶内血肿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可靠,与相关文献报道[5-7]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生辉.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7,38(6):1020-1022.
[2] 邵长宝,邵庆宝,李月梅,等.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复发性鼻-鼻窦炎鼻息肉91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7,60(4):390-392.
[3] 秦强.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9-20.
[4] 于清文.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66-167.
[5] 唐海星,杨秀仪.老年糖尿病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6例探索[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65-66.
[6] 徐纪香.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14-15.
[7] 陈莹.鼻窦炎合并糖尿病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11-12.
(收稿日期: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