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

2018-12-12孙彤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后勤服务社会化国有企业

孙彤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有利机遇。同时国有企业的后勤保障服务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后勤服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虽然大家都明白,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篇文章就针对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

在我国,后勤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国企业经营活动中已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后勤服务机构运行模式愈显僵化,为了应变时代发展的需求。后勤服务机构也必须要进行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后勤机构含概面广,比如学校、医院、社区管理和生活服务机构等,它们都属于后勤服务机构。主要存在的特点:第一是设备更新滞后,主要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第二是工作人员年龄比较大,虽拥有一定的后勤服务经验,但在岗时间都比较长,导致后勤服务部门没有新生力量的注入;第三是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市场化改革的了解不够透彻,竞争意识不强,不利于企业和自身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后勤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基础较弱

我国国有企业的后勤系统各部门之间关联性差。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人都不重视企业的后勤部门,把它当作一种福利型的机构来看待,所以导致了很多企业的后勤系统中出现了职能多,组织大,涉及面广,各部门之前没有共通之处的现象,使得很多企业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2.员工结构不合理

在员工的布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后勤系统的复杂,导致了员工结构分配的不合理,系统内部的部门都没有办法完全做到按劳分配,员工中都出现了滥竽充数的现象,而且存在一些年龄较大的弱势群体,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经济效益差

最后是经济效益方面,我国大部分国企业后勤系统都存在支出率大、收益率低的问题,在后勤系统中所有的资产中用于经营的只占据一小部分,而其他大部分是金都是福利性和公益性的,这是国有企业后勤系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后勤服务社会化经营的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正确的规范后勤物业的管理工作,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实行有着长远的意义。许多企业在进行改革实践过程中,都遵循着管理职能转化重要思想和树立长期的发展目标,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是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后勤管理依据,有了这些依据管理人员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二是使后勤服務工作更具有专业性;三是能够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四是可以避免企业发展中产生不良影响;五是提高企业长期的运营工作,为长期运营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当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目前我国后勤系统整体的情况来看,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后勤系统中需要一批高素质,有文化的管理人才,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才能保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为企业的社会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1.进行社会化改革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后勤管理工作,它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进行社会化改革,其重要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的社会的分工体系,通过进行社会分工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而减轻国家事业单位的负担,通过实施社会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质量,为企业节约管理的成本,精简企业后勤管理机构。实施企业后勤部门管理的社会化,对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精简,从而围绕企业的治安、环境建设、物业建设等诸多管理部门可以精简为专一的职能部门。

2.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

国有企业后勤服务,通过社会化管理改变监督机制,从而有利于管理质量的监督和实现。改变原有的操作层人员和职工、或者是劳动派遣人员等都是一家人的局面,这样很难体现工作质量的好坏。要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和每个人的思想的实际情况,努力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职员之间齐心协力,共同建立一个工作同心的团结集体,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能满足后勤管理需求的技工队伍,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节约非生产人力

实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将大量的后勤工作包给专业的服务单位,从而达到大量节省人力的目的,这样节省的开支,使得企业更能够将全部的精力都用于发展和生产技术上。比如卷烟厂,后勤服务人员如果很多的话,光靠管理必然需要大量的非生产人员,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而且这些后勤服务人员专业不同,管理的模式不同,人又特别的多,致使非成产人员管理更加复杂。最重要的是,企业还需要配备大量的经营人员来进行审核,也就是说非生产人员越多,工作效率就会越差。而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可以让人力资源部门空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生产单位人力资源的运用,将人才发展到最大化。

4.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后勤工作的延续性

在企业后勤工作中,保安、保洁这些岗位人员流动性比较高,依靠公司的人事部门进行招聘,很容易就会出现空岗的现象。把这些外包给专业的物业公司和保安公司后就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相关工作部门的负担。而且将这些工作外包给专业的物业部门,能大大降低企业的总费用,这些税率相对比较低,后勤单位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费用必须由企业的福利费开支,而外包后就减少了这一笔费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5.通过开拓创新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发展离不开创新,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同样创新是后勤物业管理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要勇于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敢于打破陈规,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管理工作的新的模式和方法,努力在思维模式、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上创新。

四、推动国有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经营的方式

1.增强人员对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认识

在进行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员工队伍和领导班子两个建设,要树立大局观念,创新服务标准,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管理理念,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充分体现企业利益和员工的愿望,贯彻落实建立 “和谐企业、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广大员工的选择和需求。同时加强正确的引导作用,能使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思想观念深入到企业员工和领导之心,在进行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观念,重视每一位工作人员,增强工作认同感。

2.全面提高后勤服务意识

首先要对后勤服务人员给予相应的规范法则,加强对其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为其他部门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企业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人员,增强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避免产生心理落差;最后是树立后勤服务典型,使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他人具有引导性的意义,他的方式提高后勤服务意识,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后勤服务团队,有效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进程。

3.完善經营机制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完善经营机制。制定保障企业实现工作目标的后勤物业管理和服务机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后勤物业管理的职能,自觉地按照相应的活动规律办事,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和员工需求,做好企业坚实的后盾。为彻底改变国有企业传统后勤物业管理模式,由“福利型”后勤物业管理向“优质服务企业效益型”转变。首先,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注重后勤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其实调整人事制度,在选拔负责人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选择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应引导职工展开工作;其次,在进行后勤服务部门人员的管理时,要充分运用市场的价值规律和竞争体系,对后勤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协调,从而能够确保每一位职工的服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要对后勤服务各个工作部门进行优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后勤服务中的每一位职工能够各司其职,能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负责,有效地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

小结

总而言之,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现在仍然是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社会化管理制度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很多问题也都将会得到解决。在国有企业后勤服务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后勤服务的效率不高,但是相关部门的人员都采用一系列的建议。比如完善经营机制,提高后勤服务意识等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龙郧.新形势下开展医院后勤服务工作探索[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2).

[2]马新江.提升油田社区服务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3]李娜. 国有企业后勤物业向社会化转型的具体措施[J]. 《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06).

猜你喜欢

后勤服务社会化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初探
关于煤炭企业实施后勤服务外包的思考
浅谈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精细化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