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者,活泼泼也

2018-12-12骆玉明

读者欣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杨万里河豚首诗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春来草自青”所试图表现的禅的境界,极其朴素、单纯,但同时也丰富而深刻。

禅表现为各种艺术形态时,常常呈现出恬静、幽寂的风调,这在日本的禅文化中尤为突出,譬如茶道进行的过程安静得近于肃穆,日式庭院也总是散发出一种清冷的气氛。但这并不妨碍禅的感受、思维和表达,同时又是生动而活泼的—事实上,“活泼泼”正是禅家的熟语;而且也正是因为禅家的运用,它才越来越被人们熟悉,成为一个日常化的词语。早在唐代,赵州从谂就说过“禅者,活泼泼也,非枯木死灰”(《赵州禅师语录》)。宋代高僧大慧宗杲也说,禅者的思维“如水银落地,大底大圆,小底小圆,不用安排,不假造作,自然活泼泼地,常露现前”(《大慧禅师语录》)。

而禅宗之所以重视“活泼泼”三字,一方面因为禅悟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过程,不能容忍任何矫饰和造作的成分,同时也因为禅者之间的应对或禅师对门人的启导,都是随机而发,如电光石火,不遵循任何固定程式。而说到底,禅悟所追求的就是精神的解脱。禅者认为人的心性和真如法性本属一体,在无遮蔽状态下,本身充满了活泼的生机。

宋代理学受禅宗影响很大,“活泼泼”也成为儒者的常语,朱熹尤其喜欢用。他说“天理”的流行是“活泼泼地”,做学问的功夫也应该是“活泼泼地”。总之,理学家虽然把道德修养放在最高的地位,但他们也希望这种修养的达成与人的自然心性一致,因而反对古板、僵化的思想与方法。朱熹有一首《觀书有感》,就讲到这个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是镜子。古代的镜子是铜铸后用特殊的技艺磨光的,容易弄脏、被锈蚀,所以平时要收藏在镜匣里,用时才打开。首句形容小小池塘像一面刚刚打开的镜子,不仅是说它清澈,而且表达了目光触及时一种欣喜的情绪。镜子的功用是照见物象。那么在“半亩方塘”这片如镜的水面上可以看见什么呢?天光云影,彼此相映,在水波上闪耀浮动,何其美妙!以“共徘徊”形容“天光云影”,是个极漂亮的句子。它既写出了由于水波荡漾而造成的倒映景象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一种富于活力的气息,好像池塘是有生命的,外界的景象一旦映现在它的水波上,就形成活泼的意态。要知池塘虽小,它可以容纳的世界却极为广大和高远,并且丰富而生动。

当然这需要条件,所以在第三句用提问方式转折:它怎么能够如此清澈?进而逼出总结性和高潮式的末句:就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注入其中!

就这首诗的寓意来说,“半亩方塘”是指人的心境。古人常用“方寸之地”来形容人心,言其体量甚小。可是人的精神世界又是多么神奇、多么广大啊,古往今来,天文地理,它真是无所不能容纳。并且,它也并不只是被动地反映美妙的大千世界,它还品味万物,给万物以新的生命和风采。用小小池塘中“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样美丽的景象来象征人的精神世界,令人感受到一种欣欣然的生气。

当然,人心各别,其境界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怎样才能保持清明广大而生机勃勃的心境呢?“半亩方塘”因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补充而“清如许”,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活的源头。这首诗最早抄录在朱熹给许顺之的书信里,在这前后朱熹和许顺之有多封书信往来,讨论理学问题,这首诗里隐指的精神源头,理当就是他所说的“活泼泼地”流行不息、使万物充满生机的“天理”,而不是简单地指通过读书获取新知识。《朱子语类》记朱熹教导学生说:“那个满山青黄碧绿,无非天地之化流行发见 (‘见通‘现,‘发见就是呈现的意思)。”在他看来,大自然四季风云,草木荣枯,都体现着“天道”的深微,都感发着求道者心中的生气。而当个体生命和天地至善之理融为一体时,他的精神世界就得以避免沉滞枯萎。

朱熹讲“活泼泼”主要指一种思想的境界。宋代文人受禅宗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一种对“活法”的追求,则更多注重于艺术表现。像陆游《赠应秀才》说“文章切忌参死句”,史弥宁《诗禅》说“诗家活法类禅机”,都是如此。什么叫作“活法”呢?关键是两点:一是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敏感,写寻常景象也总有新鲜的趣味;二是语言不落陈套,鲜活生动。而归根结底,它体现了活跃的生命状态。这种诗常常并不包含说理的成分,却让人感到某种“理趣”或“禅味”,因为这里面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苏轼有《惠崇春江晓景》,是一首题画诗,题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但直接当作写景诗来读也毫无问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首句写隔着竹丛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红桃翠竹,彼此相映,色彩明丽,显出盎然春意。桃花只是“三两枝”,还没到满树盛开的时候。但就是这三两枝,似乎娇弱却洋溢着生机,格外令人喜爱。然后写江水回暖,鸭子在水中欢快地嬉戏。

清代学者毛奇龄喜欢跟人抬杠,他批评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这是无理取闹的话,你若写了“鹅先知”,他又可以振振有词地问你:“鸭不知耶?”

这句诗的美妙,在于它字面上写鸭子,内蕴却是诗人对春天的敏感和欣喜。春天来到,鸭子戏水的姿态和鸣叫声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粗率或迟钝的人对此不会有什么感觉,而敏感的诗人却从这里领会了大自然的生机。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句诗中包含着一种哲理: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但作者未必有如此明确的用意。

桃花临水,水中鸭凫,水边则是成片的蒌蒿和芦芽,很顺地一路写下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和下一句密切关联。因为当时江南人的生活习惯,河豚是要用蒌蒿和芦芽再加上菘菜(大白菜)一起烹煮的。这事苏轼的门人张耒在《明道杂志》中有记载。河豚是一种有毒而味美的鱼类,所以有“拼死吃河豚”一说。它通常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蒌蒿、芦芽已经长起来了,河豚也该游来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点出节令的变化,同时也写出人们对它的期待。我们知道苏轼是对美食饶有兴致的人,至今依然流行的几种名菜据说是由他创制的,譬如“东坡肉”。说“河豚欲上”,让人感觉作者的食指似乎蠢蠢欲动。

这诗没有写什么奇特的事物,一切都很常见,但读起来却令人由衷地喜爱,就是因为它流動、活泼,充满生机。大自然适时地将美好的事物呈献给人类,生命因此是美好的。

把“活法”运用得最为充分,因而在诗史上自成一体的诗人是南宋的杨万里,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诚斋”是杨万里的号。

杨万里在《荆溪集序》中说自己写诗的经历,先是学唐人,然后学王安石、陈师道以及“江西派”诸君子。这样有好多年,某日“忽若有悟”,谁也不学了,凭着兴致自由自在地写,这时“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写诗十分顺利。这一描述本身就很有禅悟的味道。

杨万里最有特点的诗,大抵是字面清浅,意脉流畅,题材平凡,情趣鲜活。如《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道细流从泉眼中无声地流出,令人“惜”;池畔的绿树投影在水中,风光明朗而柔和,使人“爱”。不过是个“小池”,但一个心境恬静而又兴致勃勃的诗人在欣赏它,随处看去,皆是绰约风姿。

然后是一个轻灵的画面: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已有蜻蜓飞来,站立在上头。这本来是个不起眼的景象,但一个“才露”,一个“早有”,顿时妙趣横生:小小的蜻蜓像是自然之美的发现者、爱好者,它停立在娇嫩的荷叶上,很有情意的样子,又好像要告诉人们什么。

蜻蜓飞到池塘来是为了找食,它停立在小荷的尖尖角上还是枯荷的断茎上纯属偶然。是诗人的目光关注到它,感觉这只轻盈的飞虫和娇嫩的荷叶相依相偎的情形,为寂静而优美的小池注入了自然的灵气。在这首诗里真正打动读者的东西是诗人的敏感,他从稍纵即逝的景物变化中捕捉到动人的瞬间。

一只蜻蜓落在荷叶上有什么意思呢,可以写成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18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诗也许可以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此诗梁宗岱的翻译是: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而诗人能够在极平凡处发现美,是因为“活泼”;活泼是生命感受活跃的状态,我们不能够说这是不重要的。

杨万里还有一首《舟过谢潭》,也是很好的例子: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从广东回江西的一次行程中所作。诗的语言比《小池》那首更朴素和浅显。坐船走长途,有时难免有些无聊,喝了几杯酒,见船外暮色四起,就打算休息了,让人关上船门—忽然又叫人把门打开,原来是最后远远的一瞥,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夕阳斜照之下,群山明暗相映、凹凸起伏之千姿百态,显现得分外清晰和丰富,是之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不由得惊叹:好山啊!

我们说这首诗的活泼在语言表现的层面上,它爽利地还原了作者观山时瞬间的情绪变化,一种惊喜之状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使读者立刻与之产生呼应。同时,仍然是杨万里特有的对美的敏感。钱锺书先生说杨万里的诗如同摄影的快镜头,善于捕捉变幻的影像,加以定格,在这首诗中尤为显著。

世间一切线条、色彩都是阳光映照的结果,而阳光与万物的关系又永远处在无穷的变化之中。说“好山万皱”被斜阳“拈出来”,等于说此刻阳光正是一位最伟大的画师。问题是还有一个“目遇之成相”的条件。只有对美敏感的人,心意与造化之流行息息相通的人,才能够在一个恰当的瞬间,因为心与造化的共同作用,看到新异的景色以完美的形态呈现在眼前。

(本文摘自《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著)

猜你喜欢

杨万里河豚首诗
《上课没人抢》
有趣的小河豚
毒界霸主——河豚
河豚生气了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