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2018-12-12于法稳

金融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宜居人居耕地

于法稳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从而成为了我国环保的最大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的总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既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关键,更是提升农村居民福祉的民生工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因此,必须站在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高度,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明确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总体目标及重点领域的具体目标,以及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实施乡村生态振兴,补齐农村环境的短板,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优美生态供应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产品质量供应不足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突出体现。因此,应从关系到中华民族自身健康延续下去的重大战略高度,将乡村生态振兴的总体目标确定如下:为近14亿中国人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及优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确保国人的身体健康,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而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在乡村生态振兴总体目标下,需要实现如下三大重点领域的具体目标。

一是提升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农村生态系统涵盖了水域生态系统、耕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通过具体措施,打造绿水青山,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优美绿水青山的生态需求,另一方面为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

二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健康水平。从产前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管理入手,强化产中生产资料的科学使用,以及产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提升水土资源系统的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系统健康水平。通过采取生活污水与厕所革命一体化措施,以及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福祉。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目标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一是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及污染短期内难以扭转。首先,优质耕地资源占用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的同时,还存在着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根据《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5年净减少耕地面积5.95万公顷;同时,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面积所占比例高达72.9%。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等对优质耕地的占用,耕地面积构成中,中、低产田面积比例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表明,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到19.4%,而且主要污染物种类也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多,势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影响。其次,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污染立体化态势较为明显。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云、贵、川等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工程性缺水相当普遍,而东部地区的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根据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在全国地表水1940个水质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67.9%;Ⅳ~Ⅴ类水质断面(点位)占23.8%;劣Ⅴ类水质断面(点位)占8.3%。地下水水质形势更加严峻,水质为较差、极差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51.8%、14.8%。其三,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但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远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此外,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造林成本愈来愈高;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严重的违规占用林地现象。其四,草地超载现象依然普遍。《2016年中国草原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4.6%,但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2.4%,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天然草原的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5.5%。

二是农业生产环境系统状况堪忧。其一,尽管化肥施用量出现了拐点,但施肥强度依然较高。2016年,我国化肥施用量为5984.0万吨,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0.64%,提前实现了零增长目标。化肥施用强度为359.08公斤/公顷,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顷)的1.60倍。而我国化肥综合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无效的总氮、总磷进入耕地土壤或地下水体,造成污染。其二,农药残留、农膜白色污染普遍存在。由于广大农民对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导致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回收机制,农药包装物、废弃农膜对耕地土壤等造成日益严重的污染。其三,规模化养殖污染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2016年大牲畜年底存栏头数为11906万头,产生大约30亿吨畜禽粪便。由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率较低,大部分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污染。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系统形势依然严峻。其一,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而且呈现来源多样化、成分复杂化的特点。2016年,全国52.62万个行政村中,只有65%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二,农村生活污水随意倾倒现象严重。据匡算,2016年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3.51~125.26亿立方米,当年仅有20%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其三,农村“厕所革命”只注重了“改”,没注重“治”。基层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推行的“改厕”,仅仅注重了“改”,没有给予“治”必要的关注,根本谈不上“厕所革命”。

如何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其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土壤质量。要以守住耕地红线和基本农田红线为最高目标,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建议设立耕地保护督察机构,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督察力度。此外,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耕地土壤质量。其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守住水资源的三条红线;同时,应注重农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其三,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守林业生态红线,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应尽快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實林业生态红线,制定最严格的林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同时,加强林业生态工程,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四,完善草原管理政策,加强草原生态恢复。要稳定和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并尽快修订草原法,增加离任审计、草原资源损害责任追究和草原生态补偿等制度。

二是推进农业生产环境系统的改善。其一,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监督,并注重实施效果的监测与评价。强化实施农业农村部推行的各种行动计划,并注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其二,要实施多维创新,保障农业生产系统的健康。重构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注重创新监管机制,规范农资生产主体、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从产前减少面源污染的风险,从产中减少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建立与完善农产品生产的服务体系,以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监督。此外,应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回收机制,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是强化农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治理。其一,制定农村生态治理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明确综合整治的路线图、时间表,以及资金需求,引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其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求,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其三,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为农村生态治理提供保障。根据规划所划分的区域,研发农村生态治理所需要技术,提高技术的区域适应性。此外,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与“厕所革命”一体化生物处理模式,提升农村生态治理的效果。其四,创新机制,推动农村生态治理。逐步完善环保设施运营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有效的参与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系统健康水平,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宜居人居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宜居的海底城市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宜居大化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