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采编内容创新探析
2018-12-12杨海平
杨海平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时空限制,新媒体行业快速崛起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受众群体规模越来越大,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创新采编内容迫在眉睫。
关键词 新媒体;采编工作;内容创新;探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3-0035-0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由于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参与者众多等特点,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由于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内容缺乏深度等原因,新媒体采编内容上亟待创新。
1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
1.1 缺乏对新闻素材的深加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需要深加工的新闻素材也越来越多。很多新闻媒体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竭尽全力获得独家、新鲜新闻题材,以增加点击率和曝光率。
虽然这种报道有利于提高新闻时效性,但是,新闻采编行业竞争性强,想要做独家新闻难度系数非常大,很多采编工作者仅关注表面消息、做简要报道,缺乏对新闻素材的深加工,造成新闻素材的浪費,长期以往,大众也会失去兴趣和信心[ 1 ]。
1.2 新闻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虽然新媒体平台为新闻报道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目前来看,网络新闻素材来源渠道仍以传统新闻采编方式为主。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例,搜狐、新浪、网易等新闻客户端都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但大部分客户端头条新闻均来源于《齐鲁晚报》《京华时报》等传统媒体报道。
以搜狐新闻客户端为例,关于王宝强离婚事件的报道共16条,有6条直接复制传统媒体内容,10条都来源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板块,不难发现,这16条新闻的源头都是传统媒体[2]。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时代新闻采编缺乏原创性,不同平台报道内容呈现严重的同质化。
1.3 碎片化、低俗化现象严重
新媒体时代,以新浪微博为首的网络媒介在发布新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碎片化表达成为新媒体的重要标志,大大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推送新闻、滚动新闻就是碎片化最典型的标志,让新闻写作与新闻时效性都变得碎片化,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成为一种尤物。其次,新闻内容低俗化严重,黄赌毒等新闻讯息充斥在新浪微博等众多网络媒体平台上,一些新闻标题脏话连篇,视频有违伦常,且各种现象普遍存在[ 3 ]。
如2018年郑州空姐深夜叫滴滴打车被杀事件发生之后,微信公众号大V发布新闻:“托你们的福,那位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这些低俗化信息为点击率和曝光率而乱报道。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这种博眼球的行为让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不利的。
1.4 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时代,采编人员没有接受系统、与时俱进的训练,仍然沿用传统跟踪采访的采编方式,采用传统的素材加工方式,导致新闻素材没有被深层次挖掘,缺乏创新,无法获得受众认可。
新媒体时代需要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在进行采集与加工新闻素材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改善传统的新闻技术,从而让新闻具有独特性、时代性与创新性[ 4 ]。但是,很多新闻单位对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不一,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从而大大限制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媒体时代加强采编内容创新的具体对策
2.1 加强对新闻内容的识别与策划整合
新媒体属于公众平台,不同的新闻内容非常繁杂、零散,因此,新媒体工作者要有很强的新闻识别能力,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见,切忌为了博眼球而制造谣言。如2018年央视网报道,从2月25日新规定开始大检查,所有麻将馆都将查处(包括小区在内),凡是60岁以下的一律逮捕拘留5天罚款500~1?000元。该传闻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客户端等平台迅速传播,凤凰、搜狐等国内知名媒体,都引用了虚假消息来报道,传播次数高达9?171万。最终在消息被证明是假的以后,很多媒体立马删除道歉。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要求新闻必须原创,但必须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5 ]。
互联网中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闻事件,根据网络大数据、归纳热点讯息,基于此,可全方位、多角度找切入点、找焦点新闻,加强深度报道。在采编某一新闻事件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加以整合,还原事件真相。
以2016年足球比赛为例,网易平台的《国足征战十强赛》专题,对国内外有关的新闻内容加以整合报道,专访知名球员,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国足近期比赛的球员与技术统计特征以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5 ]。由此可见,加强对新闻内容的策划整合,能将复杂的讯息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受众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2.2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时效性、传播多样性来创新内容采编工作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难点,新媒体报道相比传统媒体报道,优势一目了然。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仍然要注重时效性,利用拍照、录视频的方式第一时间采集新闻讯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完整播放,大大提高了新闻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多种多样的网络新闻发布平台满足了新闻传播多样性的要求。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网络平台、移动电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利用,打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社会各阶层能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讯息,也能随时随地发布自己采集的新闻事件。但是,正是新媒体较强的参与性、互动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运用大众化、通俗化语言,浅显易懂地表达,让受众能接受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缩短与受众的距离,实时与受众进行互动。
如江苏广播音乐节目《音乐早报》,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专门的网络平台,让主持人与听众之间开展有效互动。通过这一平台,观众收听主持人播报、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掌握最新天气信息等,其中微博、微信是其主要交流渠道,主持人利用微信、微博来拓宽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从而实现更好发展。
2.3 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创新新闻编辑思路
新媒体时代,各单位应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管理者的管理与约束,以提高新闻采编质量。第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提高采编人员准入门槛,招聘一些技能水平高、职业素养强的优秀人员来扩充采编团队;第二,加强对采编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制定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新闻人员的行为;第三,引导采编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政策,不断提升自身岗位意识、社会责任感,在实际报道中,本着对受众負责、对社会负责的理念,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另一方面,引导编辑思路创新,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主体、报道可读性、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编辑思路创新。标题质量直接影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度,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收集、整理一些流行词汇,注重设计标题,对一些特殊新闻,像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要适当运用专业术语,在形式上切忌用流行语解读,从而有效提高新闻的可读性与深度。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为我国新闻采编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与传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必须及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新闻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C]//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2010.
[2]许洋洋,洪穗,李乔儒.3G时代的传媒业研究[C]//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2009.
[3]刘双庆.跨界·互动·整合——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变化与思考[C]//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4]黄小伟.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15(4):55-56.
[5]严雪,王艳,徐延锋.中国气象频道河南记者站的新闻采编[C]//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2010.
[6]陈宏.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与挑战[J].当代电视,2016(6):93-94.
[7]张文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路径优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206.
[8]李米东,刘莹.浅谈电视新闻情感细节的艺术处理[C]//中国教育电视:挑战与对策——第四届中国教育电视研讨会论文选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