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候疗效观察
2018-12-12李晓卉
李晓卉
(辽宁省庄河市中医医院心内科,辽宁 庄河 116400)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疾病,病情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多种不适症状,同时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可用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其对患者产生的效果却不甚相同,故本次我们以中医治疗作为基础,对冠心静胶囊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现将研究详细情况进行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纳入标准为: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可见异常,并可见缺血性改变;③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医气虚血淤的诊断;④即患者存在心悸气短、胸痛、乏力、心悸气短、脉弱且涩等症候;⑤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表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即符合纳入标准但存在以下任一项者予以排除,①合并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②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周围血管病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或合并有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⑤对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差或不愿接受长期随访者[1]。
最终纳入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32±2.03)岁,患者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4.31±3.24)年,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观察组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1.64±2.11)岁,患者病程7个月~14年,平均病程(4.29±3.14)年,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两组患者基本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即选择参勺胶囊(保定天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60062)在每天早晚分别用药2次,每次用药剂量为1.0 g(即4粒),温水冲服,连续治疗1个月作为1个疗程,本次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则实施冠心静胶囊(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812)治疗,即每天分别在早中晚3次口服药物,每次用药1.2 g(即4粒),连续用药时间为1个月作为1个疗程,本次治疗1个疗程[2]。本次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按照医嘱严格用药,避免擅自出现加药、减药或停止用药现象,以期防止影响药物效果的体现。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均完成后对比观察其效果。
1.3.1 中医症候积分 常见症候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心悸、面色暗紫;①胸痛:无胸痛为0分;偶有胸痛、但可自行缓解为2分;胸痛发作相对频繁,但是对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则为4分;胸痛持续且难以缓解,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则为6分;②胸闷:无胸闷为0分;有轻微胸闷为2分;胸闷明显且间歇存在叹息状呼吸则为4分;胸闷且伴随窒息感,时常存在叹息样呼吸则为6分;③气短:无气短表示0分;大量活动后有气短现象为1分;稍微活动即有气短为2分,不活动情况下仍有气短为3分;④神疲乏力:无神疲乏力现象为0分;神疲乏力现象不明显,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劳动和活动则为1分;神疲乏力现象明显,支持日常的生活勉强尚可则为2分;神疲乏力现象严重,难以支持正常活动则为3分;⑤心悸:不存在心悸现象为0分;偶尔出现心悸现象,但症状相对较轻则为1分;时常发生心悸现象,持续时间较长且症状相对严重则为2分;经常出现心悸现象,且难以及时恢复,并对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则为3分;⑥面色暗紫:无面色暗紫现象为0分,有面色暗紫现象为1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候均实施评分,并做好其评分记录和整理。
1.3.2 中医征候疗效 按照患者的中医征候积分情况对其实施评价,各项体征和症状在治疗后基本消失,患者的征候积分减少不低于90%则表示痊愈;各项体征和症状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但是尚未消失,且中医征候积分减少≥70%,但在90%以内则表示显效;各项体征和症状在治疗后有缓解,中医征候积分减少≥30%,但在70%以内则表示有效;各项体征和症状在治疗后无改善或有加重现象,且中医征候积分减少未达到30%则表示无效;中医征候疗效=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
1.3.3 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者治疗中、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并在组间计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用于评价两组治疗的安全性。整理并统计两组患者各项数据[3]。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征候积分 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征候积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征候积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s)
表1 两组中医征候积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面色暗紫1.42±0.58 0.58±0.51ab 1.42±0.53 1.17±0.28a时期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胸痛1.63±0.85 0.61±0.60ab 1.65±0.91 0.72±0.56a胸闷1.66±0.83 1.12±0.64ab 1.67±0.81 1.76±0.64a气短2.12±0.74 1.11±0.65ab 2.03±0.62 1.76±0.61a神疲乏力1.81±0.78 0.77±0.62ab 1.80±0.76 1.26±0.85a心悸2.13±0.72 1.12±0.59ab 2.12±0.68 1.79±0.68a
2.2 两组中医征候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中医征候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征候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s between two groups[n(%)]
2.3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血液系统、胃肠功能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为用药安全。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内科临床较为常见,而由于该病近年来不断增高的发病率,使其受到中医、西医等各方面的重视,认为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需要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
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西药给予,医药种类包括钙离子抗结剂、硝酸盐制剂、β-受体抗结剂等,虽然在用药后能够对患者起到相应效果,但是往往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且最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4]。故临床对中医治疗的相关效果研究则逐渐提上日程。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冠心静胶囊治疗该病的中医征候疗效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征候积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医征候疗效92.5%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效果表现出差异的机制则在于:中医就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进行分析后认为,其属于“胸痛”、“痹症”等范畴,病发和患者机体的本虚标实、气虚血淤、劳逸失度、饮食不调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5];因此,基于患者的病发机理,对其实施治疗也应该从活血化瘀、益气行血、舒畅气机等方面着手,以期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复[6]。对照组所用的参勺胶囊对于患者的胸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但是其所起作用仅仅局限在止痛、活血化瘀等方面,故而对于患者的最终疗效往往不佳[7]。观察组所用的冠心静胶囊则本身属于中药复合制剂,其包括冰片、人参、赤芍、丹参、三七等多种中药材,对于患者不仅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还可滋养患者血脉,起到益气而通脉的作用,故对于患者的本虚标实、气虚血淤等情况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通过持续用药则能够在中医征候疗效方面获得极佳的效果[8]。而本次研究结果同样体现了观察组所用药物的安全性,故对于患者并无不良反应产生,这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9]。因而,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建议,临床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时,可首选冠心静胶囊干预,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冠心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候疗效良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