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有效途径

2018-12-11李静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树屋活动室游戏

李静

目前幼儿园常见的“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等。我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游戏活动的开展作为去“小学化”的有效途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合理安排,确保游戏活动时间

我园在一日活动中,从不同类型游戏活动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环节,保证每天的游戏活动时间。规则游戏一般具有指向性的教育目标,包括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和智力游戏等,多以集体活动形式开展,安排在上下午相对固定的集体活动环节。创造性游戏则是幼儿从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出发,自主开展角色扮演、表演、建构和探究类的游戏,时间不固定,但相对充裕。

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上下午各有一次,教师可以根据场地、内容灵活安排。幼儿可以在体育活动结束后,再用余下的时间自由结伴在大树下、草地上玩耍,也可以先在沙水池、攀爬墙那里玩,再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既保证了每天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又满足了幼儿自主生发游戏的需求。

精心设计,创设游戏活动环境

科学合理的布局,为幼儿的游戏打下基础。无论是操场上的“淘宝沙水池”“精灵树屋”“乐高攀爬墙”等户外游乐场,还是各班活动室内的“咔嚓照相馆”“建筑梦工场”“米奇实验室”等活动区角,都是在充分考虑幼儿兴趣、年龄特点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设置的。比如户外的“精灵树屋”,以操场旁一棵有几十年树龄的大树为主体制作而成,幼儿可以通过楼梯、吊杆、绳结等各种方式爬上爬下,看看树上的鸟窝、摸摸粗糙的树皮,在巨大的绿荫伞下,玩得不亦乐乎。树屋设计在户外,满足了幼儿亲近自然、喜爱挑战冒险的天性,同时设计的多种攀爬方式,照顾到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使每个孩子在这里游戏的同时,获得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丰富多元的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保障。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材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投放游戏材料,根据教育目标和游戏主题分层投放,从数量、种类、来源等方面体现多样性。高结构化材料也称为专门化玩具,如汽车、娃娃等形象玩具,它们功能固定、具有角色暗示、开展的游戏主题和情节较单一,幼小儿童更倾向于这类玩具,但游戏的创新空间明显少于低结构化的材料。低结构化材料也称为非专门化玩具,如纸盒、木棍、软泥、绳索等,这些无角色暗示的材料更能满足幼儿游戏过程中以物代物的假想,对幼儿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更有帮助。投放材料时,应遵循儿童“最近发展区”,将高低结构的游戏材料相结合,注意材料的安全性、适宜性、组合性、探索性和挑战性,让丰富多元的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提供物质保障。

认真组织开展,提高游戏活动质量

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通过园本研修,参与省级、市级和园本的三级课题研究等方式,对游戏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如何观察游戏分析游戏、何为“适时”介入幼儿游戏、怎样投放材料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开展区域活动的教研观摩、学习评比等,提高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引导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操场上,孩子迎着阳光自由奔跑、追逐嬉笑;草地上,几人合力将树干和木桩搬来搬去,捡几根枯树枝就能玩打仗的游戏;沙水池里,孩子正在探究用什么工具能快速把大量的沙子集中到正在修建的“大坝”这里来;小班一活动室的娃娃家里,“妈妈”一边跟睡在小床上的“宝宝”讲故事,一边用“刀”切“胡萝卜”;中班一活动室的表演区里,几个小女孩正在换演出服,你帮我系个蝴蝶结,我帮你带上假发套,一个小男孩则在旁边认真地用花球为她们即将开始的表演铺设舞台;大班一活动室的科学区里,一个孩子正在往架在玻璃杯上奇怪的容器里倒入混有泥沙的污水,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杯,因为上面的容器是他们刚用棉花、纱布、滤网等材料制作的一个污水过滤器……无处不在的游戏,带给幼儿的除了有欢乐,还有随时随地的学习。

(作者单位:宜昌市桃花岭幼兒园)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树屋活动室游戏
8个教室
树屋之间,盒里盒外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爆笑游戏
关工委主任五四建文化活动室
神奇树屋等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