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驿站”:小社区建成的大项目
2018-12-11戴立兴
戴立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圳市莲花街道狮岭社区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大力探索“心愿驿站”党建创新项目,在社区居民、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架起“共建共赢共享”连心桥,为构建新的社区基层治理格局提供支撑。“心愿驿站”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完善了社区治理体制。近些年,在社区自治方面,基层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初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狮岭社区搭建党建服务平台,通过心愿卡让党员志愿者服务传达、流转的方式,吸纳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实现居民的“需求”和辖区党员的“服务”精准匹配,以“多元化”服务解决“精细化”诉求,合力构建“共建共洽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真正做到了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狮岭社区通过实施“心愿驿站”党建创新项目,进一步打破了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边界,社会领域的力量作为治理新动能更多地走向前台,显示出治理发展的潜力。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群团组织等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多元平台、多元服务”的合作共洽体系。
其二,确保了社区服务落到了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心愿驛站”项目的主线和核心,在基层党建服务中,就是要将服务落到实处,落到有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狮岭社区通过推行“党员积分制”,逐步把社区党员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两新”党员多为企业精英,但传统的志愿服务项目未能充分发挥“两新”党员的业务优势。更为可贵的是,狮岭社区“心愿驿站”饱含党建“温度”,他们把人文关怀融入服务之中,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收集心愿服务;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心愿提供针对性服务手段,如对老年人医疗类心愿,提供心愿认领者上门服务;举办“社区论坛”,以智囊团五大模块为主题,邀请社区专家、学者开展法律、心理、保健等讲座,覆盖社区各年龄、各层次居民心愿需求,进一步凸显党建服务的枢纽作用。
其三,实现了工作载体的创新。毛泽东曾说过:“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建设有效载体,就是抓好党建的“船和桥”。狮岭社区的载体创新主要包括:组建“智囊团”队伍,并根据“法律服务、心理辅导、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便民综合”五大主题,每期开展集中宣传和定期值班服务。设立“心愿漂流站”,鼓励居民群众大胆提、放心说,畅通居民心愿投递渠道。组建“爱心信鸽”队伍,把爱心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在“党员积分制”的基础上,精准匹配居民需要与党员服务。组织“社区论坛”,邀请社区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嘉宾,解答居民疑惑,社区党委书记与居民“面对面”沟通,携手努力建造更和谐美好的社区。通过对接需求资源与服务资源,形成心愿“双向认领”清单,确保心愿精准匹配,助力心愿双向认领。
其四,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狮岭社区先锋积分注册党员达1000多名,志愿企事业单位12个,收集心愿需求600余个,认领心愿570余个,认领率达95%。随着社区整体和谐氛围日渐浓厚,“心愿驿站”党建开展也逐渐成为一种新颖有效的自治模式。现在,狮岭社区党员先锋服务更有针对性,党员先锋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得以实现。基层治理更有落地性,通过将群众纳入基层治理主体,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自治作用。党组织更有凝聚性,“心愿驿站”串联辖区志愿者、企业、学校、医院、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全面激发了社区党员活力,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社区资源更有整合性,“心愿驿站”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共同策划公益活动、孵化公益项目,一个“文明、和谐、秩序、有爱”的新型社区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