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18-12-11张建慧李承兴
张建慧 李承兴
摘要:本文基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与评估理论,对黑龙江省属一所本科院校的高年级《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课程进行探索。本研究设计并实施《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从实证的角度考察课程教学实际效果,并深层次挖掘影响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沟通与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对ESP课程设计与教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学术英语沟通;多维度教学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9-0241-02
一、引言
随着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如何使语言课程与学习者的需求更具相关性,专门用途语言(LSP)运动开始产生,在英语教学界则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ESP)运动。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对于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热度。关于ESP在国际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Dudley-Evans和St.John(1998:232)认为跨文化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点,尤其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哪些语言在文化上是适合的。
二、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加强,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国内许多外语界专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重心应该逐渐从通识教育向ESP教学方向转移。然而,相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比较滞后。学生到了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对使用英语进行学术资料的查询、阅读,以及学术交流和论文撰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省属农业大学,我们率先把研究生英语教学向ESP教学方向推进了一大步,为大学英语教学向ESP教学方向转移起到了引领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持续将2014级至2017级所有学术硕士第一外语是英语的研究生作为我们的研究生对象,每个年级的研究生人数大概在150人。该课程每周四课时,大班教学(N<70人)。参与本研究共12个班级大约学生600名和三位教师(Female=2,Male=1)。合作项目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优于同级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三位教师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平均教龄26年。其中2名教师具有教授工程和畜牧专业学习背景,其余1名教师此前一直教授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
(二)《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真实学术环境下的学术英语阅读、书面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撰写学术论文和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问题研讨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做了三个要求:(1)要求学生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研讨专业知识或问题;(2)要求学生与自己的导师沟通,准备出10篇本专业优先的英文学术论文,作为本学期的阅读材料。选出其中一篇与自己研究最相近的论文作为范文,参照这个范文,按照我们选定的一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撰写一篇自己学术论文;(3)模拟学术报告会场,做学术报告,要求有会议主持人、报告人、问答环节、结束语等。
1.创建合作学习氛围和逼真学术英语交流环境。我们创建的学习小组基本上是一个专业领域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学生互帮互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彼此互相沟通和鼓励,共同进步。
“模拟学术报告厅”的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所学专业内容和自己与导师正在做的实验,撰写发言稿,做PPT,将多媒体的大教室布置成报告厅,小组成员扮演学术会议的主持人、主题发言人、提问学者等角色,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的学术交流能力。
我们还请外教加入教学中,让我们老师和外教一起为学生的模拟学术报告做指导,提出改进建议,纠正语音和表达等方面的错误,更好地创建逼真的学术英语学习环境。
2.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学习任务紧密结合。由于课时的缩短,学习任务量大,我们采用课上活动与课外任务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给学生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学习任务,教学方法。课上教师主要解决学生课下完成学习任务时碰到的问题,比如阅读时遇到的长难句理解问题,句子结构分析等。再有就是课上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当面修改,同学间互相修改。课下,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专业文献,对文献做阅读标注,撰写论文。与此同时,也要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准备课上发言、提问与回答问题。
3.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评估方式。形成性评估采用个人文件夹(portfolios)对学术学习过程以及任务型阅读、写作和报告活动,以及学生课上参与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评估主要包括学生阅读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学术论文撰写的质量和数量、模拟学术会议报告时展示出的实际沟通能力与语言使用能力等,这部分测试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评估采取闭卷考试,测试内容包括本学期学习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以及学术交流时所使用的要点知識,这部分测试占总成绩的40%。
4.研究工具与测量。本研究旨在评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对学生学术沟通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实际效果,探寻影响学生学术能力提高的因素。因此,我们采用了混合式研究设计,搜集的数据类型包括问卷调查、对学生访谈、测试以及学生的意见反馈。
四、研究发现
(一)课程设计对学术英语沟通能力和英语文献阅读主动性的影响
为了测得该课程对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授课后对学生九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评估。对学生做了课程反馈、访谈。其中,有8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术英语阅读和实际口语与论文书面撰写能力方面均有很大进步;85%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提高了文献阅读能力与英语语言交流能力;78%的同学通过学术英语课程学习,大大提高了对文献阅读的主动性和理解力。
(二)提升学术英语沟通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因素
我们对一些同学对阅读10篇文献做学习反思与访谈录音的分析中,发现影响学生改变文献阅读的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学术英语学习认识观、形成性评估设计及其认识。
1.学术英语学习认识观。学生个人反思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学术英语学习的认识。学术英语课程强调语言在专业语言环境下的实际应用以及专业问题解决。因此,在学生的个人反思中体现了从专业知识学习与英语语言的认知相左到比较成熟的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清晰的发展轨迹。
2.学术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很多学生开始的时候对形成性评估不解,抱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大量的任务,才能参与教学活动中。当然,这种教学管理工作也需要教师的付出,教师随时都要做好教学记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经过总结几年来教学实践经验,我们的形成性评估越来越得到学生、研究生导师、教学院长等多方人员的认可和赞同。
五、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课程具有可行性。通过设计并实施《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从实证的角度印证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深层次挖掘了影响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沟通与高阶思维能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对ESP课程设计与教学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3):20-26.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79-83.
[3]杨景萍.大学ESP课程建构[J].读与写,2016,(12):33.
[4]张建慧.农业院校“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