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窗效应

2018-12-11先花

大众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轿夫贪念窗户

先花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整洁干净的社区。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车牌被摘掉,顶棚也打开,一天内车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干净整洁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 然后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也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因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而最终的结果是: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开始滋生、增长。

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1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轿夫湿鞋

明代大臣张瀚在他致仕后的回忆笔记《松窗梦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经历:张瀚初入仕途时,在都察院任职。第一次去拜见左都御史王廷相,王便给他讲了昨天看到的一件事。原来,昨天刚下过雨,王廷相要坐轿进城,碰巧前面那个轿夫穿着双新鞋。开始时,轿夫小心翼翼拣着干净路走,唯恐弄脏了新鞋。可是进城后,泥泞渐多起来,轿夫一个不小心,踩进泥坑把鞋弄脏了。于是,轿夫便不再顾惜,任由鞋子踩水沾泥。王廷相最后感慨道:“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这段让张瀚“终身不敢忘”的履新点拨,使他在四十多年仕途中牢牢守护初心,终成一代贤臣,谥称“恭懿”。

“轿夫湿鞋”与“破窗效应”。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对于全新完好的东西,人们总是竭尽全力地去保护。一旦最初的完好遭到破坏,人们便会不自觉地任由其发展。所以,要守住本初洁净之“新”,关键是守好慎初慎微之“心”。

引爆点

一个人带头摘取商店门口摆放的鲜花,其他人就群起而效仿,将数个花篮中的鲜 花一抢而空;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 有些人犯了错误,通常都是这样为自己辩解:“xx都是这样干的! ”或者说:“我上次就是这样做的!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为什么不良事务总会引发周边人的模仿呢?心理学上称之为“引爆点”,也就是说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收到阻拦,就会逐渐形成风气,千里堤坝就是这样毁于蚁穴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

事情的恶化当然还离不开后面那一双双推波助澜的手。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去市场买瓜子,抓了几个尝尝。瓜子皮呢?你放哪儿了?是不是看到地上已有一片瓜子皮了,就将自己磕的皮也扔地上呢?大热天走在街上,买根雪糕,半天没有找到垃圾筒,你会将包装纸放在哪儿?是不是找个有垃圾的角落,悄悄地扔掉呢?路上的噪音、墙上的笔迹、地上的痰迹就这样越来越多,我们离优雅、文明、公德就这样越来越远。

“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不少人会这样辩解道。其实,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错了就是错了,影响的大小并不能改变行为错误的本质,别人的错误更不会是证明你无错的理由。勿以恶小而为之,规范自我,不要让“破窗效应”一再发生。其实,人和环境之间是互动的,环境的好坏是人的行为的体现。我们许多人抱怨環境恶劣,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少人盯着社会的阴暗面,结果自己的心灵也变得狭隘和阴暗,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扇“破窗”。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勿以恶小而为之。(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轿夫贪念窗户
巴金哪儿去了?
生命的禅悟
相见欢
茅台曾有的“贪念”,19年后永和豆浆拾起来
超越
擦窗户
差点死一回
詹火林
浅谈新时期作为党员如何树立信念意识
窗户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