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近代教会建筑研究★

2018-12-11钱琼雪周忠杰江振贺饶晓晓

山西建筑 2018年32期
关键词:开埠本堂天主教

钱琼雪 周忠杰 江振贺 饶晓晓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温州自1876年开埠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建立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建筑,统称为教会建筑。依托于温州东南沿海的便利条件,商业贸易活动繁盛的特性,相对其他城市而言,温州更多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而发展出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本文通过对温州近代著名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的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归纳总结出温州近代教堂所具有的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以期为未来温州近代教会建筑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概况及背景

天主教传入温州时间较早,天主教的活动始于元代,《元典章·礼部六》中记载温州有天主教活动。1880年12月,温州成立本堂区,而后在平阳、永强、瑞安、虹桥、枫林、钱库、坎门、蒲门先后成立本堂区,总本堂下辖9个本堂区。基督教在温州开埠之后开始快速传播,1877年在温州城内花园巷建堂,主要集中在虹桥、瑞安、永嘉、乐清、苍南等地。近代温州教堂建筑中西合璧的特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近代主要的教会建筑已收录在温州文物保护的名录之中,部分教堂定期仍有一些宗教活动的开展,在温州教会发展上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后,温州与外界更为密切,加上其对外贸易繁荣,思想文化上较为开放自由,近现代新建许多教会建筑,散落在温州各个县区,在规模更大更高,形式上更为多样化。

温州地处浙江省南部,开埠的时间迟于上海、宁波,早于杭州,具体时间对应表1,因开埠时间先后,杭州教堂建筑在立面形式上中式化程度更高,与温州区别较大。天主教传入温州后,教务行政隶属宁波的浙江宗堂代牧教区,由以法籍会士主持。至1949年,温州天主教脱离宁波教区自成教区。故在近代建造的天主教堂风格上多于宁波相近。

2 温州近代教会建筑

2.1 温州近代教堂概述

表1 周边城市开埠时间

总体而言,温州天主教会发展的时间比基督教长,而且教会组织较为完善,在建筑外形上更为精致。在风格上天主教堂可以明显看出西式元素,如图1所示,在尺度上与当地建筑区别较大;尺寸稍小的基督教堂则更偏向温州近代民居。两种教堂在材料上采用当地的红砖和青砖,或红青交叠出现,或整体青色,点缀一些相近色变化,这与同时期的居住建筑的典型外立面处理一致,如图2所示。与福建民居的“出砖入石”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2 温州近代典型天主教堂

温州天主教堂同西方教堂较大的不同在于其立面上有“天主教”字样牌匾,如同中式传统祠堂、寺庙、亭楼放置牌匾的做法。

在塔楼顶端会竖立大十字架以作为其天主教堂标志,是整个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欧洲教堂多见双钟楼做法,在温州天主教堂中多为单钟塔并将其置于主立面的中心位置。在材质上,欧洲大型教堂多用石材,温州因地制宜,多用青砖。教堂具体对应比较可见表2。

整体而言,天主教堂整体风格偏向哥特。教堂附属建筑一般会与主体教堂脱开,围合出部分空地或是设置门台把教堂围合起来,类似传统民居中院落的做法。立面装饰简化,介于砖块材质,在门洞处理上没有层层递进的凹凸关系,而是将关系扁平化处理,会采用红色在门窗洞口做重点处理或整体掺入红砖加以横向线条上的变化。立面上的处理主要采用一些欧洲教会建筑的特征元素,如花窗、尖拱、山花、十字、鸟等图样,但主要还是加以涂彩做平面图样上的区别,而非立体的细致雕塑刻画。在立面上会融杂罗马壁柱,多用爱奥尔尼或简化的类科林斯柱式。

温州近代天主教堂在室内装饰较为简单,建筑结构一般为砖木结构。但在罗马风格的建筑室内可见束柱状柱墩上支承肋骨拱。在朝向上部分教堂(如天主教总堂和沧河天主堂)一反西方教堂的传统习惯,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在朝拜方向上较为宽容。

表2 温州近代天主教堂

2.3 温州近代典型基督教堂

温州信仰基督教会的组织较多,有内地会、循道公会(偕我会)、耶稣教自治会、交通会、祈祷山等。在1884年反洋教运动“甲申教案”中温州主城区的六座教堂均被焚毁。

整体而言,基督教堂在形式上与温州结合更为紧密。城西教堂在立面装饰上较为精致,由花纹及堆塑,图样中杂糅了无花果、石榴花纹、棱花,带有一定隐喻含义如图3所示。其他近代基督教堂不注重装饰,在空间形制上同中式传统院落,分散体块与附属建筑外加围墙围合出院落。整体风格接近中世纪哥特,没有钟楼,以山墙面为主立面。立面除壁柱门窗外没有过多凹凸关系,形式简洁。掺杂的西式元素主要体现在尖拱窗、白鸽、十字架。建筑结构采用了许多传统的材料和做法,讲坛内部通常有宣讲对联在其两侧。教堂具体对应比较可见表3。

3 结语

表3 温州近代基督教堂

温州教会建筑有中西合璧的特征,相对主流城市上海宁波的教堂,温州近代教堂在规模上较小,装饰简单扁平,多采用当地的青砖红砖砌筑而成。在空间形制上,平面虽多数保有十字形,但是会随需求进行调整变化,多与附属建筑及围墙围合出类似传统院落空间。

温州近代教堂建筑在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的风格上有较大区别。天主教堂多为哥特风格,钟楼居中做三段式,西式装饰元素杂糅,室内也会体现拱券形制。基督教堂处理更为简洁,主立面多为中世纪风格,或只做简单涂白抹面加以牌匾文字、十字架或是白鸽等宗教元素体现教堂形象,室内结构多用传统中式木结构做法。综上,温州近代教会建筑在吸取西方建筑风格元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中西合璧,在风格、平立面形制、材料构造、装饰上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猜你喜欢

开埠本堂天主教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走进崇本堂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务本堂
务本堂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