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2-11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1002陈丽平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1002)陈丽平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随着病程的迁移,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本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2.48±15.36)岁;病程8~19年,平均病程(13.07±4.07)年。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33±15.28)岁;病程7~18年,平均病程(12.88±4.01)年。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常规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发生皮肤破溃。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主动安慰患者,鼓励其说出想法和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介绍住院环境及同病室的病友,消除患者陌生感;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使其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鼓励家人多陪伴、体贴患者,减轻患者压力,调动其治疗积极性。②饮食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以动物蛋白为主,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中植物蛋白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限制钠的摄入。③活动指导。病情程度较轻且水肿不明显的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水肿明显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④用药护理。教会患者常用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皮肤、尿量、尿蛋白及血糖等变化。⑤基础护理。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必要时每天1~2次进行会阴护理。
附表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比(分,±s)
附表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比(分,±s)
组别 SDSCA SF-36对照组(n=46) 63.83±8.26 78.66±6.12观察组(n=46) 72.46±8.32 86.27±6.19 t 4.993 5.929 P<0.05 <0.05
1.3 观察指标 于出院前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2]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范围0~84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越高。同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3]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DSCA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DSCA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高,说明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可提升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缺少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加之糖尿病肾病本身具有病程长、长期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的心理及情绪,遵医行为和依从性均较差,以致血糖控制较差,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即以患者为中心,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展开护理活动,强化基础护理,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满意度。分析其具体原因在于通过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饮食护理、活动指导、用药护理,能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通过基础护理,可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有效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