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体位护理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应用
2018-12-1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吕慧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吕慧
早产儿呼吸暂停为临床常见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胎龄越小其发生率越高,若不及时开展治疗则极易造成脑损伤,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1]。本研究为探讨改良体位护理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200例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胎龄28~33周,平均(30.9±1.3)周;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胎龄27~33周,平均(39.8±1.6)周;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卧位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行改良体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向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内灌注温水,直至输液袋容积的1/3~1/2,然后排出输液袋内的空气,并夹紧输液袋,确保无漏水后,利用棉布进行包裹,并置于温箱小床内,制作简易水床。然后取柔软棉布进行包裹,形成椭圆形,对早产儿进行围绕,围绕时需以四肢碰触到棉布为宜。然后取早产儿俯卧位,置于水床上,协助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并适当抬高患儿头部15°~30°,确保患儿每天俯卧位时间不低于16h。此外,护理人员需加强对病房环境干预的重视,合理地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确保患儿所处环境舒适、安静,以防噪音干扰而影响患儿脑部发育;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合理对患儿所处环境的光线进行调节,以防因光线过强而影响患儿生物钟或损伤患儿视网膜。两组患儿均连续干预10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出生10d内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并对出生第10d两组患儿摄入奶量进行比较;②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心肺功能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与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分别为(x± s)、(%),并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摄入奶量对比 两组患儿出生10d内呼吸暂停次数及出生第10d摄入奶量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附表1。
2.2 两组心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R、RR、SPO2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呼吸暂停为早产儿常见病,胎龄越小该病的发生率越高[2]。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认识到体位护理在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方面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俯卧位在改善患儿心肺功能方面可发挥更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出生10d内呼吸暂停次数及出生第10d摄入奶量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R、RR、SPO2对比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行呼吸暂停治疗的早产儿行体位改良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其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肋弓较软,取仰卧位时,肋弓会发生内陷,从而可影响肺扩张情况;且患儿腹内容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膈肌造成压迫,造成肺通气能力下降。而改良体位则以俯卧位为主,可避免患儿肋弓内陷现象发生,对增强肺潮气量、促使患儿肺功能增强有重要帮助。
附表1 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及摄入奶量对比
附表2 两组患儿心肺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总之,对行呼吸暂停治疗的早产儿行体位改良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