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

2018-12-1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陈巧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内科障碍资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陈巧敏

有报道显示,睡眠障碍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高血压等多种问题,对心内科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为探讨影响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心内科近年来收治的患者11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55例,3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3±7.1)岁;观察组共55例,3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6.9±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本次研究采用个人访谈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诱因调查,调查内容:①患者的一般资料;②睡眠质量自行诊断结果;③引起睡眠障碍的因素。(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睡眠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患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后其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者则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①环境介绍:对于初入院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入院指导,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并尽快适应病房环境;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同患者充分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并采取安慰、支持、解释等有效措施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心理平衡;③对症处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如有需要可按医嘱给予患者适量安眠药或镇静剂;④环境护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保持病室湿度、温度、光线适宜,并尽量减轻医源性噪音。尽量在白日完成所需医疗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⑤健康宣教:叮嘱患者每日按时入睡,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晚餐给予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过晚、过少、过饱。同时指导患者开展松弛训练,睡前用温水泡脚、饮用热牛奶,必要时可对涌泉、劳宫、百合诸穴进行按摩,以促进患者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从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应用、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等方面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的对比结果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 本次研究中,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71例患者入睡困难>1h,65例早醒,52例患者醒后再次入睡时间>1h,57例患者夜醒次数>3次。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8例患者为自身疾病因素所致,76例患者为心理因素所致,70例为环境因素所致,32例为其他因素,99例患者为综合因素所致。

2.2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附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其PSQI评分为(6.08±2.25)分,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8.55±2.37)分,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马丽[2]等研究指出,睡眠质量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但会造成其精神疲惫,对疾病的恢复造成影响。本次研究中,通过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自身疾病、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是引起心内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观察组患者通过接受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宣教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对于保证心内科患者顺利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心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有利于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心内科障碍资料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