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8-12-11张前
张 前
(贵州省毕节巿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贵州 毕节 551700)
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在中老年妇女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子宫肌瘤可大致分做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两种,其中,浆膜下肌瘤患者临床症状不显,当患者察觉异状前往医院诊治时,往往肌瘤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变为巨大子宫肌瘤[1]。临床治疗巨大子宫肌瘤常以手术形式开展,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虽可产生良好疗效,但极易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不利于预后。近年来,医学事业高速发展,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疾病诊治中,腹腔镜辅助开展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被应用于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2]。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巨大子宫肌瘤妇女纳入研究范畴,病例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奶奶7月,对所有患者行分组处理,以随机原则分别归入试验组、对比组各30例。试验组年龄41~55岁,平均(47.48±3.25)岁;病程0.9~3年,平均(1.68±0.73)年;肌瘤位置:14例肌壁间,16例浆膜下。年龄42~56岁,平均(48.31±2.67)岁;病程1~3,平均(1.57±0.83);肌瘤位置:12例肌壁间,18例浆膜下。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前,患者及家属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自愿入组,同时,研究资料已上呈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方法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平卧位,硬膜外麻醉,横向于髂骨上端取一切口,沿腹壁切开腹腔,逐层暴露子宫,结扎动脉,常规切除子宫后缝合。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气管插管麻醉,截石位,脐孔上约2 cm处切口置入腹腔镜,下缘做穿刺孔,约5 mm,下腹及耻骨交界联合位置取操作孔,腹腔镜探查盆腔,电凝切断子宫两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卵巢韧带。将子宫膀胱腹膜反折部位打开,把膀胱向下推,暴露子宫颈,钳夹子宫牵出阴道,切开宫颈阴道粘膜,将直肠、膀胱宫颈间隙分离,并切断缝扎子宫动静脉、主韧带、两侧宫骶韧带,常规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手术、术后排气、下床、住院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行x2、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发现,试验组手术、术后排气、下床用时相交对比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较短,各项有数情况更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n=30,±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n=30,±s)
组别 手术用时(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排气用时(h) 术后下床用时(h) 住院用时(d)试验组 76.48±20.87 63.52±5.04 23.46±5.17 30.28±3.17 4.37±1.08对比组 115.78±19.63 96.26±6.64 46.61±4.50 45.16±5.48 7.15±1.84 t 5.89 4.91 4.96 4.81 4.38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在妇产科较为常见,发病主要受雌激素异常分泌、刺激影响,巨大子宫肌瘤起病较为隐匿,部分患者可见阴道出血、腹部触摸有肿块、感到压迫等症状,若不加以重视,成长为巨大肌瘤,难以通过手术剥离,常采取子宫全切方式治疗[3]。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直接暴露子宫,手术简单,但切口较大,且可能影响腹腔内脏,预后较差[4]。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采用腹腔镜探查,术野清晰,可全面探查盆腔情况,手术切口较小,且术中配合应用电凝刀,止血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出血,患者康复较快,应用腹腔镜施术过程中,应当找准穿刺点,以获取广阔视野,方便操作[5]。研究中,试验组各项手术情况较对比组更显著,患者手术较快,预后较好。
综上,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较快,患者预后较好,康复速度更快,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可推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