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缝合技术对跟骨骨折术后伤口血运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12-11沈国栋罗瑞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血运进针伤口

罗 盛 沈国栋 罗瑞文

1.广东省肇庆高新区人民医院外二骨科,广东肇庆 526238;2.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足踝外科,广东佛山 528000;3.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广东肇庆 526238

跟骨是人体最大跗骨,位于足后下部,因其特殊结构导致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占全身骨折2%,是全身跗骨骨折中发病率最高疾病[1]。目前跟骨骨折主要使用手术治疗,临床上主要使用切开复位固定术(ORIF),但广泛应用后发现其切口并发症较高,易出现复位不良、血管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不良反应[2]。近年研究发现,切口并发症与切口关闭有关,临床上常用垂直褥式(Donati)缝合技术,而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则是在垂直褥式缝合技术进行改良[3]。本文主要对两种缝合方式进行研究,对比两者在跟骨骨折术后对患者伤口血运及并发症影响,先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12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56例。常规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28~46岁,平均(34.2±7.8)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0例,Ⅲ型19例,Ⅳ型17例;损伤原因:压伤6例,高处坠落39例,车祸11例。改良组男44例,女12例;年龄28~46岁,平均(35.1±7.7)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1例,Ⅲ型18例,Ⅳ型17例;损伤原因:压伤7例,高处坠落40例,车祸9例。两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诊断为闭合性跟骨骨折;(2)影像学检查均符合Sanders分型Ⅱ型~Ⅳ型;(3)性别不限,年龄在18岁以上;(4)均可接受ORIF手术,无手术禁忌症;(5)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该项研究;(6)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有严重粉碎性骨折;(2)合并有血管及神经损伤;(3)诊断为开放性骨折;(4)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造血及凝血系统障碍;(5)有精神病史,思维、意识模糊。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入组后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并通过影像学资料确认跟骨损伤情况及骨块移动情况,常规围术期宣教,并于患者伤后7~10d内使用皱纹实验评估患足肿胀情况,肿胀逐渐消退即可实施手术。

1.3.2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由同一骨科医师主刀,并实施标准ORIF手术。术前30min常规使用抗生素,为患肢上止血带(收缩压100mm Hg),患者于健侧卧位,患足外侧朝上,常规铺巾。全麻后采用外侧“L”型切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直达骨膜,切口近、远端均有腓肠神经穿过,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神经。对跟骨实施骨膜剥离,并在操作过程中减少对皮瓣牵拉,将皮瓣完全掀起后使用克氏针挡开皮瓣,暴露跟骨后关节面骨折,完全暴露跟骨外侧壁,远端至跟骰关节。实施跟骨复位操作,复位完成后术中常规拍摄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并使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术后切口常规引流、包扎伤口,并用弹力绷带适当减压。

1.3.3 缝合处理 (1)常规组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切口外侧进针,在进针处离切口1cm左右穿过切口至对侧,距切口1cm左右出针,再在对侧距切口1~2cm处进针并穿回,对皮后打结。(2)改良组改良版(Allgrower-Donat)缝合技术:切口外侧进针,在进针处离切口1cm左右穿过切口至对侧,再向上穿至真皮层不出针,并由真皮层穿回进针一侧,并于进针点4mm处出针,打结。

1.3.4 术后处理骨科术后常规护理,术后48h内拔除引流管,根据伤口渗出情况2~3d/次换药至出院,并于术后2周左右拆线。

1.4 观察指标

1.4.1 围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手术、缝合、引流及伤口愈合时间,其中手术及缝合时间由专人记录,引流时间于手术结束至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止,愈合时间为术后至伤口完全愈合。

1.4.2 伤口血运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运血情况,主要包括:切口肿胀、皮缘颜色、皮温及表皮清理,统计切口明显肿胀、皮缘变黑、皮温低及表皮水泡例数。

1.4.3 并发症统计术后两组切口愈合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缺血、感染、坏死。

1.5 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处理,双人录入EXCEL表格,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伤口运血及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两组手术及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手术缝合及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伤口血运情况

手术结束后,改良组伤口运血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手术结束后,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低于常规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跟骨皮肤血液供血依靠肌皮血管系统和直接包裹的血管皮肤,且外侧组织相对薄弱,几乎不存在肌肉,仅依靠皮肤血管系统,但皮肤血管系统复杂,呈不规则分布,血管数目相对较少[4]。因此,ORIF选用的“L”型切口易导致切口附近血液循环功能明显减弱,导致愈合期间出现创口皮缘缺血、坏死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切口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5-6]。跟骨骨折使用ORIF术后影响切口术后愈合并发症因素较多,为解决术后并发症,大量关于手术时机、入路方式、手术操作技术、引流方式及包扎方式等研究,并对切口实施对应防护措施,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效果仍不理想,但对缝合方式研究较少[7-8]。

表1 两组缝合方式围术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缝合方式围术期指标比较(±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缝合时间(min) 引流时间(h) 伤口愈合时间(d)改良组(n=56) 100.35±6.72 4.46±0.24 25.46±3.12 16.53±2.25常规组(n=56) 101.16±6.94 5.04±0.37 25.18±3.16 17.94±4.69 t 0.627 9.842 0.667 2.028 P 0.532 0.000 0.508 0.046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伤口血运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传统缝合主要考虑关闭伤口,但在方式选择上重视度较少,对皮肤供血情况影响较多,且易出血缺血性坏死[9]。近年有研究发现,传统缝合方式缝合时张力较大,增加微血管压迫样,在减弱供血同时减少供氧量,氧气缺乏也可影响微血管,故张力越大会明显增加皮肤坏死几率[10]。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可扩大缝合范围,可分散缝合张力,对局部供血破坏较少,可避免皮瓣坏死,且缝合进针与出针均为同侧,增加皮缘对合,利于术后伤口恢复[11]。

本文将传统缝合方式中垂直褥式缝合技术与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进行对比,发现改良组术后缝合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少,因改良缝合技术在减少1次进出针时间及后续外翻和对齐皮缘时间,进而加快缝合速度,且在付出最小组织代价的同时保障最有效的张力对合,缩短术后伤口愈合时间[12]。本文还对两组手术术后伤口血运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改良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这与余江等[13]四种缝合方式的研究结果相似,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是由同侧进出针,减少因缝线导致的皮肤缺血,缝线的同时对皮缘表皮进行保留,进而保留表皮处血液供应,减少缝线本身对皮肤组织挤压,且当患处皮肤存在挫伤或骨折水泡时,可把线结打在对侧,有效避免术后感染[14-15]。

综上所述,对比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与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发现跟骨骨折患者使用Allgrower-Donati缝合技术较好,缩短术后缝合时间,同时改善伤口运血情况,且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有效降低伤口缺血、坏死及感染例数。

猜你喜欢

血运进针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