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普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8-12-11周银燕杨多文

关键词:科普知识科普大学生

周银燕, 杨多文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2.安徽科普作家协会,安徽 合肥 230025)

大学科普课程,是学术领域里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是在高校里开设的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树立科学观念,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科普教育和传播的责任感的课程。大学科普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激情,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同时也是大学生肩负起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历史使命。[1]如果说专业课程教育是要把大学生培养为“专家”,那么大学科普则是要把大学生培养为“通才”。大学教育的这两部分内容,共同形成大学的“T”型知识结构模式,成为适应当今科学时代的发展需要,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1]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无论是从“科教兴国”战略出发,还是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针上,对大学生开设科普课程是一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工作。大学科普课程是大学生获得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1]大学科普课程与学校的专业知识相辅相成,是组成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肩负历史责任和使命。大学生科普教育在高校中主要通过公共选修课(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实现的。本文调研9所高校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反映,了解中国科普资源在高校课程中现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1 高校科普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科普教育课程是科普知识在课程传授中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高校科普课程主要是由高校教务处为培养学生基本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教育类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加就业竞争力,它和高校专业课程一起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课程分为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公共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其中学生对于科普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公共选修课,本文研究选修课中的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类选修课)即科普课程。公共选修课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科普知识传播的思想,培养兼具创新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综合性大学科普教育课程正推动着我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科普类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它是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学术专业教育,同时需要接受科普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多样性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人。

2 高校科普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高校专业科普课程起步较晚,且大多是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高等科普教育工作,采用的是多样化培养模式,即都不属于一类学科,而是挂靠其他专业。大多数高校设置的专业仅仅是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现阶段对科普专业人才要求,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要是培养硕士研究生以及高水平的科技作家、高水平的科技传播理论研究者,总体上来说,高校科普人才培养的普遍性及普及性还相对缺乏。师资也比较缺乏,很少有专业科普教师授课,很多授课老师本身不是科普专业出身,只是凭着兴趣爱好。此外,我国高校科普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生选课目的单一等问题。

2.1 教学管理的不足

高校科普课程教学不尽人意,有教学和管理不合理等问题,高校对专业课重视,对科普类课程不重视,科普课程教师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学校要求的工作量,以至于上课备课不充分,对学生要求不高,课堂纪律性不强,学生来不来、学不学都无所谓;考试要求低,期末考核方式简单,往往只需写一篇论文、交一份作业,甚至开卷考试;有的学生没有书本,上课仅靠听,作业靠“百度”;更有甚者,老师为了大家选他的课,不加筛选地给予高分通过。这种宽进宽出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科普课程开设的地位和意义在学生心里大打折扣,科普知识得不到很好地传播。

另外,教学管理中对课程的介绍不足,在对“选课前对选修课授课内容大致了解的必要性”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发现:7成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所有选修课的授课内容进行大致了解。为此,我们进一步对选修渠道进行调查得出:有40%的学生是通过“同学间相互告知”来了解选修课的有关信息,比如师兄师姐的推荐和解说;有80%的学生是通过“选课系统介绍”来了解选课信息。若在选课系统中加入课程内容介绍,需具备哪些能力进行指导的话,将更有助于学生选择所需课程。

在对中国科技大学本科学生科普知识掌握程度调查时,认为自己对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的比例占76.36%,(如图1),对自己科普知识掌握程度为“好”的比例占16.36%,认为“不好”的比例占3.64%,说明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掌握科普知识的程度为“一般”。同时,在“我们大学课程应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调查中,如图2所示,65.4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科普课程。但是,相比专业课程、基础课程,高校科普类公共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往往出现教师疲于教,学生疲于学,教师为了考核不得不教,学生为了学分不得不学的情况。

图1 对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

图2 应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国家一直强调培养高素质人才,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高校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专业课程建设,对于公共科普课程的要求不高。有的是为了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开设的课程,有的仅是凭老师的学术兴趣和爱好,这些科普课程老师来自不同学院,却未纳入院系管理目标,很难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教师各自为战,没有竞争与合作,以致公共科普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3]。在课程设置上,在对C9高校调研后我们发现,高校开设的科普课程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要求,易造成教学资源浪费。比如清华大学公共科普课程仅124门次,本科生人数15000人,人文类42门,艺术类18门,自然科学21门,社科类25门,综合实践类17门。若每个人每学期选1-2门课,至少需要开150门,显然僧多粥少。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2015级、2016级、2017级总人数为5492人,三年开设的公共科普课程仅70门,人均开课数为0.2%,开课数目极少。

图3 缺勤原因年级分布

在公共选修课缺课原因调查中发现(如图3),学生缺勤原因的分布比较均匀。按年级分析时,缺勤原因又存在着差异:大三学生选择“老师上课应付,学不到东西”和“选修课程内容没有实用价值”这两个原因的比例要高于大二,可能由于大三学生对老师上课的授课质量要求较高,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所致。学生普遍认为,公共选修课的老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师的课会出现缺课人数很多,有的老师的课会出现“抢课”、提前“占座”等情况;同时,有的课程学生想学的却没有开,有的课程开设却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这需要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按需设教。

2.3 大学生选课目的单一

图4 选修目的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选课时,由于可供选课信息不足,选课时间短,学生仅根据课程名称猜测课程内容,上课后发现与自己兴趣点不合,盲目选课,跟风选课,导致大学生上课后与自己想象的有落差,从而缺少上课激情,只是混个学分作罢。分性别讨论选修目的时,男女生的选修目的大体一致。如图4,其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多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些以学习为目的来选课的均占到了70%以上,但“为了拿学分、满足学校的规定要求”也占有较大比重,这可能和学校的学分制有关。选修目的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在“提高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结交朋友”两方面,说明由于男女社会角色分工不同,男生更重视技能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培养,所以在这两方面的比重略高于女生。

3 高校科普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科普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我国课程管理制度中,任何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都需要有教学资源的支持。“如果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实施政策所需的资源,而且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境地。”[4]因此,科普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被纳入课程改革计划,从而保证科普资源课程在政策上得到有效支持。其次,学校系统也需要建立一种能够鉴别、保管并让老师及时利用典型教学材料的机制,确保教师在课程建设需要时获得必要的教学材料。

在教学管理方面应该培养教师跨学科开设课程,加强人文社科基础教学,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成立人文社科基础教学中心,对全校综合素质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和梳理,对提高综合素质课程的申报、审核和选课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推进科普教育课程建设。将高校优秀教师的资源充分利用,在专业之余教授科普教育课程,同时根据领域中短缺的科普人才方向有针对地招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学习基础的科技传播知识外,重点学习该领域的专业科普知识,有助于专业互通互融,增加学生的科学兴趣。同时,学校积极开拓资源,从外校引进优质人文类科普课程供学生选修。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管”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完善个性化培养机制。

3.2 加大科普课程资源建设

科普资源课程与专业课程不同,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扩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科普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增强知识的普及性,删繁就简,精炼知识,以实际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科普课程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觉悟的教育,所以在课程开设上不能降低标准和要求。在教学设计上选择接近生活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专业学生,可提供专业相关科普课程等。针对科普工作需要的专业,新增科普课程和需要的相关教材。从科普课程的定义及时代发展来看,教材一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科普课程的教材较少,应该整合现有的专业教师,加强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让有志于从事科普专业教育的教师尽快编写和发行专业的大学生科普教材,将科普课程纳入大学必修课程序列,大学生科普综合知识考核纳入毕业学分要求,提高科普教育的系统性和普遍性,真正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推出《推进通识教育 清华北大人大计划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三所名校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旨在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科普知识能力。中国人民大学计划建成15门示范性新生研讨课,200门通识核心课程,80个模块400门跨学科学习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以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发展。[5]这为我国高校科普课程建设提供了样板。

3.3 加强科普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一定程度决定着科普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同时也是科普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等,科普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科普课程开发建设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可见,教师本身就构成了科普课程建设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具有深厚学术积累和教学经验的老师有开设科普课程的优势,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能够把握学生接受程度、授课精髓,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科普原理。他们在传播科普知识的过程中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勤劳付出、大胆创新、持之以恒的美好品质传递到社会中。

科普教育课程需要引起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启发学生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因此科普教师应增加进修、交流的机会,加深对科普知识的理解,让每位科普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科普教育精神。幽默的上课风格、渊博的知识、智慧的人生态度、多媒体教学等都是教师的魅力所在。科普课程呈多元的形态,学校和教师对科普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公共课程的课时少,班额数大,管理压力大,因此组建专业的科普教师团队至关重要。通过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组成科普教学团队,共同承担、规划科普课程[6],从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研讨和规划,以确保学生接受到的科普课程是系统化的。

3.4 营造学校科普课堂教育氛围

高校是我国从事教育的高等学府,代表了该学校甚至整个国家某一领域或学科的特色,是高校发展科普基地的重要渠道。所以,很多综合性大学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开设了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综合实践类等课程。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开设多样化、多角度的课程,部分纳入毕业要求的学分中去,本科阶段推出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倡学生在课程内容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立场,展开自由讨论,教师主导、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课堂气氛的营造,实现教学效果。可以依托高校氛围的基础上开展多样有益科普课堂活动,比如: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置身于活动情景的科普文化活动课程、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科普建设的主题设计等。各综合大学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扎根于现实现状,合理利用高校各类优秀资源,在教育中学思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科普教育真正回馈学生本身。

3.5 建立完善的科普教学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系统是科普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坚持日常教学秩序检查,强化期中教学检查的闭环管理,领导、教学督导和同行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督导管理,完善学生评教体系。成立专门的教学评估中心或者评估小组,将教学评价与管理作为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一定的客观标准和价值标准对教学进行评价,然后把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使教师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改善和提高后续的教学活动,获得更大的教育功效。评估中心由教学一线,管理二线及退休的有丰富教学及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全校科普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督指导,引导科普课程的健康稳定发展。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的原则。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和评估小组评价三项平均值的方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建立校领导、教师听课的制度、可随堂听课获取评价信息,召开课程评价会议等。评价的结果要与老师的绩效挂钩,实行选修课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与评估、职称评定,年终奖金的考核相挂钩。同时,评价体系要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对于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新方式、新思路的尝试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

总的来说,科普课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涉及教学管理、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方面面,高校的科普课程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以下问题还需继续探索:首先,科普课程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创新创造性课程,将科普知识核心化、通俗化,强调知识的普及性;其次,鼓励接近性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激发课程学习的兴趣;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只有明确科普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分析现存教学中的不足,落实科普课程教育实践,完善科普教学不足,积极加强科普课程教育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大学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科普大学生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科普达人养成记
MG动画短视频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研究
科普漫画
咱们班的科普展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