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模型的辽宁地级市产业结构测度与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2018-12-11王福君方和远
王福君 方和远
(1.鞍山师范学院 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2.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一、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外经济学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弗农产业生命周期理论(G-K模型)等。这些理论主要体现在理论要点和升级形式不同,不同产业和国家的产业升级呈现不同特点。产业结构升级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间的演变,也体现为某一产业价值链内部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1],因此产业升级有产业间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之分。产业间升级即跨产业升级,是指三次产业间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或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过程,通常比较关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结构转型。产业内升级也叫单个产业升级,主要表现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2],比较关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升级。制造业升级是指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低附加值产品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的过程;服务业升级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向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转变。产业升级首先发生在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主导产业中[3],能使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讨价还价能力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工业结构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轻工业商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重工业受投资需求拉动快速增长。受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国内理论界出现了大批研究产业升级的学者,认为产业升级是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从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过程[4],是各种经济资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动态配置过程,受技术进步、对外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是直接动力[5]、制度安排是体制保障、资源供给是物质基础[6]。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间升级主要受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影响,表现为三次产业间“一、二、三”向“三、二、一”演变,反映了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指标的变化。制造业升级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和现代化社会五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但基本规律是由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向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演变。服务业升级表现为由最终需求型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过渡。
由于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新趋势,促使国内外学者更多地研究三次产业的融合趋势、软化趋势和高技术化趋势,关注工业转型升级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增强问题[7]。在产业内升级方面更多地关注制造业升级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以及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总结出只有服务型制造才会更快增长,而服务型制造就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耦合的产物[8]。
SSM模型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于1942年提出,后经20世纪80年代的E.S.Dunn综合前人经验而发展成为偏离-份额分析法[9]。SSM模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用因子来分析某个时期某个城市经济总量的变动,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变化,以此来评价该城市某个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劣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从产业视角来探讨影响该城市产业发展的原因[10]。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测度分析
本节选取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相应年份第一、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辽宁省2001—2015年统计年鉴。
根据SSM分析法,采用黄庆华、周志波、刘晗建立的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模型[11],即:
Gi=Ni+Pi+Di
(1)
其中Gi为i地区总的份额分量,Nij为i地区j产业份额分量,反映该产业以参照区域为标准的初期应有份额fij按t时期内产业平均增速Rj计算,在末期所应有的经济份额,表示为:
Ni=∑Nij=∑fijRj
(2)
同理,Pi为i地区总的结构偏移分量,表示为:
Pi=∑Pij=∑(fij(0)-fij)Rj
(3)
Di为i地区总的增量偏移分量,表示为:
Di=∑Dij=∑(rij-Rj)fij(0)
(4)
Si为i地区总的增长优势。Sij为i地区j产业的总体偏离量,反映i地区j产业的增长优势。即:
Si=∑Sij=∑(Pij-Dij)
(5)
以Fj(0)和Fj(t)分别表示参照区域j产业部门在初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以kij(0)和kij(t)分别表示地区i的j产业在初期和末期占同期参照区域相应产业的比重。则地区i对于参照区域经济的相对增长率Li为:
(6)
式中,Wi为结构效果指数,反映i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度。Mi为地区增长力效果指数,反映i地区产业的增长力。
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总体效果的SSM分析结果如下(表1):
表1 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效果分析
注:L、w、u无单位,其余变量单位均为亿元
1.从总经济增量看,大连和沈阳两市凭借多年来建立的良好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分别以6 544.81亿元和5 979.57亿元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鞍山、营口、锦州、抚顺、本溪、盘锦六市的总经济增量均超过1 000亿元,属于第二阵营;其他六个城市属于第三阵营,总经济增量不足1 000亿元,特别是葫芦岛和阜新居于最末两位,相当于大连和沈阳两市的1/10左右。
2.从份额分量数值看,沈阳、大连、铁岭、锦州、本溪五市总经济增量的优势有80%以上来自于份额分量,其份额分量占总经济增量的比重分别为96%、87%、87%、86%和80%。鞍山、盘锦、葫芦岛、抚顺、辽阳、丹东六市的份额分量均大于本地区总经济增量,说明六市的总经济增量完全依赖于份额偏量,如果六市按照辽宁省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远高于现有水平。
3.结构偏离分量类似于份额分量排名,居于前三位的城市为沈阳、大连和鞍山,数值分别为129.23亿元、46.53亿元和20.55亿元,显示出这三个城市部门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紧随其后的是本溪6.11亿元和抚顺2.95亿元,而锦州、铁岭、丹东、朝阳、营口、盘锦、葫芦岛、辽阳、阜新九个城市由于部门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为负值。
4.竞争力偏移分量是指某地区增速与整个区域内平均增速差别所导致的偏差,数值大小表示相对竞争力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竞争力偏移分量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大连、营口和朝阳,分别为798.68亿元、512.48亿元和504.82亿元,说明产业结构外的因素如生产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规模等竞争力较强。锦州、阜新、本溪、铁岭、沈阳五市居于中游,均为正值。鞍山、盘锦、葫芦岛、抚顺、辽阳、丹东六市均为负值,特别是鞍山的竞争力偏移分量为-1 198.24亿元,排在最末一位,是倒数第二位盘锦市的2.32倍。鞍山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最大,产生的偏差也就最大,说明鞍山市生产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规模等竞争力较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小。
5.从总增长优势来分析,大连、营口和朝阳名列全省排名前三位,分别为845.22亿元、498.63亿元和490.64亿元。大连不但总经济增量排名首位,总增长优势也遥遥领先。营口、朝阳虽然总经济增量居于中游,但具有强大的增长优势,说明两市发展潜力巨大。鞍山、盘锦、葫芦岛、抚顺、辽阳、丹东六市均为负值,鞍山为-1 177.68亿元,仍然是全省最末位,并远远小于其余城市,同样是盘锦的2.22倍。鞍山总增长优势较差,远不及省内其余城市。
6.总增长优势上的弱势也体现在相对增长率上。处于辽西的朝阳、阜新位居全省前两名,营口紧追其后,三个城市的相对增长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1.98、1.52和1.48,领跑全省。鞍山、盘锦、葫芦岛、抚顺、辽阳、丹东六市的相对增长率均低于1。特别是鞍山的产业结构效应为全省第三强,但增速最慢,相对增长率仅有0.67,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沈阳大连两市在省内最好经济基础上,增速仍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从结构效果指数可以看出,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五市的结构效果指数略大于1,说明五市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进一步验证了前文阐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良好的产业结构。
8.从增长力效果指数来看,朝阳为2.03,领跑全省,说明其增长潜力巨大。阜新、营口紧追其后,其次是本溪、锦州、铁岭、大连、沈阳五个城市处于中游水平。鞍山、盘锦、葫芦岛三个资源型城市最差的增长力效果指数是拖累其相对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鞍山市总体增长势头不强,说明目前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就是在省内竞争力较强的经济基础上增长速度却较慢。
三、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2000—2014年间的增量数据对辽宁省14市的三次产业进行SSM分解,数据同样来自辽宁省统计年鉴,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1.从产业增速差异看,鞍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辽阳、葫芦岛七个城市第一产业的增速差异均为负值,其中,鞍山第一产业增速差异为-1.65,是全省最差最低的地区;阜新和朝阳两市以8.8和6.9的增速差异高居头两名,说明资源型城市阜新转型新型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的增速差异为负值的城市有盘锦、鞍山、抚顺和葫芦岛四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盘锦以-2.87位于全省倒数第一,鞍山为-2.43仅仅略高于盘锦;朝阳和阜新第二产业的增速差异为9.29和4.56,是全省最高的地区。第三产业的增速差异为负值的城市有葫芦岛、鞍山、沈阳、丹东、辽阳五市,其中葫芦岛(-1.69)、鞍山(-1.57)位于全省倒数后两位;营口、盘锦和朝阳三市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营口以4.01位居全省榜首。总之,鞍山、葫芦岛两市的三次产业增速差异全都为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辽阳和丹东两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均为负值。
表2 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SSM分析
注:单位均为亿元,增速差异无单位
2.从产业增量可以看出,大连、沈阳两市的第一产业增量优势很强,在全省处于前两位,朝阳、铁岭、锦州、丹东、阜新位于中游,特别是阜新市第一产业增速差异虽然较大,但增量较小,其他城市第一产业增量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辽阳和本溪较为明显。除阜新外,所有城市第二、三产业增量不差上下,几乎是第一产业增量的10倍左右,但与沈阳、大连第二、三产业增量相比有很大差距,沈阳、大连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第二、三产业增量中最接近这两个地区的是鞍山,但也相差3倍多。其次是营口,其第二、三产业增量与鞍山很接近,说明与鞍山的差距正在缩小。
3.从份额分量来看,沈阳和大连的三次产业份额均大于全省其他城市,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基础,几乎是排名第3位鞍山的2倍左右。鞍山的三次产业份额约为沈阳、大连两市的1/2左右,却是全省其他城市份额分量的2倍左右及以上。说明辽宁省各市经济发展基础有较大差异。
4.从结构偏离分量指标来看,鞍山、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和盘锦的第一产业均为负值,分别为-61.56亿元、-175.66亿元、-50.92亿元、-21.90亿元、-12.46亿元和-36.27亿元,其余地区都是正值,锦州以101.81亿元为最高,铁岭以89.09位居第2位,说明辽宁省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居于全省前三位的是盘锦、鞍山和抚顺,分别为390.55亿元、175.17亿和114.49亿元,说明第二产业的部门结构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贡献。沈阳、大连两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居于全省最后两位,其次是锦州、丹东和铁岭,说明第二产业的部门结构存量对这五个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全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最低的城市是盘锦,为366.19亿元,其次是鞍山和抚顺,分别为-93.06亿元和-89.63亿元,说明第三产业的部门结构低端化严重阻碍了其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沈阳、大连以647.91亿元和305.91亿元位居全省前两位,说明两市第三产业在全省范围内最为发达。
5.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最低的四个地区是鞍山、大连、辽阳和锦州,说明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弱,而朝阳和阜新两市分别为129.47亿元和78.82亿元位居全省前两位,说明第一产业竞争力最强。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最大的是大连和沈阳,分别为524.26亿元和503.10亿元,说明二市在省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鞍山和盘锦两市第二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为-793.54亿元和-648.64亿元,是全省最低的两个地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中沈阳和鞍山最低,分别为-397.85亿元和-330.15亿元,最高的地区则为大连和营口,分别为311.09亿元和249.73亿元。总之,鞍山市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其他城市差距巨大,反映出鞍山市各部门生产率水平低下,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从而缺乏竞争力。
6.第一产业增长力优势分列全省最后三位的是鞍山、沈阳和大连三市,分别为-136.10亿元、-172.99亿元和-87.59亿元,说明其经济发展来源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不具备增长力优势。相反,辽宁省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朝阳和铁岭两市的第一产业增长力优势却十分明显,分别为164.62亿元和120.10亿元。第二产业增长力优势最强的城市是大连、营口、朝阳、沈阳和本溪五市,分别为315.80亿元、253.78亿元、183.99亿元、160.08亿元、151.75亿元,增长力优势显著。鞍山、盘锦两市的第二产业增长力优势为-618.38亿元和-258.09亿元,劣势显著,说明两个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不具备增长力优势。第三产业增长力优势最高的城市是大连617亿元,其次是沈阳为250.05亿元,差距也较大。第三产业增长力优势最低的城市是鞍山和盘锦,分别为-423.21亿元和-249.79亿元,说明这两个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也没有很强的增长优势。
四、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分析
(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标准化水平
根据辽宁省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辽宁省各市第一产业增量都较小,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的现实,应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农产品的供应为目的,建立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全产业链的农业结构,降低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各种成本,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粮油、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的信息共享,降低区域间要素、技术和特色农产品交流的信息成本,建立优势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大力促进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榛子等产业成为区域名牌,打破区域间的“边界效应”,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调整畜牧业和水产结构,发展高标准畜牧业、渔业健康养殖,提高其水平层次和竞争力,推广生态健康全产业链立体养殖模式。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规范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构建辽宁中部平原城市圈现代农业、辽北山区产业化立体农业、辽西林草现代畜牧业、辽东丘陵及林业复合经济和沿海近海渔业与海洋养殖等特色农业战略格局。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产中科技手段利用和产后提高附加值的科技创新,吸引高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中和产后环节,成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良种培育基地,重点开展新品种培育、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工厂化育苗、设施栽培以及新品种研发。完善并推广辽宁地区冬季和初春时节智能生态温室、多功能大棚等的普及,配备自动化苗床、水肥一体化灌溉、植物照明补光和各种立体栽培设备,做大做强从培育、育苗、新品种展示到作物种植的产业化运行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建设农业科普书籍推广站和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销售体系,实现“农超对接”和与国内外市场的高点对接。
3.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
引入“精细密集农业”,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在传统的保鲜、冷冻、加工、配送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探究新的加工工艺,生产高营养、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沿海以水产、海产品加工为主,辽南丘陵地区以水果加工为主,中部平原和辽西北以粮食深加工为主,辽东山区以林木和林下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域(集群)。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参加各类展销会、对接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流通模式,以“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的形式,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加强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农业标准示范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养殖示范场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优质的原材料,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建立农产品上市身份证制度,着力推进适合网上销售的标准化高端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大力实施“放心食品,名牌工程”。
(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
鉴于辽宁省第二产业只有存量优势而缺少对经济拉动力的现实,立足辽宁资源禀赋与传统支柱产业等存量优势,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增量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部门结构存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实施循环经济。
1.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优化并举,促进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消费品工业。一是加快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电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为发展方向,加快辽宁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迈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品牌;石化、冶金、建材、造纸、皮革等原材料工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加工深度,向高加工度、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及新能源汽车、输变电装备、新能源装备、高端工程装备、冶金石化成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农机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推进高端装备、重大成套装备和智能装备加快发展,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国家高端装备、智能装备共享的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件集聚区;攻克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现代通信、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新型元器件、智能应用电子、软件业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烟草酒类和轻工日用品等传统消费品工业实现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技术设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增强品牌创建能力,为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奠定产业基础。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一是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围绕国家重点技术攻关方向,结合辽宁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关键应用技术发展实际,努力推进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以及高端模具钢、高性能轴承钢等关键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发展关键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搭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鼓励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加快国家级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共享测试平台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加快机器人、智能装备、关键汽车零部件、深远海油气勘探装备、钻井装备、海洋工程船舶、3D打印设备等关键核心部件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中试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做强做大行业自主品牌。三是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深化以省高等院校合作为重点的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和地方需求创新转化模式,有效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加强辽宁科技市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快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试中心、孵化基地等科技成果熟化、转化载体建设。
3.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立足辽宁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精细化、精深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提高产业园区整体竞争力。一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区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支持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和辽西北地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打造 “优势牌”“特色牌”集群板块,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微企业紧密配套的高效分工协调的优势产业集群,突出优势特色、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二是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动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冶金、石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创新、提质发展,依托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吸引科技成果和各种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沈阳经济区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民用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沿海经济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辽西北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原材料深加工等各类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的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产业园区。
4.加快实施循环经济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企业烟尘、粉尘和细颗粒物治理力度,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制度,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二是积极推进循环发展。以发展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为切入点,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点做好再利用、再制造、再生产、再创新工作,制定鼓励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化政策,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回收利用率;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实行资源利用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实施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三是推进低碳发展。围绕钢铁、建材、电力、纺织、有色金属加工等重点耗能行业,推进实施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引导高能耗行业企业落实节能降耗措施,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等,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强化园区的产业载体地位,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园区集中,提高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加快各类标准厂房建设,加大园区内土地整合,为引进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空间,逐步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率。
(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除沈阳、大连两市第三产业在全省范围内较为发达外,辽宁省其他城市第三产业的部门结构低端化严重,省内各市之间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无法通过增速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工业部门内部产业升级是耦合互补关系,因此,辽宁省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1.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鉴于辽宁省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地区差异化巨大,生产率水平低下,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从而缺乏竞争力的现实,应该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一是鼓励制造业服务需求释放,以市场规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制造业服务需求释放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重要渠道,降低制造业服务业务外包交易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等,鼓励产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等行业提高外包层次和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务服务集聚区;推进研发设计专业服务机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服务系统、融资租赁业务建设,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融信息平台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仓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强化其对制造业的推动支撑作用,使制造企业能获取便捷、公开、公平、透明的服务需求外包信息。二是引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智能终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行业协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等外部优质资源,通过共建合作园区、研发中心、区域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端生产者服务业深度合作,利用外部优势资源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三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完善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传统优势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商业模式、新兴业态和经营管理手段,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在农村电商、行业电商、跨境电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智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升级,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做强做大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2.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运用现代服务理念,创新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满足新型消费需求;创新服务要素供给模式,提升服务企业活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一是积极培育旅游、体育事业、老年服务、大型综合化商贸等生活性服务新业态,围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新型消费需求来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促进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对商贸、餐饮、洗浴、住宿、家政等生活性服务行业实行分等定级管理,强化职业资质,实行生活性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推广大众化餐饮、连锁等现代经营方式,支持老字号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确保服务质量;创新生活性服务衍生品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集聚区模式、特色商业街区模式,实现生活服务便民化、集成化、特色化和信息化。二是创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供给侧要素,重点扶持“互联网+生活服务业”新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与生活性服务业结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引进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加快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