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育视角下项羽形象与地位考察
——兼谈历史教育的方向

2018-12-11苏卫国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项羽刘邦教科书

苏卫国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对于治史者,如果真的给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一个较为精准的定位,似乎还要颇踟蹰一番,不好定夺。不过,不少“百位”系列的通俗读物中项羽都是赫然在列,这不禁会让人反问,作为史学工作者,你会在中国古史的叙述中为项羽留出多大的位置呢?

人们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接受,可以有多个途径——儿时听到的传奇故事、背诵的诗歌、春节时贴的年画、看过的影视戏曲、游历时见到的古迹以及阅读过的书籍,等等。当然,在基础教育普及的今天,更多的人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接触到众多的历史人物,并随年级的增加及相关学识的增进,逐步将历史人物的认识深化,其中,历史课堂是最关键的。秦汉之际的历史人物——项羽,其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甚或由楚汉战争衍生出的楚河汉界已凝固于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不过,按常理来讲,正规的历史课堂教育依然是完善对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地位认知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实际真的如此吗?这里,笔者试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及辅导资料书籍为例,试探究竟。

一、简略而倾向反面定性的记述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课本及参考辅导资料的初步考察,结果并不乐观。首先,我们看一本1988年由刘大明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综合复习》,其中仅 “19.简述秦末农民战争的过程和意义”“32.列举东晋以前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两题涉及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而且均非题目的核心要点。之所以如此,我们看一看同期的教学参考书就清楚了。

在教学参考书第二章“秦的统一和秦末农民战争(4课时)”的第二节“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的“教学目的”中这样写道:“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二、要求学生认识:1.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秦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推翻了残暴的秦朝,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为后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榜样[1](P101)。”从上述的“教学目的”的说明来看,基础知识中包括“巨鹿之战”“楚汉战争”两项,说明在基本史实上人们并未忽略项羽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但落实到历史认识上,项羽也就微不足道了。所以,人们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项羽及其相关史事绝不会是教学与考核的重点,在综合复习之中当然是不会刻意强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始,基础教育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教科书差不多是学生乃至教师能够得到的唯一教学资源,而且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是薄薄的册子。可以想见,其中能够对项羽的介绍自然是十分简略了。翻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对项羽及相关史实的描述都极为有限,一般是散布于秦末汉初的一两页内,顶多百余字而已。叶蠖生在由其主编的《中国历史课本》(中原新华书店1949年2月版)一书“编辑大意”中的一段话,道出了这一现状的根由。他指出:“(一)为了适应陕甘宁边区一般的中学程度,本书取用史料,尽可能选择某一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事件,普通史料尽量从略,希望画出一个历史发展的概括轮廓,给予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印象。(二)因为只是概括的轮廓,所以每课只能说明一两百年间许多复杂问题的大体的发展趋向。为求简明起见,一般的引证、分析,尽量从略。因此希望教的同志,尽可能把握中心问题去加以解释。如去更多傍征博引,不但每课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教完,且头绪愈多,讲释愈详,学生的印象反易模糊,转难于接受。”

不仅如此,我们在对项羽的相关记述中还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即对项羽其人的定性是倾向于反面的,甚至是反动的。为说明问题,我们举由李賡序、王芝九主编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2年7月版)第一册36页为例(见图 1)。这页短短的文字不仅强调了项羽“贵族”的身份,还特意列举了其大烧大杀、恢复分封的“违反当时人民要求的”诸多事实,并且通过刘邦的反衬一笔带出其败亡的结局。比较有意思的是,该课本原主人的听课笔记留了下来,能够看出教师在刘项的对比上十分明确,项羽是“贵族”,“不听别人的说,自高自大”,刘邦“中农”,“能联系群众”。很显然,项羽是被当作一个反面典型来加以介绍的,那么在当时的历史教育中,项羽的形象与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自1954年以来的几年时间里,中央教育部门从全国各地抽调有相当学术水平的专业人员充实中小学教材编写队伍,情况有所改观[2]。在编写过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们根据当时的情况草拟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工作中的几个原则问题》,其中强化对叙述具体生动、分量匀称、语言规范化、图文适当配合、反映历史科学新成果等因素的考虑,淡化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负面的印象,其在亡秦中的作用得到了突出。在195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重印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的36~37页,标题改成了“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也点出了项羽“旧贵族”身份,但没有多余的阶级与民心向背的分析,最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用小字生动地描述了巨鹿之战的过程,并在正文中给出了“秦军的主力已经在东方被项羽消灭”的交代,之后也有了“垓下一战”“乌江自杀”这样情节描述的文字,虽寥寥几笔,人物鲜活了许多。虽然如此,当时的政治环境依然是十分注意人物定性的,在一个辅导材料中,针对“刘邦和项羽怎样争夺帝位”一题,文中是这样记述的:“……可知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胜利,绝非出于偶然,其关键实为决定于人民向背态度的[3]。”

不过,即使是这种的情况也没有持续太久。在河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由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中小学教材编辑室编的河南省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的36~37页,文字相当简单:“起义军里项羽和刘邦两支军队,从战斗中壮大起来,逐渐成为抗击秦军的主要力量。项羽在河北会合各路起义军,打败章邯,消灭了秦的主力军二十余万。刘邦趁此机会,于公元前206年10月,进军关中,占领了咸阳,秦王朝被推翻了。为了争夺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抢做皇帝,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五年的战争。最后,项羽战败自杀。”其中,甚至连“巨鹿之战”“楚汉战争”的字样也未出现。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全面回归正轨,不恰当的评价已经不再见诸教科书中,但简略的特点仍然得到了延续。而且整体思想的解放总是要滞后的,在20世纪80年代,有关楚汉战争的性质以及项羽的阶级归属依然是人们的讨论热点[4-5]。在这样的气候下,不管编者、教者还是学生,谨慎、少言、因循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没有人愿意真正用心地去体味这位被遗忘的英雄,因此,项羽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与地位虽然没被进一步扭曲、丑化,但却在无形中被淡化了,或是象流俗一样被无心地一次次复制着。

新世纪的历史教育迎来了全新的课程改革,上述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

图1 人教社1952年版中学历史课本中关于项羽的内容及批注

二、如是状况的源头

如果你认为上述历史教育中项羽形象、地位的状况是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那你错了。事实表明,这种情况在民国时期,甚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为简便说明,笔者将民国时期从1926年至1946年出版过的八种历史教科书对项羽形象、地位的反映情况汇总列表(表1)如下。

表1 1926—1946年八种历史教科书关于项羽形象、地位情况对比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一节所讲的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仅仅从“平民革命之创局”“专制政体的确定与平民革命的成功”这一类大标题我们就能体会到意识形态上的冲击。表中傅纬平一例在正文92页中这样表达:“项羽做霸王,也因残暴不公,人心不附,卒至为刘邦所败,刘邦遂成为中国史上以平民为帝的第一人。刘邦项羽都是历史上号为英雄豪杰的,虽起自平民,仍不脱帝王思想,所以这种革命,只可称豪杰革命,仍非平民革命。” 朱翊新一例在课后的思考题中直问“秦末的革命人物,何以不是贵族而是平民?”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项羽的形象描述与地位评价是难免有一定倾向性的。

由此再往前去追溯,则是完全与此不同的局面。先从古代讲起。中国古代教育总体来讲属于综合性教育,分科不明显,与近代以来的教育体系殊然有别,自然也谈不上专门的历史教育。其教育目的以宣扬忠、义等伦理道德为主旨,缺少系统的史学教育理论。而推至基础教育阶段,则这方面的目的也不明显,主要是着眼于实用的习字、草文、赋诗等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往往靠经验的因循,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古代的蒙学类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项羽的一些内容。比如《三字经》在讲朝代更迭时有“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几句触及了这段刘项之间的故事。又如,保存在《永乐大典》中供幼童学习作诗和楹联《金壁故事》一书中两次用到项羽的典故:“座上真龙谁起舞(按:指鸿门宴舞剑一事),枥中老骥谩雄思”“渡江已化中兴马,倚帐空歌不逝骓(按:指垓下悲歌一事)。”还有,清康熙朝编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卷五中收有“项羽本纪赞”,“秦楚之际月表”一文中亦提及“项氏”。但又不尽然,象自宋以来流传甚广的《千家诗》中未收李清照《夏日绝句》,清蘅塘退士辑《唐诗三百首》中也未收杜牧“题乌江亭”一诗。这一时期,项羽的形象是千面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说,其地位是较为一致的,是落败的英雄。

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局势使人们看到了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之处,各中小学堂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历史课程成为其中重点一项。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行的《钦定中学堂课程》第二章第一节申明“中学堂课程门目表”共12项,“中外史学第五”。1904—1906年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被称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10月第二卷)。人们常说其观点、史料处理与编纂体例等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当我们进入到细节,去读其中秦汉之交的历史叙述的话,会发现十余页的篇幅几乎是《史记》相关纪传内容的粗略归纳,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分析,纵然有观点倾向的话,也基本上是因循了史迁原文的解读。这种情况在同期的其他教科书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如商务印书馆1911年出版的由陈庆年主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此后由吕思勉、罗香林等学者编著多版教科书均有因袭这一习惯的倾向,当然此时的民国这种风格已经并非主流了)。可见,项羽形象与地位的剧变是肇端于民主革命时期的。

三、如是状况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变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普及教育的分科导致的历史教育专业化是转变发生的基本原因。自近代以来,人们受西方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影响,开始注意不同分科的教育功用。20世纪伊始,在中小学堂里,历史课均作为必修课被列入教学计划,并被赋予一定的、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功能。如《奏定中学堂章程》中言明了教学目的——“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1912年民国建立后,12月颁布《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其中也指出“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兴衰,尤宜注意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6]。”从道理上来讲,这样的导向本无可厚非,但在具体推行时,却并非一件容易事。从原本不分科的状况下骤然转为分科教学,从原来不重视到重视,从原来历史讲述的无规范到有规范,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首要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答案是编写教科书。而对于历史科目来讲,教材的编写着实不易。郑鹤声在其编著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正中书局1944年3月版48页)中写道:“历史教科书的编辑,确是一种不容易的工作,因为历史范围太广,历史的材料亦实在太多。范围太广,编辑时难免受个人成见支配,史料太多,选择非常困难。现行各种历史教科书的编辑,对于范围的限制和史料的选择,大抵根据教育部颁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论理,这样编辑的教科书,无论在教学上与学生成绩上,都应当得到相当的效果,但事实上殊不尽然,其间原因虽多,而教科书的未臻优良,确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关于现行历史教科书的缺点,非句法艰涩难解,即文字呆板不生动。中学生多喜阅读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列国演义》……而不喜欢正当的历史教科书,其理由即基于此。”

我们知道,历史教育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它并不能在几课时内实现其教学目的,在观念、认识的传递上也不形成事件人物与教学目的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一定要将其效用最大化时,要学生在几年的学业中完全领略到“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兴衰,政体之沿革”,就只有删繁就简地只留其主干的做法了。那么,短暂几年楚汉战争中项羽的事迹,相对于之前秦的创制与速亡以及西汉的强盛当然只能算是枝叶,篇幅是绝不能喧宾夺主的。试想,篇幅受限了,则句法如何不艰涩,文字又怎么能生动起来呢?那么,当教科书已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教学目的又如何真正得以实现呢?民国时期教科书的编者一定非常羡慕清末夏曾佑先生在叙述楚汉之争时的奢侈笔触以及评议上的无为,因为我们看到一些编著者为弥补正文叙述的不足,在后面“习题举例”或“问题讨论”中附增了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如易仁荄编著《初中本国史》第二册问道:“一、秦末豪杰纷起,何人的兵威最盛?何人最先入关灭秦?二、楚汉竞争的经过如何?三、项羽何以要把刘邦封在巴蜀汉中?”

其次,在革命氛围下阶级分析思路的过分泛滥是转变发生的主要原因。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大变局,尤其是劳动群众颠覆贵族政权的独特格局的内涵在清末民主革命形势下被过分放大了。而在这场“平民革命”的尾声中败亡的项羽,纵然以前有过多大的功绩,都容易被误读为潮流的阻挡者,其原有的一些弱点也自然成了人们猛烈批评的对象。针对人们对项羽事迹的一些偏见,作为专业历史研究者,劳干在1946年出版的《秦汉史》一书中试图表达一点不同的声音。他指出,“大帝国的机缘虽然成熟,但一般人所想象的还是封建共主,并非郡县的帝国”,又“凡做群众领袖的……不论何人并无任何的阶级自觉”,所以,完全不必过分地强调刘项的阶级属性,“须知当时一般人把人类之当有富贵贫贱,还认为是天经地义。当时社会中只许有一两人将他自己阶级提高,却无消灭阶级的可能,这是继承战国布衣卿相之局来的,并非新创。所以,现在有不少的人认为刘邦是平民革命的创始,实在是陷于时代错误的。”“刘项之争,刘代表秦帝国的法度规模,项代表六国的法度规模,当然是最后刘邦成功了。”

新中国建立以后,历史教科书的阶级分析的思路未有丝毫松动,反而又加上了一道肃清反动英雄史观的思想枷锁。王兴亚在《肃清历史研究和教学中反动的英雄史观》一文中指出:“就是在近几年来出版的著作和所发表的论文中以及教学中,也仍然反映出大量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封建正统观念,不仅美化帝王将相、歌颂帝王将相功德,甚至还有把历史写成帝王将相的家谱的。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表现得尤其突出。为了彻底肃清中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封建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的毒害和影响,我们必须对历史研究和教学中,特别是近两年来所反映出来的帝王将相、英雄创造历史,诬蔑劳动人民的反动观点和倾向,作坚决的斗争。”(该文载《史学月刊》1958年10期,亦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资产阶级历史教学思想批判选辑》)项羽,一个有着贵族出身的落败者,一个处处不走群众路线的孤傲之人,自然是这一理论的必然打压对象。

1987年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中,“教学建议”是这样写的:“五、‘楚汉战争’要着重讲清三点:1.战争的性质。要指出项羽、刘邦为争做皇帝而进行的这次战争,不再具有农民战争的性质,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战争。2.战争的过程,前后共四年。3.战争的结果。垓下一役,刘邦战败项羽,自立为帝,建立西汉。六、本节教学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联系鸿门宴、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历史故事,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但在讲述时要进行有机的结合,不要面面俱到,形成故事课[1](P120-121)。”此时,人们能够较为理性地认识历史人物,但依然保持着一定政治尺度。

四、新课改后的新变化反思

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之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学教材中项羽的形象与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中有关“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部分,可以说,这一部分项羽占据了主角的地位,课本不惜以图文的方式展现了巨鹿之战与鸿门宴两个历史场景,有关项羽的介绍没有阶级的界定,更没有定性的评判。而且,在下一课的篇首,又生动地引入了刘项的对比,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可以说,项羽的形象与地位在历史教育中大为改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已恢复正常。原因在于笔者曾发现,进入21世纪后高考频现一些项羽题材的命题作文,想当然地以为一定与历史教育的改良有关,但细心考察过后才清楚,倒是与语文教育以及改变有莫大的关系。《鸿门宴》历来是高中文言文的必修篇目,而《项羽本纪》中“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等几段又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中自主赏析的一篇文言文。稍稍看一看语文教师公之于网络上的教案就能清楚,语文课上对项羽的解读已远远超出了历史课上只言片语的介绍。那么,是不是语文教育部分取代了历史教育的功能呢?也不尽然。当大量诸如“高考作文素材:项羽作文材料大总结”一类的词语出现在浏览器的搜索结果中时,很多人都能明白这到底意味着历史风云人物项羽的幸还是不幸。

为什么在语文课上,学生能对一个历史人物项羽有如此之兴趣,并能产生那么丰富的古今联想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而这一切在历史课堂上却少有?因为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没有那么细节的描述,不允许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花去那么多的课时,我们总是过分看重宏大叙事的启示作用,幻想学生能一步接触到终极治世之道。接受不了就强行灌输。“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刘邦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是一个很老套的问题了,下面是惯常见到的答案:“项羽骄傲自大,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性情又暴烈,遇事不能冷静思考。进入咸阳后,他大杀秦朝官吏,又焚烧阿房宫,失掉人心。他还有个疑心病,和部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楚军的战斗力也很差,所以在刘邦的政治攻势下,很快溃散了。刘邦却很会笼络人心。他制定的政策,老百姓很拥护,当时物产丰富的关中一带,成了刘邦的根据地。刘邦得胜的另一个原因是会用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领兵将领……刘邦都能根据他们的特长来重用。所以大家都肯为他出力去打天下。以后刘邦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于公元前202年做了皇帝,建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7]。”固然这里有很合理的成分,但如果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答案的话,项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中一直强调以学生为本,但历史教育中这种强大的惯性干扰着这一精神的贯彻,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历史教育要输给语文教育。

我们应该感谢项羽,正是这一现象警醒了我们,历史教育固然需要在宏大叙事中体会兴衰之道,然而同样也需要来自深入历史人物生活情境、复杂内心较量的微观启示。两者并重,历史教育方得回归正途,为社会的公正、和谐助力,让人们真正对历史怀有由衷的敬意。由之,我们可以引申两点认识:1.现行的历史课堂是历史教育的主体,其微观启示的功用有所不足;2.仅靠历史课堂,并不足以完成有效的历史教育,需学校其他科目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才是全面的历史教育。

猜你喜欢

项羽刘邦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外黄小儿说服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项羽虞姬
藏起来的教科书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梦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