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强军号令在基层落地生威
2018-12-11龙文平
龙文平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郑重指出: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作为基层部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统领,坚定不移落实强军目标要求,真正让强军号令在基层落地生威。
一、“听党指挥”是第一生命力,必须坚定不移“用党旗引领军旗”
习主席多次强调:人民军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对基层来说,要把强化党性观念、抓好党的建设作为举旗铸魂的首要任务,确保官兵始终做到政治清醒紧跟党。
一是“姓军先姓党”的意识要更加深刻。当前,受不良风气影响,基层部队理想信念虚化、党员意识淡化、奉献精神弱化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只想“找饭吃”不想“找理想”,有的只想“学业务”不想“学政治”,有的只想“谋后路”不想“干事业”。在意识形态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用党的理论统一思想,用党的意志坚定信念。要强化党性修养,引导基层党员拿出听党话的真行动,明确学党史的硬指标,落实感党恩的好办法;要强化党性引领,抓飞行向强军目标靠拢,抓改装向训练转型聚焦,抓作风向党的纪律卡严;要强化党性锤炼,交流工作先交锋思想,武装手脚先武装头脑,始终把党的声音作为前提要义。
二是“有党性才有血性”的认识要更加清晰。当前,个别官兵同志情义淡、哥们义气重,集体观念差、个人主义强,对工作“大老粗”、傻蛮干,对管理有抵触、逞英雄。需知没有党性的血性只能是任性,必须强化用党性锤炼血性的认知和行动。要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时代特色、兵种特色、装备特色、驻地特色,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游红色基地、重讲革命故事等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官兵知荣辱的血性;要强化训练实践,在探索新大纲试训规律、化解高难课目施训风险、应对新装备组训考验中,砥砺官兵有战味的血性;要纯正内部关系,浓厚同心同德的同志情、同舟共济的战友情、同甘共苦的兄弟情,深化官兵有情义的血性。
三是“抓连务更抓党务”的理念要更加鲜明。当前,有的支部组织功能虚化,党内生活不经常、不严肃、不规范,以连务会代替支委会、以行政命令代替党内民主的问题比较普遍。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从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入手。要着力提高“三个能力”,利用雄鹰大讲堂、机务微课堂、主官夜校、网上党校等平台,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正副书记流动快、能力弱、经验缺等问题;要规范落实“三会一课”,让党员大会开起来、支委会议议起来、党小组会实起来、党课教育讲起来,着力纠治忙起来忘开会、做记录假开会、行政会代替支委会和党课不经常等问题;要持续帮建“三个一线”,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站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着力解决一线指挥部沉不下、一线战斗堡垒强不起、一线带兵人冲不上的问题;要建硬抓强“三支队伍”,通过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典型引路,真正让基层干部、党员、士官发挥作用、成为骨干。
二、“能打胜仗”是第一战斗力,必须坚定不移“让外场贴近战场”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航空大学作为航空兵战斗力生成的源头,必须强化“飞行员在这里成长,战斗力从这里生成”的使命责任,坚决摒弃“和平积习”“二线部队”陈旧思想,真正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改装训练的各要素、全过程。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让“飞行员”向“战斗员”标齐。既学理科又学理论,强化政治理论教育是第一位训练根基的意识,通过上好传统课、参观荣誉室、组织集体宣誓等形式,引导飞行员学好党史军史,坚定信仰信念,不断打牢“搏击长空心向党、飞行万里不迷航”的思想基础。既要强能又要强志,强化能打胜仗是第一位训练目标的意识,聚焦实战查找思想认识、技术战术、身心素质等差距,引导飞行员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切实增强“实训才能实战”“能战方能止战”的顽强斗志。既练胆量又练胆气,强化敢打必胜是第一位训练要求的意识,通过改装单飞、夜间单机、海上超低空等训练,引导飞行员树立当“王牌”“刀尖”和“利刃”的胆识追求,消除“为难”“畏强”“怯战”心理,立志打仗成才,争做打仗人才。
二是加快能力升级,让“会驾驶”向“会空战”跃进。坚持把“谦逊、谨慎、敬畏、研究”贯穿抓训组训全过程。用谦逊的态度抓牢组训方向,深刻认识当前训练中存在的理念短板、能力差距,敢于让飞行员把驾驶杆拉到底、把油门杆推到底、把方向舵蹬到底,最大限度地向实战靠拢。用谨慎的作风抓严训练秩序,坚持按纲施训,不跳训、不漏训、不简训,确保训练组织规范化、训练过程程序化、训练质量标准化、训练作风战斗化。用敬畏的心理抓强业务能力,笃力学理论、精装备、研战法,形成“学习—转化—运用—反思—创新—打赢”的链路,从严从难从实锤炼面向战斗部队、面向未来战场的海空战斗员。用研究的习惯抓实层次提升,强化知识型、专家型飞行素养,探索多机型、多层次组训规律,构建院校化、战斗式团队文化,确保在落实“实战化练兵”的道路上走得正、走得稳。
三是强化使命担当,让“训练团”向“作战团”靠拢。着眼“部队需要、任务需求、作战需用”的训练指向,注重深化训战机理的准确把握,真正让战斗标准成为训练标准、打仗模式成为教学模式,着力克服“基础飞行训得多、战斗技能练得少,一般条件飞得多、复杂环境飞得少,平时可用指标多、战时管用指标少”等问题,努力构建教学带飞训战一体、组织指挥平战融合、综合保障待战机动的训练构架,不断缩小与作战部队的差距。
三、“作风优良”是第一凝聚力,必须坚定不移“靠严纪推动严法”
加强基层部队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习主席“挺纪在前”的指示要求,真正把从严治军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纪在法前,抓早又抓小。当前,部分官兵还存在“不出大问题就等于没问题、没有出事故就等于部队安全”的错误理念,存在“违纪是小节、违法才处理”的错误认识。“破窗理论”启示我们小纪不守、大纪难保,必须要强化抓早抓小的意识。抓早就是要善于发现思想波动、问题苗头、安全隐患,前移关口对症下药,预防在前止于未萌;抓小就是坚持从早起床、晚熄灯、留营住宿、查铺查哨等细节严起,向手机管理、人员请假、军容风纪、值班值勤等小处延伸,确保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问题止于法。
二是坚持情在法中,交底先交心。随着新共同条令颁布施行,法治化建设逐步完善,各项要求更加细化,部队纪律正由“宽松软”向“严紧实”改革变向。作为一线带兵人,不仅要做好“不能”“严禁”“杜绝”等上篇文章,更要重视做好“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下篇文章。在部队管理中既要堵更要疏,既要管更要理,既要严更要爱,让官兵从内心深处认同依法从严执纪,确保官兵对违规行为由“不敢”“不能”向“不想”“不愿”转变。
三是坚持权在法下,律人更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不仅要带头守规矩、畏法纪,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而且要自觉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险重课目带好头,确立标准、当好先锋;嘘寒问暖坐床头,贴近基层、了解实情;队列出操站排头,做好示范、立起标杆;公差勤务抡镐头,躬身实干、树好样子;排忧解难暖心头,走近官兵、当好兄长,用实际行动凝聚军心、激励士气、带正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