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不抛弃、不放弃

2018-12-11张毓书

人民交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帆船渔民救助

本刊记者 | 张毓书

当你在经历过死生一线、在遭到惊心动魄的重创后转危为安、在你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鬼门关又挣扎回来,一睁眼,“我还活着”之后……也许那时你才真正知道该怎样珍惜怎样继续明天的生活。命运赋予我们的还很多,无论是对被救者还是施救者来说都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不抛弃、不放弃。

唐文龙:被救往后的余生,善待家人,好好活着

2011年10月,渔船“辽丹渔26628”轮被撞翻扣。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救助指令后,交通运输部救助局立即派人前往事发海域进行救助。当时渔船倒扣在海中,船头底部露出水面约1.5米,水下渔网和木板等杂物堆积在舱口,船舱内漆黑。4名潜水员克服重重困难轮番下水,探摸搜寻,清理周围杂物,打通救援通道,并通过声音辨识出有幸存的被困人员。经过近14个小时的生死营救,最终成功挽救了4名被困人员。其中一人,便是被救渔民唐文龙,而救他们的正是“编织海上一线十年”的北海救助局的“水将”。

山东荣成市成山镇西北泊村的清晨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生活在这里的便是被救后的唐文龙,数年以后的他身材已经略微发福,满脸的络腮胡。回忆起出事的那天晚上,他说,“翻船之后,水一点点往上漫,淹到了脖子、下巴,气都上不来。当时大家都在交代后事。有人想到了还没出嫁的女儿,有人提到了攒了钱要给儿子买房,还有人从兜里摸出100块钱贴身掖到内裤里,说找到尸体后,还能给家里人再留点‘遗产’。我父母年纪大了,我还没好好孝顺他们。”想着想着,他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

在那个濒临死亡的晚上,想到船舱里空气越来越少,“压气,喘不过来”的感受。”他说,“太难受了,就那么等死。可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心里还总有希望,总觉得政府不会就这样丢下我们不管,一定会派人来救,心里有这个念想,就没那么绝望。”

他说,“当转着圈的亮光从远远的地方透过来,我就知道有人来救我们了!”他清晰地记得被救出水面的那一刻,“泛着金光的水面,小鱼在那儿游,那种心情太好了!”

都说人在生死的瞬间,最是知道心里最牵挂最放不下的人和事。所以再“活”一回的他,把父母看得格外重!听他讲,以前他每次回家拿上需要的东西就走,从来不多留。现在,他会更多地跟家人一起吃饭。“母亲也不让我做饭干活,就是有时候帮忙种个地。总之能看到他们,那种感觉就很好。”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

经历过生死,唐文龙更加珍视生命。他会把这段经历讲给第一次上船打渔的伙伴,“就是现身说法。告诉他们要善待家人,珍惜生命。要在打渔的时候多注意安全,多长点心眼。”他说。每次钓鱼收钩的时候,唐文龙会帮周围的人多看一眼,比如“两米的鱿鱼会带着鱼钩甩上来,不注意很容易伤着人。”

唐文龙说:“大福气咱不奢求,政府救了咱一命,咱就得像现在这样好好活着。希望将来能做个小生意,安安稳稳陪在父母身边。”

林绍广:经营幸福的家,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1年11月,林绍广等3名渔民驾驶渔船去飞沙滩捕鱼,下午突然变天,雾很大,风力逐渐增强到六七级,他和其他2名渔民赶紧收好网,准备返程。出乎意料的是,到了离岸边10海里左右的圆洲岛时,船上发动机突然爆炸,驾驶员当场被炸成重伤,血肉模糊!而那时天色已晚,周围漆黑一片,船舶失去动力,在浪高3米左右的海上漂着,随时有倾覆的危险。他说,“刚开始,我们不知道有发动机碎片迸到驾驶员的内脏里,以为只是昏迷了。后来,我摸了一下他颈部的大动脉,才意识到他已经走了。当时,我和另一位伙计就站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说话。”想到他年迈的父母、刚结婚的妻子和刚满一周岁的女儿,求生的欲望油然而生。于是他一边判断风向和水流自救,一边打电话求救。

接到求救电话后,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协调派出边防船、渔政船和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前往救助,不到15分钟便赶到了现场。

后来他才知道,当时正赶上退潮,自救队的5个人是用双手将2艘救助艇从滩涂推到海面上的。由于天黑雾大,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救助人员只能靠常年积累的经验到达出事地点。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队长曾张容回忆道:“那天七八级东风、浪高三四米,很考验驾驶员的技术,要迎着浪45度开船,拖船时如果操作不好,两艘船都会翻掉。”在海上漂着着实不好受,随时都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被转移到救助艇后,我和一起获救的伙计又冷又饿,救助队的队友便把自己的大衣披在我们身上,给我们水喝。”林绍广说。在获救的那一刻,他说,当时的心情真的不知怎么形容,那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感常人无法体会。大概是从谷底升到天上,在绝望中升起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芒。

经历过这场浩劫后,林绍广变了,不但更加珍惜眼前平淡的日子,而且第一时间申请加入了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他说:“因为是救助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愿意以同样的力量去帮助别人,给予别人第二次生命。”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他凭着年轻勇敢和丰富的海上经验,迅速成为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的重要骨干,并参与救助了60余名遇险渔民,救助渔船20多艘,捞回遇难者遗体20多具。

2014年11月7日,海上风浪很大,载有13人的两艘蚝排船,从小青州返回三灶途中失去联系,家属报警求救。接报后,搜救中心立即协调海事、渔政、边防及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派船前往救助,林绍广和其他队员驾驶两艘救助船前往救助,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找到失踪的两艘蚝排船。时值寒潮大风,海上风力7至8级,浪高四五米,13名遇险船员情况危急。汹涌的海浪直接把蚝排船的螺旋桨打翻,一浪接着一浪盖过整个蚝排船,林绍广和他的队员利用浪与浪的间隙与风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艰苦搏斗,终于将蚝排船上的13名遇险渔民一个接一个安全救到自己的救助艇上。由于蚝排船是平的,栏杆不高,船上渔民必须用力抓住驾驶舱的铁柱,安全系数很低,被困人员很容易被海浪卷走。他说:“救助艇如果把握不好方向,就有可能碰到蚝排船的钢构件上,拉人时需要很谨慎,如果太急,会碰坏救助艇导致进水。”

由于体验过漂在海上的那种绝望,林绍广更想给予他们最及时最有效的援助。“一看到他们的神态和表情,我就联想到自己当时被救的心情,每个人家里都有亲人等着他,只想尽快把遇险人员救上来。”

这世上没有比舍生相救更大的付出,没有比死里逃生更大的幸运。从命悬一线、劫后余生到救人于危难,林绍广在感恩庆幸之余,明白了重生的真正含义,以同样的力量救助他人,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重新塑造了属于自己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那次自己经历险情后,他变了,常挂在嘴边的便是“用心,努力,经营幸福的家”。他白天上班,负责海上安全和施工作业的管理,傍晚经常出海捞贝壳到下半夜回家。每天晚上不管多晚,都会去父母那儿看上一眼,还要看女儿有没有出汗,需不需要盖被子,这样他的心里才踏实;变得更看重“平安”二字。他每天会步行到年迈的父母家吃午饭,最怕父亲癫痫病发作。因为看到身边的人突然离世,他会愈发觉得生命很脆弱,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此时,“出入平安”是这家人最大的心愿,林绍广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生活,生活也让他跟一个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欧涵:不负二次生命,做中德交流使者

2010年11月21日,1艘“飞虎”级机帆船“中信银行”号在参加个人帆船爱好者帆船赛时,因失控随风漂流,失去联系。帆船上共有6人,分别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6个不同国家。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接警后,协调20余艘船舶,经过近20个小时的紧张搜救,将遇险人员全部救回,并将故障帆船成功拖回。其中一人,就是帆船爱好者、一个喜欢中国文化、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国人欧涵。

他说,“当时海上突发大风,帆船又失去了动力,我们只能随风随流越漂越远,而且那天的浪很高,又是晚上,中间还穿过了一片礁石区,雷达也坏了,手机没有信号,情况很糟。当时船上有几个人状态已经很不好,都一直徘徊在绝望的边缘。”内心强大的欧涵,尽量在船上多做些工作来转移注意力,努力保持着求生的希望。

他回忆说,“当时最惊讶的就是看到“海巡11”轮的时候。看到远方一个白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就在眼前的时候,真是惊呆了!竟然派了这么大一艘船来救我们!”其实,当时他在惊讶之余还有一个担心:派过来这么大一艘船要付多少钱呀?!因为据他了解,在有些国家,这种救助是要收费的。被救后,他还向“海巡11”轮的船长咨询了此事。当得知不用付费后,欧涵更加感激,也为中国政府及时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发自肺腑地感谢。不仅如此,船上还为他们准备了热水、咖啡、毛毯,更让他们由衷感动的是,船上竟然为他们准备了西餐!

“这是我获得的‘第二次生命’。”他说,在德国的父母家里,至今还挂着自己获救后从“海巡11”轮舷梯上走下来时的照片。因为这是他毕生难忘的经历,值得好好珍藏,也让他更加珍惜当下。

曾经的遇险并没有让欧涵丧失对帆船及航海的热情。后来,他还会参加青岛奥帆中心举办的一些帆船活动,也经常作为志愿者或者帆船爱好者参加在奥帆中心举办的培训、交流等活动,包括帮助孩子们了解帆船和如何从事帆船运动,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安全建议。

在他看来,反思那次遇险,有很多教训可以用来警醒他人,比如缺乏必要的航前检查。当时船上的GPS就是坏的,根本没法用,如果开航前打开试一下,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就可以避免这种状况。另外,还缺乏开航前必要的安全培训或者提醒。他说,“后来德国驻华大使馆的人员找我谈过,如果当时人没有安全救回来,我真的很担心自己这个‘船长’要受到指控和承担法律责任。”欧涵一遍遍地说。他希望他们的遭遇能对从事帆船运动的人产生警醒,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危险的事情,也祝愿中国的帆船运动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交流生来过中国之后,欧涵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中文。现在他一直致力于加强中国与德国的文化交流工作。在青岛,有很多德式建筑,距今都有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我们就是想通过做些工作能让这些建筑得到修复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他参与成立相关基金会和从事中德文化交流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欧涵的努力和促动下,该基金会先后完成了青岛天主教堂和“总督府”等德式建筑的修复工作,还联系德国的相关企业派人来中国完成了几个教堂的老式大型管风琴的修复工作,并将青岛、武汉等一些城市的德式建筑改建成了博物馆、展览馆等。与此同时,欧涵还从事着因气候变暖导致西藏冰川融化将会给当地饮用水源带来影响的研究与预防项目,以及内蒙地区防止沙漠化、建设防护林等项目的工作。为此他去了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地。“青藏高原的天真的很蓝,空气也很好,好似人间天堂。”

经过了那次“重生”,他还有过许多反思,也对中国帆船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可以借鉴德国做法,在出海前签署一份类似“备忘录”或者“责任书”的文件,明确安全提醒事项,注明开航和返回的时间;帆船俱乐部也要加强对会员的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等。当了解到中国海上搜救所倡导的“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文化理念时,欧涵不禁连连点头。正如他所感受到的那样,这种文化理念之所以能在中国及世界范围传播并取得价值认同,是因为它的核心体现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恰恰可以跨越国界、地域和种族。

海上搜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终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海上交通发展的全过程。近几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以文化为先导,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培育打造出“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文化品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说,“在文化品牌的引领和灌溉下,中国海上搜救事业结出累累硕果。在加强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海上人命救助放在第一位,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人命救助,也是海上救助工作的核心。”

大难未死,涅槃后的重生,我们管它叫“第二次命运”。经历了才会发现,“第二次命运”未必就是从此改头换面立志翻天覆地,还可能是加倍珍惜、多一分善良与从容、享受平安是福岁月静好,依然把正能量蔓延开去,也许这才是更深刻的诠释和解释。无数次天灾的背后,无数多死里逃生的人,他们最是大彻大悟,最真切地参透了这重生的力量,重塑这“第二次命运”的意义!

你眼中的岁月静好,皆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人民交通》杂志向伟大祖国致敬,同时也向所有时刻戍守、随时奔赴在一线,在和平时代依然不忘初心不负使命重托,拯救受难者于水深火热和极度危险之中的最可爱的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猜你喜欢

帆船渔民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水下救助抢险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帆船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