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2018-12-10李兆文张淑曼
李兆文 张淑曼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以班级学生为根本,从“少、乐、问”的角度优化目标、整合内容、精炼语言,通过活动体验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使其在品德课堂中真正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班本;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A-0070-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文化。它以思想文化为主,包括其指导下的制度、节日、器物文化等。简言之,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即: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一切文化的总和[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小学品德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品德教师该如何结合班级学情,将优秀传统文化恰当、适时地引入课堂呢?下面,笔者就从“少、乐、问”的角度,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一、“少而精,简而远”,把握有效落实的前提
为了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修订了中小学德育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它强调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丰富儿童的当下生活,并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那么如何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于课堂中呢?教学之面如此浩瀚广博,唯有少,方能实。“少”是简化、精选、务实,是教师提升自我,优化教材和以班为本的集中体现,更是在品德课中有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一)教学目标的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明确阐述。对学生情况展开调查,是了解儿童原有认知情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前调查,我们可以明确大部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这样制定的目标更符合班情,更有针对性,选择的经典文化也更合乎主题。目标要“少”,方能“精”。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中的“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提到了东西不乱放,生活有条理。通过课前调查,教师可了解班级学生目前的自理情况,知晓有多少学生是自己整理内务,又有多少学生是由家长帮忙。由此,教师选择把“全面学习”还是“以点带面”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方式, 把“培养意识”还是“学会整理”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其中,在“培养意识”方面,教师可以引入“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些《弟子规》中朗朗上口的句子,让学生明白物归原位,生活有序的重要。“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这也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2]。
再如,在教学“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前调查,预先了解班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再针对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设计目标。如,课堂以解决课间矛盾为教学重點。课上,教师设计现场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明明玩游戏是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时候朋友之间会玩不下去?是不守规则抑或不注意说话方式?以此启发学生思考。
这时教师可巧妙利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和“言语忍,忿自泯”这类语言,教育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同伴间说话要谦和忍让。这是教导学生学会处世,亦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明确指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
教师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出有效目标,并精选儿歌般的国学经典适时在课堂中渗透,使学生汲取文化精髓,受到教化。
(二)教学内容的少
教师要有筛选和创造教材的能力,从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共性的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
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中,教师可通过事先的问卷调查,了解班级学生在学校和校外公共场所中的表现,再针对调查结果设置情境,寻求突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君子之风理应在儿童心中扎根。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社会公德,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种大爱。古语云:仁者爱人。《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得体的礼仪举止不仅能完善自我,更能减少交往中的矛盾。教师引经据典,学生受益匪浅,在接受经典的熏陶同时,亦可以放上一曲淡淡的古乐,学一学雅士们的交往,真正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5]。
(三)课堂环节的少
学生的活动要充分细致。环节不在于多,而在于内容丰富,学生能实实在在参与,得到情感的共鸣或触动,从而有所得。
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快乐过新年”这一课,教师要带着学生区分元旦和春节的不同之处,了解何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再组织学生讲一讲“年”的故事,了解中国年的由来,背一背有关新年的古诗,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写一写饱含经典文化的对联,包一包寓意深远的饺子,剪一剪欢乐祥和的窗花。
这么多有趣的环节,学生无疑是喜欢的,可是倘若面面俱到,则难免浮光掠影,收效甚微。不如整合为“由来—庆祝—传承”三大板块,每大板块以一个环节为主,方可主次分明,效果显著。例如,庆祝环节以写对联展开,学生可选择写经典的诗句,也可以自己创作,当一当小诗人。最终,班级选出两副贴在班级门上,其余让学生送给父母。
这样,传统文化方能真真正正渗透其中,有效落实。
(四)教师语言的少
简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的、启发性的、有吸引力的语言,对课堂的交流、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的古汉语凝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品来魅力无穷。因而,教师在备课中,也要合理运用优秀经典文化修炼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早睡早起”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古人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乎自然,身康体健。”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谁来猜一猜?”这样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美好氛围中,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教师想启发学生思考时,可借由名言引入:“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光学习不思考可不行……”
充满魅力的经典语言,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品德课堂上更有效地实施。
二、“乐启学,学而乐”,掌握有效落实的关键
学习并不是一味枯燥的过程,乐学才是境界。快乐带来学习的兴趣,学习获得成长的满足。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化课堂为乐园,是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落实的关键。
(一)认知思维之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获得知识并能理解,就可以从中获得认知之乐。例如,“做诚实守信的人”一课中涉及对“诚实”定义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何谓“诚实”,怎么样才称得上诚实,启发学生去领悟诚实的定义,去思考它的内涵。
教师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先哲对诚实守信相当看重,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再结合传统文化故事《一言九鼎》中陆元方宁可得罪太守也要坚守诚信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二)活动参与之乐
品德课是活动性的课程。一节有实效的课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收获和成长。因此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之乐”,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探究中秋节的历史由来,使学生明白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像韩国等国家也过中秋,但那是由中國传过去的,它古往今来都是我们的文化,祖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由此,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这也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教育[6]。另外,班级还可以开展“尝尝月饼,中秋赛诗”等活动,让传统节日与经典诗词相融。抑或组织“中秋故事会”,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引入,用生动的情节吸引孩子们乐在其中,增强文化认同感[7]。
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参与活动,从而获得参与之乐。
(三)情感触动之乐
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只有将浸润着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才能使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使其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形象而富有感染力,不仅能让他们提高素养,更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里,学生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起冲突,随即便纠缠在一起,不可开交,这就是没有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表现。一直以来,谦和礼让的精神始终贯穿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例如:在讲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的邻里生活”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入《六尺巷》这类邻里谦让的故事。故事中的两家人由互不相让到各让三尺,最终传为美谈,精彩的故事足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受到教化。而“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简明易懂的小诗更能引起学生反复诵读、品字悟理的兴趣。
三、“学源思,思启疑”,遵循有效落实的途径
“问”分为“教师之问”和“学生之问”。要想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之问”要少而准确,做到有效提问,从而启发“学生之问”。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解疑的基础上,促进其对问题的消化,这也是有效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不明就里之问
教师要运用充满意韵的语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寻求答案。如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一课,教师以“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鼓励学生针对题目提出疑问:“我”是怎么来的?谁发明了“我”?完成使命后的“我”又该往何去?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学习的课程,而蔡伦发明造纸术这一知识点也便适时引入了。
(二)两难抉择之问
有些问题很难给出固定的答案,教师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启发儿童积极思考,从冲突中寻求解答的方法,促进其思维和道德的发展。
《庚衮侍疫》这一孝悌故事可被引入亲情单元。诗曰:“庚衮事兄,疫盛不避,亲自扶持,昼夜不寐。”讲的是庚衮在瘟疫流行时坚持留下,夜以继日地服侍着卧病在床的兄长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庚衮留下照顾染病的哥哥很可能被传染,而丢下无人照顾的哥哥会让自己良心不安,哥哥也必死无疑。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方面是骨肉亲情,一方面是自己的生命。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思维和道德得到发展。
(三)心存疑惑之问
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内心仍有疑惑时,要能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要善用古代名人名言,鼓励学生质疑,营造和谐善问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完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仍应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例如,学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一课,教师如此说:“荀子曾说过‘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学完了这一课,我们了解了校园里的各项号令,也明白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可,某天突然停电,听不见铃声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进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内心的困惑。
总之,教师只有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积极从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以班为本,从“少”“乐”“问”的视角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才能构筑出富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堂,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和道德修养的中国式新少年。
参考文献: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 2013(11):35-39.
[2][3][6]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32.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7]贾永春,徐晶星.让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50.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