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三届全运会运周期看江苏羽毛球振兴之路
2018-12-10徐炳生
徐炳生
从第十三届全运会运周期看江苏羽毛球振兴之路
徐炳生
南京体育学院训练处,江苏 南京,210014。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羽毛球队的辉煌历史,十三届全运会周期江苏队的成绩,近几届江苏省运会成绩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江苏传统优势遗失,双打项目后继乏人,后备人才培养、基层业余训练竞赛等方面存在不足,球队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理顺关系,摆正观念、创新思路,才能早日重振江苏羽毛球雄风,再创事业辉煌。
全运会;羽毛球;训练;人才培养
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上,江苏羽毛球队获得3枚金牌;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上,又有三个项目杀入决赛,却都屈居亚军,爆出了较大的冷门。其时,业内人士发现,江苏羽毛球已从巅峰就此走下神坛。第13届全运会上,江苏羽毛球队共收获1金、2银、5铜,成绩有了喜人进步,但离之前的辉煌还有很大差距。笔者试从江苏羽毛球队在十三届周期的表现入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能为球队的振兴和项目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1 江苏羽毛球队十三届周期的表现
1.1 单 打
十三届全运会周期伊始,江苏著名男单运动员陈金、李昱、邱彦博退役转教练,在备战的第一年,新人陆光祖进入前八,最终并列第五;2015年全锦赛,石宇奇16进8时输给了浙江队黄宇翔,陆光祖第二轮输给了北京队乔斌,徐一鸣输给了解放军的吴昕;到2016年时,该三名运动员均进入前八;全运会时,分别取得了亚军、季军和第五名的成绩。女单卢兰退役,在国家队二王一李等一线女单未参赛的情况下,江苏女单蝉联2届冠军,2016年继续保持在前5;全运会时获得了第2、3、5名。总体来说,单打项目上,衔接较好,几位老队员退役后,年轻队员得到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成绩稳步上升。
1.2 双 打
而双打项目上,周期伊始,蔡赟、徐晨、汤金华仍作为巴西奥运会的有力竞争者进行奥运备战。2014年获得了男双和混双两块金牌;2015年三个双打项目没有一项进入决赛,2016年更是跌入低谷,仅一对男双、一对女双出线进正赛,且均非双打选手组合,实属十多年来未见。而第13届全运会资格赛时,男双无队员出线,女双仅成淑/孙晓黎、汤金华与湖南跨省配对出线、混双徐晨/汤金华积分靠前,直接出线。最后也是靠这几对组合取得了2个季军、1个第5。而这几名队员均为老队员了,其中徐晨、孙晓黎是第4次参加全运会,汤金华是第三次参加全运会,可见这几年江苏双打项目仍靠老队员苦苦支撑着,双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没有跟上,出现了断层。
1.3 团 体
2014年团体赛,江苏队派出了全盘主力阵容,男女团体分别取得了第4、第3。2015年蔡赟、徐晨缺阵,男团成绩下跌;女团在王适娴未参赛的情况下,年青队员何冰娇、惠夕蕊、高昉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一直杀入了决赛,并最终获得金牌。2016年,男女团体均取得第四,为全运会预赛抽签占据了很好的位置;男团因陆光祖未参赛,小将徐一鸣、白玉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女团王适娴、孙晓黎未参赛,成淑、惠夕蕊中途因伤等缘故不能出场。在队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让何冰娇既打单打,又兼双打,整个赛程共6场比赛,共出场了7场单打、5场双打;与此同时,在女团二队中担当主力的夏玉婷同样兼场,共打了7场单打、6场双打,使其双打技战术得到很好的锻炼,双打又中分别跟3-4名队友配对,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缓解了女双项目的压力,为全运会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全运会,女团夺冠,男团创造了本周期的历史,均离不开单打选手实力的大增。
表1 13届全运会周期江苏羽毛球参赛成绩[]
2 江苏羽毛球项目出现的问题
2.1 双打项目的传统优势丢失
江苏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孙志安出自羽毛球男子双打,中国第一枚羽毛球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葛菲/顾俊为江苏女子双打选手,人称“天下第一双”[1]、中国第一枚羽毛球奥运会混双金牌获得者张军为江苏双打队员,中国队第一枚羽毛球奥运会男双金牌获得者蔡赟为江苏男双队员。截止目前江苏培养和出自江苏的羽毛球世界冠军共25人(江苏队有19人),其中单打项目的有8人(江苏队7人),双打项目的有17人(江苏队12人),双打项目占比重过半,为68%(江苏队63%)。据队史数据统计,从1976年至今,参加全国一二类以上单项比赛,江苏羽毛球队所获冠军数,男单11人次,女单5人次,男双15次、女双5次、混双11次,单打项目共16次,双打项目31次,双打冠军是单打的近1倍。由以上数据可见,双打无疑是江苏羽毛球的绝对优势项目,独领风骚若干年。
但从2009年全运会备战开始,江苏女队阵容双打项目就一直是短板,直至2017年13届全运会,都没得到根本性解决,不得以让已从国家队退役的成淑和已当妈妈的孙晓黎复出,成为“全运会羽毛球赛场现妈妈级选手”、“唯一一个妈妈选手”[2]。而男双短板也成了天津全运会男团杀入决赛的拦路虎,最后屈居第三。而相对而言,单打项目则衔接较好,陈金、李昱、卢兰、王适娴之后,又培养出石宇奇、陆光祖、徐一鸣、何冰娇、高昉洁等小将,并在天津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2.2 连续的辉煌成绩,掩盖了后备人才不足的窘境
江苏羽毛球队建于1971年,4年后参加第3届全运会即获得男团亚军。1979年,孙志安获得了第1届世界杯男双冠军,成为江苏世界冠军第一人,闫玉江获得全运会男单冠军,随后涌现出包括徐蓉、吴建秋、杨阳、赵剑华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与福建、湖南相比,江苏队因建队迟,虽缺席了1届全运会,但截止到第12届全运会,江苏羽毛球队成绩位列第1,与福建队同属第一集团,遥遥领先于第3名湖南队。最鼎盛时期,在第6届苏迪曼杯与丹麦队的决赛中,共出场6人,其中5人为江苏队选手,以3:1的成绩获得冠军,因胜负已定,不再比赛,还有一对未出场的女双仍为江苏选手[3]。当时羽坛曾有戏言,“江苏队即代表着国家队”。1987年江苏男团问鼎第6届全运会,1993年女团问鼎第7届全运会,男团于1997-2013年连续5届杀入决赛,实现了四连冠;2009年,男女团体包揽全运团体金牌创造了全运会历史,达到了顶峰状态。
表2 第2-12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成绩前十名队伍成绩统计表(1965-2013年)
羽毛球运动员的成材周期长,其实从第11届周期开始,后备力量培养就已经滞后,其中、孙俊、刘永、蔡赟连续多届参加全运会,2013年全运会男团决赛,上场的7人中,有6人已经是教练员。连续的辉煌成绩和对明星球员的过度使用,一方面使得对年青后备球员的培养力度减小,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年青队员缺少大赛的锻炼机会,当需要独当一面时,却无法挑起大梁。
2.3 缺乏老一辈开疆拓土的豪气,“岔路口”精神没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1971年,两名网球教练和14名体育苗子拼凑成了江苏羽毛球队。作为一个“新生儿”,球队没有温暖的摇篮,甚至没有固定的家。[5]建队初期因无训练场地,在南京市南郊岔路口的空军气象学院租借了一个破旧的健身房,建成了六片水泥场地;住的是部队仓库改成的宿舍,没有窗户密不透风,冬天冷夏天热,更糟糕的是,还有老鼠在房间里窜来窜去,没有浴室,在汽油桶里燃木屑烧水,每人分一盆热水冲澡。当时的艰苦条件让先辈渐渐养成了无畏的“岔路口”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四年后就杀入了全运会决赛,开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据笔者观察,目前球队中运动员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自我要求不高,娇气、柔弱者居多,拼搏精神没有,意志品质不强,凝聚了江苏羽毛球队前辈们辛劳开拓,饱含了创业激情的“岔路口”精神没能得到和好的传承。离开传统文化的传承,球队就没了灵魂,没了风格和特点,那又如何去开疆拓土,重塑前辈们的辉煌。
2.4 基层教练急功近利,启蒙训练的技术基础不牢
表3 第16-19届江苏省运会羽毛球比赛设项统计[ ]
表4 第16-18届江苏省运会单打比赛前八名运动员输送情况统计
截至2017年12月,我省参加江苏省羽毛球注册业余体校运动员有1680人,参加全国注册有719人,为全国之最。江苏13个地级市均设有业余羽毛球运队,少儿羽毛球训练很受重视。从2006年16届至2018年19届省运会,金牌数从17块升至22块,最小年龄从11周岁降至10周岁(见表3);最小年龄组的金牌数也在不断增加。省运会设项最小年龄组的下移,其初衷是让各市业余体校早抓、紧抓,重视启蒙训练。可为了金牌,基层教练倾向追求比赛能力和身体能力的锻炼,而忽视了基本功的打造与积累,导致更多接受启蒙训练的小运动员能力胜过技术,基本动作欠规范,基本技术不合理,发展空间有限,不利于向更高层次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从江苏近3届省运会单打前8名输送情况统计,不难看出,17届、18届的最小年龄11岁组的输送率明显低于16届的最小年龄12岁组(见表4),这些都是过早抓比赛能力而忽视技术基础原因所导致。
3 江苏羽毛球项目振兴的厘革之径
3.1 重振双打雄风,确保单双比翼双飞
3.1.1 提高认识,合理布局,单双均衡发展 国内最高水平的全运会比赛中,男女团体项目的影响力最大,深受各省重视。而团体赛中,有3单2双共计5场比赛。团体赛中,单打比双打多出了一场,且单打仅需培养一名运动员,一对双打要培养两名运动员,单打的培养代价低于双打,因此一般说来,教练员重视单打甚远双打,厚此薄彼的现象时有存在,“全国各省(市)队普遍对双打项目重视不够。”[6]从本周期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来看,江苏的双打队员已远远落后于单打,后继乏人,无论江苏想要在团体项目上保持优势地位,还是想在团体、单项上多点开花,必须引起教练员的重视,提高认识,弥补双打培养的不足,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切不可重单打,轻双打,以致变成球队振兴的瓶颈。
3.1.2 打好基础,因材施教,适时分项 在启蒙训练及青少年训练期间,还是要打好基础,以体现个人技战术能力的单打培养为主。在到三线训练第二年后,要开始融入双打技术细节的培养,诸如双打发接发、抽档等以爆发力为主的快速反应技术,这些对运动员将来无论从事单打还是双打都有互为补充和提高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擅于发现运动员的特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为今后的分项做准备。“但是在具备了一定的单打基础后,初露双打天赋的运动员应及时分项,专攻双打训练。”[7]就目前江苏羽毛球队的实际情况来看,早日挖掘到具有双打潜质的选手,并加快培养是关系到球队今后两个周期整体实力发展的关键。
3.2 加大后备培养力度,早日恢复合理梯队建设。
3.2.1 丰富选材标准,完善后备人才选拔机制 苏州酒店江苏羽毛球队现有的规模已经远远落后于兄弟省队。随着当前国际、国内羽毛球运动形势的发展,和目前江苏后备人才缺乏的现状,要积极争取扩大球队规模,在现有编制的基础上适度扩编,夯实后备人才基础,加强队伍梯队建设。在后备人才的选拔上,要健全选拔机制,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不断完善和修订《江苏省羽毛球队三线运动员选拔办法》、《江苏省羽毛球队优秀运动员选拔办法》。
同时,一方面要增加选材的科学性,不能单一的追求诸如身高条件,只青睐身材高大者,也要兼顾诸如爆发力强、步法灵活性者,网罗多类型人才,讲究百花齐放。另一方面要增加选材的前瞻性,要增加技术选材比重,不能光看眼前,仅凭时下的比赛成绩和竞赛能力,唯成绩论;要兼顾那些有特长、技术特点明显、而暂时成绩不突尖;和一些因发育较晚、技术较好、而力量、速度素质发展较迟的,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后发型”技术选手,要加大关注,避免天才夭折和提前退出考察视野,从而弥补选拔机制的单一,增加选材的科学性。
3.2.2 恢复二线建制,健全队内竞争机制 二线队伍主要由刚从三线进队年青队员组成,二线教练继续狠抓年青队员的技术细节,对他们进行更精密的锻造和磨练,打造成一线队伍需要的可用之才。因受教练员编制所限,江苏羽毛球队已经超过12年未设二线队伍,有过二线经历的最后一批运动员为蔡赟、徐晨等,由于基本技术扎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连续打了三届,甚至四届全运会,并都杀入了决赛。没有二线队伍,年青队员直接由三线进队后,训练的要求、对抗的强度与一线相去甚远,由此可见二线队伍训练的重要性。
其次,在一二线之前采用流动升降级制度,定期进行两队间的交流对抗,一线末尾掉入二线队伍,二线尖子升入一线队伍,利用鲶鱼效应来带动一二线队伍的竞争,激发活力与勇气,以此在队员中树立起良性的竞争氛围,不断提升训练积极性。再次,在教练员队伍内部进行分组,尝试采用“让运动员选教练”、“教练训练跟踪制”等一些尝试性非常规做法,打破现有格局,让运动员选教练,由该教练一直跟踪训练,从三线、至二线、再到一线,教练员的奖金待遇也是与此同步享受,以此来提升教练员的危机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3.3 改革省运会,用“指挥棒”正确引导基层业余训练
2017年常州大师赛女单决赛是日本选手之间的内战。针对这一现状,谢杏芳发微博感慨:“女单决赛是日本内战,中国的优势都跑哪去了?”世界冠军龚睿直言:“还真的只有把基础打好,最初的规范性很重要,可是现在12岁以下的孩子教练都已经以出成绩为主了(开始练能力,不要求技术,一天练五六个小时),这样会毁了多少孩子,其实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孩子们有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体魄,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增加,如果真的是这块料,怎样都能出来的。”还强调“科学和规范有体系是多么的重要,自己打过两年球和有一个好奇心,不要把孩子当白鼠了!”。龚睿甚至在微博中直接@中国体育总局,并强调“中国队要真想重回巅峰,不从源头抓起就没戏。”[8]这两位世界冠军所指,皆是当前我省羽毛球基层训练的实质和现象。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13周岁以下年龄组的全国少年乙组比赛中,将技术考核和评定作为竞赛项目,与身体素质一起,各占比赛总成绩的40%,而羽毛球比赛成绩仅占20%。作为省内最高水平赛事的省运会,可借鉴于此,在规范技术动作,打好发展基础的关键年龄段,尤其是11岁及以下年龄组,采用技术、身体、和比赛综合评分的办法,发挥好省运会指挥棒的作用。促使基层教练去下功法抓基本技术的打造,从而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基础训练重能力轻技术的现象,为启蒙训练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为省队提供优秀的源头活水,为进队后的运动员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奠定技术基础。
3.4 深挖羽毛球运动文化内涵,打造江苏羽毛球核心文化
3.4.1 文化先行,打造江苏羽毛球核心文化 体育运动文化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驱动期,是第一“竞争力”[9],“表面的比较是运动竞赛成绩的比较,中层的则是体育运动事业管理水平的比较,二较深层次的是思想观念的比较。”[10]因此,要振兴江苏羽毛球,必须要重视羽毛球运动文化,可利用社会力量和江苏羽毛球的厚重积淀,深挖羽毛球运动文化内涵,建成“中国羽毛球历史博物馆”,营造良好的项目文化氛围,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的羽毛球运动文化熏陶,认识理解羽毛球运动文化,并形成文化自觉,成为江苏羽毛球人的“基因”和隐藏在血液中的内在动力。
3.4.2 重温先辈奋斗历史,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期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迥异,也面临了较多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回顾江苏羽毛球队的创业史,重温老一辈教练员、运动员的创业艰辛,整理、总结和继承其不畏艰难,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以此来激励一辈又一辈的羽毛球人为振兴江苏羽毛球事业争做贡献。
4 结 论
纵观第13届全运会周期,仅从全运会决赛成绩而言,江苏羽毛球队打破了上届全运会的冠军荒,成绩有了进步。但我们应清醒的认清当前亚洲列强强势崛起,常有欧洲铁骑门前嘶,和中国羽毛球整体实力下滑的形势;不能因金牌掩盖掉第13届周期备战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直面现状,充分发挥复合型团队的作用,从零开始,大力实施二次创业,合理梯队建设,打造新的铁军,谱写出新的篇章,为国家羽毛球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凤凰江苏:回顾江苏羽球辉煌路曾出左手三剑客[ol]. https://www.sohu.com/a/195126617_415090,2017-9-27.
[2] 腾讯体育:全运会羽毛球赛场现妈妈级选手曾拿全国冠军[ol]. http://sports.qq.com/a/20170901/088772.htm,2017-9-1.
[3] 腾讯体育:历届苏迪曼杯英雄榜及中国羽毛球队战绩[ol]. https://sports.qq.com/a/20060422/000281.htm, 2006-4-22.
[4] 中羽在线:历届全运会羽毛球前三名[ol]. http://bbs.badmintoncn. 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1085, 2017-9-2.
[5] 新浪竞技风暴韩飞周游:江苏羽毛球队成立40周年 17世界冠军聚首李永波出席[ol]. http://sports.sina.com.cn/o/2012-02-08/ 08175934332.shtml,2012-2-8.
[6] [7] 程程勇民:中国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技术诊断[j].中国体育科技.1999(6):
[8] 搜狐体育:坐看日本人在中国争冠羽毛球世界冠军.现在的教练毁了多少孩子[ol].www.sohu.com/a/135963066_755361, 2017-4-24.
[9] 任 海,王庆伟,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0] 卢元镇.体育运动的化学断想.体育与科学,1986年05期:1~2.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during 13th National Games Period, and Seek for Solutions for Revitalization of Jiangsu Badminton Team
XU Bingsheng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s, literature, data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Jiangsu badminton tea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Jiangsu team during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period, and the scores of the recent Jiangsu Games we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raditional advantages of Jiangsu were lost. There was no successor in the doubles project. Besides, there were shortcomings in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grassroots amateur training competition. Therefore, the team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put right the concept and innovate the ideas, which in order to regain virility of Jiangsu badminton team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create brilliant career.
National Games; Badminton; Training; Personnel training
G847
A
1007―6891(2018)06―0076―05
10.13932/j.cnki.sctykx.2018.06.19
2018-08-16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