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洼龙水电站截流设计与施工

2018-12-10臣,涛,青,叶,

四川水力发电 2018年6期
关键词:备料水力学导流洞

薛 宝 臣, 王 剑 涛, 赵 万 青, 何 竹 叶, 郭 兴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1 工程概况

苏洼龙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河段13个规划梯级电站的第10 级,工程枢纽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右岸泄洪放空洞、左岸引水系统、左岸地面厂房等组成。

工程施工导流采用围堰一次拦断河流、导流隧洞与永久泄洪放空洞联合泄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导流隧洞布置在右岸,洞身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15 m×19 m(宽×高),洞长896.53 m。上、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上游围堰最大高度50 m,下游围堰最大高度15 m,均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土工膜防渗。

苏洼龙水电站导流隧洞于2015年11月开工,2017年11月21日大江截流,计划2020年10月底下闸蓄水,2020年12月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2 截流特点

2.1 截流水力学指标高

苏洼龙水电站设计截流流量693 m3/s,根据截流水力学计算及模型试验成果,截流最大落差5.48 m,最大平均流速5.13 m/s,局部最大流速7~8 m/s,属大落差、高流速截流,截流难度大。

2.2 导流洞分流条件差

导流洞进口与戗堤之间河床段地形为陡坡,导流洞进口明渠内部分弃渣侵占了过流断面,造成导流洞分流比增长缓慢,导流洞分流条件差。

2.3 龙口处流速分布复杂

截流前龙口处河道主流方向与戗堤轴线呈约60°角,随着戗堤进占的不断推进,主流与戗堤轴线夹角逐渐由60°向90°靠近,左、右戗堤边坡、上坡角、下坡角的流速分布复杂,需针对性的选择进占方式和抛投材料。

2.4 河床覆盖层深厚 抗冲能力较低

苏洼龙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深厚,最深达85 m,主要由六个大层及三个透镜体构成,其中第二层为低液限粘土层,抗冲能力差,一旦河床在截流过程中冲坑深度达到该层,会大大增加截流的难度。

2.5 抛投强度高

截流戗堤设计抛投量为6.59万m3,小时最大抛投强度约1 277 m3/h。与国内同等规模工程相比,截流施工强度较高,需制定详细、有效的截流施工规划方案。

3 截流设计

3.1 截流时段选择

苏洼龙水电站采用11月上旬、11月中旬、11月下旬3个时段按P=10%旬平均流量,以单戗堤立堵截流为代表,进行截流时段选择。考虑导流隧洞进口围堰存在拆除不彻底的可能性,截流水力学计算时分别对导流隧洞进口围堰完全拆除和围堰残余2 m高岩埂两种工况下进行计算。

根据截流水力学计算成果,并考虑截流难度及截流后上游围堰施工进度计划,截流时段选择在11月中旬,截流标准采用旬平均P=10%,相应设计流量为693 m3/s。

3.2 截流方式

根据水力学指标、截流备料场地和施工道路条件,并考虑上、下游围堰之间河床段坡降较大,下游围堰布置下戗堤对降低截流水力学指标的效果不明显,本工程采用从左岸向右岸进占的单戗堤立堵截流方式。

3.3 戗堤布置与设计

3.3.1 戗堤位置选择

综合考虑围堰的地形、交通条件,截流戗堤中心线与上游围堰轴线平行布置,戗堤布置于防渗墙下游侧,距离防渗墙轴线40 m。

3.3.2 戗堤断面设计

戗堤顶高程按Q=693 m3/s(11月中旬10年一遇旬平均流量)进行设计,截流闭气后堰前水位为2 389.81 m,戗堤顶高程为2 392.00 m。戗堤按梯形断面设计,上、下游坡比为1∶1.5,端头坡比为1∶1.3。考虑满足3~4辆20 t自卸汽车同时抛投作业,戗堤顶宽为25 m。

3.3.3 龙口位置及宽度选择

考虑本工程截流备料场地和截流施工道路均位于右岸,戗堤附近天然河道流速主流集中在左岸等因素,龙口布置在河床左岸。预进占选择在11月上旬进行,采用11月上旬10年一遇旬平均流量Q=845 m3/s设计。根据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量测的流量Q=845 m3/s下戗堤处天然河道流速分布,左岸预进占长度13 m时,堤头流速约3.15 m/s,确定左岸预进占长度13 m。右岸预进占长度以右岸预进占堤头流速不超过3 m/s控制,根据截流水力学计算和模型试验成果,右戗堤预进占95.21m,确定龙口宽度83 m。

表1 龙口段特征水力参数

3.4 龙口分区设计

根据合龙过程中不同宽度龙口的流速、落差及单宽功率等水力学指标,本工程龙口段进占共划分为3个区,以便于施工时控制抛投材料及采用适当的抛投技术。

3.4.1 Ⅰ区(龙口宽度83 m~53 m)

进占难度整体不大,龙口平均流速2.02 m/s~4.10 m/s,进占料以石渣料、中石为主。

3.4.2 Ⅱ区(龙口宽度53 m~13 m)

进占困难阶段,采用沿30°~45°上挑角抛投方法进占,钢筋石笼和石笼串在右堤头上坡角处推进,当抛投料形成上挑角,在其下游堤头流速减小时,及时填补进占。在龙口宽度接近43 m时,平均流速最大,达5.13 m/s。

3.4.3 Ⅲ区(龙口宽度13 m~0 m)

龙口合龙阶段,此时龙口水位落差大,但泄流量小,进占料以石渣料、中石为主。

3.5 截流备料

3.5.1 截流抛投料选择

依据截流水力学计算和模型试验成果对抛投料的粒径进行计算,确定抛投料粒径范围为0.2 m~2.21 m。抛投料物主要为石渣料(粒径0.5~40 cm)、中石(粒径0.4~0.7 m)、大石(粒径0.7~1 m)、特大石(粒径大于1 m)、钢筋石笼(2×1×1 m)和钢筋石笼(特大石)串。本工程坝址区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因此,前期的导流洞、溢洪道开挖料均可以作为截流抛投料,并充分考虑以开挖的大石料串替代钢筋石笼,以降低投资。

3.5.2 截流备料

根据《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NB/T35041-2014)相关规定,本工程预进占非龙口段和龙口段备料系数分别取1.3、1.5,其中龙口段抛投大块石、钢筋石笼等特殊抛投材料备料系数取2.0。截流备料量约9.59万m3,其中预进占区备料量约3.65万m3,龙口区备料量约5.94万m3。

4 截流施工

4.1 预进占施工

预进占在上游围堰戗堤右岸单向进占,于2017年11月上旬启动。预进占主要利用右岸溢洪道边坡开挖料,自卸汽车运输至戗堤右端,端进法卸料,推土机推进。左岸原设计预进占13 m,现场实施时,考虑左岸地形较陡,由大块石堆积组成,结构密实,最大粒径达5 m以上,整体抗冲能力较强,取消了左岸预进占,仅采用抛投四面体防护。预进占期间根据上游来流量及堤头冲刷情况,增加了右岸预进占长度,最终形成龙口宽度60 m。

4.2 龙口截流

龙口进占自2017年11月18日8:00开始,上游来流量622 m3/s,戗堤上游水位2 385.82 m,龙口分流量496 m3/s,龙口平均流速3.3 m/s,导流洞分流量126 m3/s,分流比20.26%。龙口采取全断面进占方式,抛投料以石渣及中石为主。

11月19日8:00,累积进占19 m,龙口宽度41 m,戗堤上游水位2 386.86 m,龙口平均流速为4.7 m/s。导流洞分流增长非常缓慢,分流比仅增长至29.56%。此后,龙口进入截流困难时段,中石抛投后难以自稳。经现场会商,改用大块石凸出上挑脚进占,中石及石渣混合料在戗堤中部抛投,并根据情况在上挑脚采用四面体护脚。由于龙口未采用护底措施,龙口段长时间冲刷,底部覆盖层流失严重,截至11月19日18:00,龙口进占7 m,龙口宽度34 m,戗堤上游水位2 388.15 m,龙口平均流速4.8 m/s,导流洞分流量增长缓慢,分流比增长到47.61%。此后龙口进入截流最困难阶段,单个四面体已不能自稳,采用连续的特大石串或四面体串凸出上挑脚进占,至当日22:00,龙口仅进占2 m,但导流洞分流比超过60%,随着龙口流量减少,龙口流速开始下降,龙口平均流速降到4.4 m/s。

11月20日1:30左右,进占速度开始加快,根据堤头水流情况判断,龙口已形成三角自由出流状态,至11月20日8:00,龙口平均流速3.5 m/s,导流洞分流比77.34%,龙口进入合拢阶段,至11月20日14:00,基本完成了龙口合拢。

龙口截流共历时54小时,截流过程中实测龙口最大平均流速5.0 m/s,最大落差4.55 m。

5 结 语

(1)苏洼龙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第一个实施截流的电站,具有截流流量大,龙口水力学指标高、导流洞分流条件差、截流边界条件复杂、抛投强度高、截流风险大等特点,通过精心的截流规划设计和有序的截流施工组织,成功实现了大江截流,为金沙江上游后续梯级等类似工程截流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导流洞进出口围堰的拆除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截流设计时应考虑残留岩梗的影响。截流施工期间,截流备料和抛投强度对截流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应充分做好截流准备工作。

猜你喜欢

备料水力学导流洞
饱和紫色土初始态和稳定态细沟水力学特征研究*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某水电站导流洞出口体型优化设计
一种新型零部件备料货架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管网理论的人口迁移动力学模型构建
水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湖北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导流洞水力计算
消防部队工程备料款问题探讨
RH二级系统加料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