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以台州学院为例
2018-12-10陈基根朱晓菊
陈基根,朱晓菊
(台州学院 教务处,浙江 台州 318000)
一、引 言
201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1],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完整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扎实推进[2]。随着政府文件的发布与相关工作的逐步推进,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能力及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研究焦点逐渐从以职业能力培训为内涵、以创业实体与创业成功为导向,转向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3]。
总体上,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尚未搭建完成[4]。本文以系统、动态的生态观为指导,结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点,把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起推动、制约和调控等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的生态系统观认为: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无机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包括光、热、水、空气及生物等因子;生物因子之间、非生物因子之间以及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动态的[5]。在此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一般指创业主体大学生与各生态因子之间通过信息流动、激励保障、辐射带动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统一体[6]。
不同类型的高校需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研究型大学需立足于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其创新创业教育旨在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及转化;教学型大学以培养社会应用人才为目标,其创新创业教育需引导学生的专业应用和专业实践[7]。地方高校的价值取向和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是应用型、地方性和服务性。相应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
鉴于此,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为核心,政府、地方、企业、社会、高校多方协同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其科学持续发展,见图1。
图1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施路径
作为省地共管的地方本科院校,台州学院以“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为办学定位,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三创”教育(即创意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全过程,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是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设相关选修课、专业课及讲座等,缺乏实际的学科依托;同时,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专业教育占据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主体。这些因素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学校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的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和了解。(2)面向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具有产业特点、一二课堂互融、与创新创业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类课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3)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系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内容的层面而言,打破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壁垒、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构建了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块化内容体系,同时引入在线开放式的优质创新创业课程资源。从课程教学模式的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做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推行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真正突显体验、实训、探究等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导向。从课程类型的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除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外,学校结合区域经济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及现有资源状况,开设了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如增设以学科竞赛项目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扩大了学生参与面,推动了学校课程建设、学风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
(二)优化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地方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一二课堂相融合、课内外相结合的“一核心二导向三能力四层次五协同”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图2)。即以地方产业需求为核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创新能力和对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四层次包括基础训练层、专业训练层、综合提高层和对接就业层;五协同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实践体系、制定实验实训内容、参与实习实训、评价培养质量。
针对以实验课程、见习、实习、实训等为主要形式的第一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除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外,更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因素,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内容进行重构、优化与创新,如:减少认知性、验证性实验,突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减少观摩式、浏览式、帮工式的实习实训,增加可使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实习实训;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虚实结合的网络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倡采用分散式考核、答辩汇报式考核、实物制作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在课外,将创新创业学分作为课外教育项目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创业学院,推动以“开放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创新项目-创业实践-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图2 “一核心二导向三能力四层次五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三)搭建校地联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地方行业企业、政府多方协同,积极拓展整合优质资源,构筑以“学科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为支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校地协同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潜力。
多方协同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拓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了校地联动的有效机制,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校企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积极构建资源优化、开放充分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2)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教学、科研互动,将学校已有的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鼓励教师项目向学生开放,倡导师生协同创新创业。(3)增加校内仿真、模拟等实验室建设,校企协同共建“模拟企业”和“工作坊”,强化协同培养,提高实践教学实效。(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学生创新创业等需求。(5)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技能实践、毕业设计提供真实的生产平台。(6)校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支持与孵化培育。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创业环境保障。加强政府、企业及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如政府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为创业者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并提供创业场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社会各界要营造宽松、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创业失败提供风险评估和有效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化、实践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一支由项目指导教师、竞赛指导教师、创业指导教师等组成的校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启动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开展创业导师培训;主动对接创业校友、企业和政府部门,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校外指导教师,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
管理服务保障。构建与开发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学生创新学分以及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科技创新项目的过程化、流程化与网络化管理,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强化质量监控。注重质量监控的协调、反馈与指导功能,重视过程性管理与评价,倡导多层面、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加强开放实验项目、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建立并完善校、院二级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督导的意见反馈与经验交流。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培训和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创业学院,鼓励具有创业热情的学生进入创业学院学习,积极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修订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组织管理。学校层面建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运行机制,如建立独立的创业学院,或依托工商管理类学院创建创业学院,或依托学工、团委、教务处等部门建立创新创业组织机构;鼓励各二级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建立与地方产业特质高度吻合、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驱动中心”,为有创新创业意愿、有创新创业能力、有创新创业产品的学生提供综合孵化和服务平台,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学校和学院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学院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创新创业资源、信息等的交流与共享,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运行。
激励措施。针对大学生创业,高校内部的激励措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在教师层面,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对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完善创新创业导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制度,将创新创业作为教师职评的内容之一,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体系。其二,在学生层面,推进创新创业学分的积累与转化制度;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基金,评选创新创业先锋;将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学生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等。
校园文化。加强创新创业类社团建设,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大赛、创业讲座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论坛、沙龙、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网络、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加大对创新创业实践的宣传,发掘树立先进典型。
四、结束语
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专业仍保持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还需持续地推进与细化。以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机制,将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科学、持续、高效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