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中医学术语翻译
——以《黄帝内经》之“气”的翻译策略为例

2018-12-10毛静林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归化黄帝内经中医学

毛静林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萌发,以1978年赛义德出版的《东方主义》为确立标志,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利关系。东方主义主张,在“话语-权利”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权利话语模式中,边缘文化只是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1]417。专注于第三世界文化研究的美国学者弗·杰姆森也认为,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将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只能被动接受,它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受到不断渗透和改型[1]415。东方主义概念的泛化导致了非此即彼的误解,而对该理论的正解在于,既非追求全盘西化,也非片面强调民族主义,而是要跨越僵化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在东西方对垒的模式中消解中心,寻求多元文化互渗共生的第三条道路。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在于,将译本研究从语言层面拓展到了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利等领域,为译本与翻译策略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宏的视域。

二、《黄帝内经》之“气”

中医学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学典籍自17世纪开始被译介,目前已有数百部译著出版,在众多被译介的典籍中,《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较受瞩目的一部。《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医学典籍,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疗和预防等内容,是中医学奠基之作,列于四大医学典籍之首。《内经》全书共81篇,多以问答形式著成,所涉内容极丰,含有大量文化术语,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术语多艰涩模糊不易解,又兼政治权利等意识形态因素之干预,译文不免各执一词。本文拟以“气”为例,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术语翻译。

在中医学领域,“气”是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术语。谓之“独特”,是因为它有着哲学渊源,与中国古代哲学领域的元气论一脉相承。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气生于道,具有物质性,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庄子提出:“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茫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2]215把气的运动变化与生命联系起来;管子在老庄基础之上,把精与气结合起来,提出精气学说,认为精与气是衍化万物的物质材料。《黄帝内经》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把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与中医学固有的理论相融合以阐释医理,而“气”作为从哲学领域引入的概念,也被赋予了哲学与中医学的双重含义。哲学之“气”是指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且通过运动、变化、转换形成包括人体与生理运动在内的世间万物,中医学之“气”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泛指脏器组织的机能;温病辨证的部位或阶段[3]149。谓之“重要”,是因为“气”是精气学说的核心概念,而精气学说是中医哲学理论框架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且中医学素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导,正如中医学家任旭所言,“我国古代医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紧紧依赖于哲学,甚至用哲学的语言和规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4]50以《内经》为例,“气”及其衍生概念前后共出现3000余次,论述81篇,几乎篇篇涉及“气”。既然术语气如此独特而又重要,翻译时就需慎之又慎了。

三、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术语“气”的翻译

在文化地位悬殊的文本间进行语言符号转换时,边缘文化译者需警惕面对中心文化的自我改型和贬损,同时也要避免极端民族主义的做法,在强弱文化对垒的模式中寻求平等对话与互渗,换言之,翻译手法方面应视具体语境采取异化与归化相调和的方式。

(一)异化之“气”。“气”作为中医学哲学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常见翻译方法有音译异化和意译归化两种,如下例:

例1: 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5]122

李照国译(以下简称李译):The movement of the Qi(of the Five Elements)in nature cannot violate this rule.[5]122

罗希文译(以下简称罗译):Movement of the Vital Energy in the Heaven cannot lose its order.[6]200

根据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文化地位有差距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进行语言符号转换时,边缘地位的文本译者会不由自主地采取归化译法,以迎合中心文化读者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而边缘文化在输出过程中不免贬值。本句“苍天之气”是哲学意义之“气”,是指“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7]164按照中国古代哲学元气论的观点,“气”是本原性物质,是构成宇宙的物质材料,同时“气”通过运动、变化和转换生成世间万物,中医学便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来阐释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以及四时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罗采用归化手法译作“energy”,energy主要有三层含义:(1)the strength and vitality required for sustained and mental activity,力气、劲、活力;(2)powerderived from the utilization ofphysical and chemicalresources,esp.to provide light and heat or to work machines.(利用物理和化学能量产生的)能量;(3)the property of matter and radiation that is manifest as a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能[8]738。两者语意上存在部分重叠,但本质不同。如前所述,“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哲学是中医学植根的土壤,脱离这层土壤,医理将无从谈起,这是中国以哲学为主导的“道理医学”的独到之处,也是区别于西方构建于科技之上的“实证医学”的关键点。“energy”看似传递了部分含义,但源文化符号的哲学意义完全抛开了,且“气”作为一个文化词,含义也更宽泛。李用异化的手法音译为Qi,保留了独特的文化概念,从短期看可能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但只要该术语被接受了,就会对中医学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罗的归化译名易于理解,但未忠实地传递原文,或者可以说是在译介过程中进行自我变形以符合中心文化的价值观,这对于中医学的宣介是不利的,因此并不妥当。

(二)异化归化结合之“气”。术语“气”与形容词、名词、动词组合可以衍化出各种气论概念,如精气、春气、气迫,翻译时需视具体情况音译之后添加夹注,略作解释,或文后辅以注释以深度解释,如下例:

例2: 天气,清净光明者,藏德不止,故不下也。[5]20

李译:Tianqi(Heaven-Qi) is clear and pure.It contains De(power) and never stops moving.[5]21

罗译:The sky,clear,still and bright,reserves its vitality permanently and never fails.[6]103

Maoshing Ni(以下简称 Ni译):The heavenly energy is bright and clear,continually circulates,and has great virtue.[9]7

这里的“天气”是指“云气,亦泛指一切气体”[7]164。李译采取异化归化结合的策略,罗译归化为“sky”(天空),与原文不符,Ni译归化为“heavenly energy”。文中还涉及其他四时自然之气,摘录如下:

例3: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5]74

衍化之“气”的三译本详见表1。

表1 “气”的衍化概念三译本比较

地气是指“地的水谷之气”[10]56,即水谷中包含的精微物质;风气即“风木之气”[10]56;雷气是“雷火之气”[10]56;谷气即“溪谷之气”[10]56;雨气是“雨水之气”[10]56。本句以自然现象作类比,阐述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从翻译策略看,李译音译加夹注,Ni译音译意译结合,均采用异化归化结合的方法。罗译采用归化手法,将“气”替换成目标语读者熟悉的概念。从一致性来看,李译做到了统一,前后均为“Qi”。罗译分别译作“essence”、“vital energy”或者省略(如雨气,译作rain)。比较三种策略会发现,李的翻译态度最谨慎,反映了译者多重考虑:第一,音译保留了中医学术语,夹注作简要解释,两种手法结合,兼顾了源语文化传播与目标语文本读者两方面的需求;第二,亦步亦趋译就的目标文本与源文本语际连贯度最高。Ni译同样采取归化异化结合的策略,源文本与目标文本语际关联度次之。罗译以归化的手法译之,其中地气(地面水谷之精微物质)译作Vital Essence on the earth(Essence是指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quality of something,本质、要素),和原文有差距;谷气之“谷”是指两山间通水之道,即溪谷之“谷”,在人体肌肉与肌肉之间亦称为“谷”[10]56,此乃“天人相应”之意,李译作“Grain”(粮食),罗译作“cereal(谷物)”,Ni解释为“the five grains from the earth”,均与原文不符,为误译;“雨气”罗译作“rain”,有过度归化之嫌。简言之,以归化手法译之,概念的内涵被置换了,文化交流似乎发生了,交流的概念被扭曲了,就如同把“饺子”译成“dumpling”,把“西施”译成“Helen”,这不仅是源语文化的损失,也是目标语文化的损失。其次,刘法公就名称术语翻译提出“统一”原则,即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译名、概念、术语等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11]59。本研究认为,“统一”原则虽是针对商务英语文体翻译而设,但对于非商务文体的术语翻译同样适用。李译涉及同一内涵之“气”时均音译作“Qi”,译名清晰而准确,而罗译回避“气”这一概念,前后采用了“essence”、“energy”等多种译名。不仅如此,罗译本同一概念前后译名也不尽相同,如本例“天气”译作“sky”,而“天气通于肺”中的“天气”译为“Vital Energy in the Heaven”[6]158;“地气通于嗌”中的“地气”为“Vital Essence on the earth”[6]158,而“天地气交”中的“地气”注释中为“the Yin Vital Essence(the Earth)”[6]101,如此前后不一的译名容易误导目标语读者,对于中医学医理的传播与推广也是不利的。

某些衍化概念词理甚深,音译与夹注尚不足彰显其义,则需在文后添加注解方得晓畅通达,如下例所示:

例4: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5]26

李译:Frequent violation of these(rules)may give rise to the violation of Xieqi(Evil-Qi).[5]27

Note:Xieqi refers tothefactors that can bring harm to the human body and cause diseases.That is why sometimes people translate it into pathogenic factor which sounds more reasonable.[5]38

罗译:To run counter to this will cause the invasion of pathogenic factors. Communication with thisisoffundamentalimportance to the maintenance of life.[6]110

Ni译:If people violate or disrupt this natural order,then pathogenic forces will have an opportunit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body.[9]9

“邪气”是中医学阐释病理的基本概念,“邪,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7]308根据中医学理论,邪气入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正邪气互搏表现为发病。前两个译本归化为“pathogenic forces”和“pathogenic factors”。“pathogenic”,意思是“able to cause disease”,因此译成“pathogenic forces/factors”是准确的,但抛开“气”的概念,源文化符号有所损耗。译本三音译意译结合,文后添加注释,既传播了中医学的特色概念,又兼顾了译本的可接受性,因此最为稳妥。

(三)归化之“气”。某些衍化概念之“气”是虚指,无实际意义,此类术语需仔细辨析,运用适当的手法译之,如下例:

例5: 肝者,罢极之本,魄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谓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5]126

李译:The liver demonstrates its Hua(splendor) on thenail, nourishing the Jin(sinews),producing blood, …[5]127

Ni译:It stores blood.[9]41……

根据中医理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藏血、主筋的运动、主疏泄、主谋虑。其中藏血是指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3]443。本句“以生血气”是指肝的藏血功能,“气”为虚指,无实际含义,因此李与Ni均用归化手法,意译为“blood”。

通过上述各例可以看出,“气”的含义宽泛模糊,兼有哲学与中医学意味,不可一味简单异化为“Qi”或者归化,而是即要考虑源语文化的输出诉求,又需兼顾目标语文化的接受度,视具体语境采取异化归化的调和策略。

四、结 语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其独特的诊疗理念近几十年来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并逐步被接受。为加快优秀民族文化的国际化进程,译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医学典籍的译介工作。然而,在推介的同时还需警惕两种倾向:一是打着促国际传播之名,行全盘西化之实,在文化输出过程中任由文化贬损,意识形态被中心文化渗透与扭曲;二是行极端民族主义,试图以一个中心取代另一个中心,其结果会强化东西方文化的互斥,影响边缘文化输出的效度。在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英语占据话语主导权的今天,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处于边缘文化地位的中医学典籍翻译提供了一种启示,就术语“气”而言,译者可视具体语境,采取异化与归化相调和的翻译策略,而非一味异化或一味归化。

猜你喜欢

归化黄帝内经中医学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