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影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
2018-12-10张罗箫
张罗箫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南台科技大学,台湾 台南 71005)
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积极地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来丰富自身的表现力和传播方式,中国网络电影的生成发展,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紧密联系,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电影适应科技时代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络电影有双重含义,一是传统电影在原有线下的传播方式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在PC、手机、电脑等上进行传播与展映;二是指专门为网络量身打造,只在互联网上播出的电影。本文研究对象为第二种网络电影。
一、中国网络电影发展的现状
中国网络电影的发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视频。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电影在传统传播的渠道基础上,开始在网络上播出,使电影形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传播平台,这个时期也是盗版电影最为猖獗的时期,甚至出现了电影还没有在各大院线正式上映就已经在网络上被播出的局面,面对盗版,很多电影发行方、上映方应对无力。一些网络平台无论是客观条件制约还是主观故意,使盗版屡禁不止。
21世纪初期,网络电影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专门意义上的网络电影开始出现,2000年,《见光的爱》《175度色盲》《天使的翅膀》相继播出,这些电影只在网络上播出,具有网络时代的互动性。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视频是中国网络电影的雏形,其呈现的特征是以将几部电影作品进行“拼接”恶搞,以2005年自由职业者胡戈戏仿陈凯歌电影《无极》而创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该短片2006年初开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仅优酷网累计播放就超过500万次,在当时如此大的播放量让人惊叹。网络电影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电影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制作专门通过互联网播映的电影。宽带、3G、4G技术的广泛应用,PC、网络电视、手机等大量普及,使网络电影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
2014年起,中国网络大电影开始兴起。爱奇艺给网大做出定义: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 60 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据公开资料统计分析,2014年网络大电影数量为250部,市场规模约为1亿元,而到了2016 年上线网大数量为2461部,市场规模高达216亿元。有29部网大总播放量破亿。其中《深宫遗梦》(2.12亿元)《仙侠学院》(2.09 亿元)总播放量超2亿元,其他27部播放量在1亿~2亿元之间。2017年,随着国家管控的严格,全年各平台上映数量为1892部,网络电影市场规模20亿元。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传统电影上映总计970部,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
2014—2016年网络大电影数量及增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网络电影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潜力巨大,同时,网络电影作为传统电影的一种补充,也为电影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新媒体提供了新的观影方式,对电影产业而言网络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传播媒介,而是传统电影产业链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环节。网络电影已经成为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中国网络电影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电影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制作、发行、传播的便利条件,使电影真正实现了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让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但与其他事物一样,网络电影在为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和负面的问题。
(一)价值观的“泥沙俱下”与形式的“野蛮生长”
网络时代,电影的创作、发行、传播有了非常巨大的自由空间,传统院线无法上映的大量影片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网络电影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生产周期短,最初的监管与审查相对宽松,主要以平台自行审查为主;“网大”一般采取播出6分钟,6分钟后付费观看的模式,因此为了在前6分钟吸引观众掏腰包付费,八卦、血腥、暴力、恐怖、软色情、恶趣味等低俗内容便成了吸睛利器。因此,网络电影出现了大量内容低俗、强蹭热度和打擦边球的粗制滥造的低质量产品。“尸体、裸体、咆哮体”充满网络,一些烂片篡改经典,充斥着低俗和恶趣味,甚至大肆宣扬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制作方面,有些网络大电影过于简陋,服装道具更是十分雷人。在剧情方面,有些影片在故事情节的衔接上略显生硬,甚至有些地方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仅仅靠低俗内容及怪异的形式获得收益有悖于市场普遍规律和人文道德理念。
(二)资本的“急功近利”与内容的“山寨跟风”
相对于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与上映周期以及利润回报,网络电影的介入门槛较低,制作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而盈利潜力大,起初有网络平台的扶持,后来有几部网络大电影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示范效应”,因此,大量的非专业人士以及大量的资本盲目涌入到网络电影行业,制作团队和投资人都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投机想法,主要目的是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山寨跟风现象如影随形,注重“短平快”,而不是“高精尖”。
如2015年,特效“五毛”、粗制滥造,拍摄仅用了1个月、投资28万元的“网大”《道士出山》,凭借以假乱真的片名,比陈凯歌的“正版”《道士下山》上映早了三个月,上线2天收回了成本,上线10天全网“票房”超过300万元。导演张涛一鼓作气,又接连拍摄了《道士出山》的第二部、第三部,同质化非常严重。“网大”纷纷效仿,各类山寨IP横空出世。如《捉妖济》山寨《捉妖记》;《解救武先生》《解决吾小姐》山寨《解决吾先生》,《再见,美人鱼》《神秘美人鱼》《美人鱼汤》山寨《美人鱼》,《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我不做潘金莲》《她才是潘金莲》山寨《我不是潘金莲》……
跟风主要是追逐热点或者炒作发酵、恶搞“名人”,甚至无节操、无下限地击穿道德底线地消费“死者”。如2016年,《乔任梁之死亡邮件》是在艺人乔任梁因抑郁症过世、人们还在哀悼之际就开始筹拍的。而《宝宝别哭》则是某影星在离婚消息演变成八卦发酵三天后开机的,而从编剧到杀青,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堪称“光速”。质量如何,不言而喻。
急功近利与山寨跟风使网络电影的商业气息过分浓郁,质量严重低劣,对传统电影与IP电影造成巨大冲击,对这种现象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自我淘汰与自我净化,也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管控,实行强制退出机制,从而建立起中国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
(三)大众评价的“恣意狂欢”与群体极化的“语言暴力”
钟惦裴先生指出,“电影批评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语境理论”。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电影批评空间,使得中国电影批评场域从话语方式、文本特征、身份建构到批评语境、批评主体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电影批评以职业批评为主,而在网络电影兴起后,大众的批评话语也占据了电影批评的一席之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职业影评,成为网络电影最重要的推销手段。大众的批评虽然碎片化、片段化,但其篇幅短却适应了快餐消费的大众需要,以观众的口碑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成为网络电影的重要评价指标。很多网络电影正是利用了民间影评的传播优势,采取“病毒式”营销,在短时间内就聚集起大量人气,从而获得观赏量和点击量,使一些默默无闻的编剧、导演、批评者等脱颖而出,一些小成本的优秀影片也因此得到观众的青睐,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影片也走进大众视野,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电影的民间批评就有积极意义。
网络电影的大众批评对网络电影的积极作用,被一些电影发行方、传播方用作营销手段,本身无可厚非。但一些从业者却将“一呼百应”的大众批评通过“作弊”的方式将其演化为炒作的手段,他们利用观众的“从众”以及“身份认同”等心理,将一些本该站在观众立场对影片进行真实评价的群体演化成为网络电影进行宣传、鼓噪甚至虚假营销的“网络水军”,将缺少文化自律、缺乏宽容的电影批评置于批评秩序与市场规范之间的中间地带,电影批评出现了商业化、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从中除感受到某种浮躁、困惑,某种哗众取宠、狂妄自大外,呼吸不到任何久违的美学气息,也看不到半点鲜活的电影文本真相”。如《 〈山楂树之恋〉:卖淫女装出来的清纯》一文直斥影片《山楂树之恋》“是这样一部打着卖弄清纯的旗号,实则连只路边野鸡也不如的货色”;《〈阿凡达〉钉子户伟大教材》的作者把《阿凡达》恶搞式地理解为一部所谓“钉子户抗暴力拆迁”的电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电影出现后,都会有正面与负面的评价,甚至有人身攻击的评论,管中窥豹,语言暴力现象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电影批评场域中的一个文本痼疾。网络电影批评现象中,还常常共生着群体极化现象。所谓群体极化是指志趣相投者彼此强化他们的观点以至达到极端的趋势。一些营销就是利用网络电影中形形色色的观点,利用回帖、留言等功能使反对者和支持者都能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意见共同体”,在互相的攻评和群体极化中对影片进行炒作,进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
三、中国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策略
无论是客观现实需要,还是理论研究需要,对待网络电影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杞人忧天,因噎废食,也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构建中国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势在必行。
(一)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导向与监督管理
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既要依靠行业自身的“优胜劣汰”“激浊扬清”来实现自我净化与发展,更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的政策导向与严格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在遵循电影行业发展的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监管等方式,对网络电影的题材、内容和质量进行把关,思想、内容、题材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坚决禁止,引导思想积极、内容优秀、题材高雅的讲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的网络电影进入观众的视野,为网络电影的发展创造公平的、良好的市场氛围,使优秀的网络电影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进而优化网络电影的发展空间,提高网络电影的发展水平、提升网络电影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对网络电影进行整顿规范。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规范化的总体要求,如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电影,应当遵守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国家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对电影产业的支持等。2018年3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对网络电影的乱象提出了治理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使网络电影开始告别野蛮生长的混乱局面。2018年11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坚守底线红线,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已出台的网络电影成本配置比例行业自律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对违反规定的网络电影演员,定期向社会公布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发行公司不得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购买播出网络电影。政府资金、免税的公益基金等不得参与投资娱乐性、商业性强的网络电影。这些法律与行政法规为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秩序、保障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相对复杂的网络电影市场,配套的实施细则仍须尽快出台,同时法律法规也要随着网络电影的发展趋势而与时俱进。
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还需要政府部门建立专业的监督管理与执法队伍。监督管理的职能,一是对合法的网络电影从业者、网络电影的合法权益等进行保护;二是对网络电影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查处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整治网络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乱象,通过建立健全违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吊销营业许可证等方式,从而使网络电影处于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网络电影行业要自律与自强
一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除了外部的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由行业内部各要素所决定。网络电影行业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从事电影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自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自律,那么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也会变得相对容易。因此,网络电影的从业者不能把网络电影完全作为“捞钱”的平台,而要考虑网络电影具有的社会性,讲究品位,讲究质量,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而不能为了求新猎奇、标新立异而出现粗制滥造的低俗电影作品。
网络电影的从业者在自律的基础上也要自强。网络电影除了社会属性外,也具有商业属性,也要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就要在网络电影的专业化方面不断探索。中国电影出版社新近推出的《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网络大电影观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如2017年爱奇艺的网络大电影观众构成中,30岁(含)以下占81%。而腾讯视频这一年龄段的观众比例高达84%。针对网络观众的特性,创新的故事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新颖的叙事结构,个性化的演出风格,高质量的制作品质,差异化的定位,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等,这些是网络电影从生产到消费都健康发展,并且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网络电影传播平台要自律与规范
网络电影传播平台要奖励综合评价体系,正确开展网络电影评价,正确看待、合理运用收视率(点击率)数据,坚决反对唯收视率(点击率)倾向,更不能对收视率(点击率)等数据进行造假,欺骗观众,误导观众,甚至坑害观众。网络电影的传播平台不应一味追求市场利益,而对山寨、低俗、粗制滥造的网络电影大门敞开,也要做到自律,对要播出的网络电影加强审核机制。除了对即将播出的网络电影进行审查外,对正在播出和已经播出的也要进行抽查,对观众反响不好或者对社会、对观众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作品也要及时整顿、清理乃至下架,停止播出。同时网络播出平台也应该自行建立行业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网络电影播出平台应创造更多盈利模式,除了网络电视收视分成、广告植入、会员费等盈利模式外,还应积极探索更多的商业运作模式。商业的运作模式,要在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进行,避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网络电影批评与评分要自律与规范
网络电影批评,是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影片的直接互动,相比电影宣传、广告、网络评分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并能对其他观众产生影响,无论是专业的学术批评,还是非专业的大众点评,都应该力求公平、公正,而不能完全根据个人爱好而不负责任地发布“污染语言”和“垃圾语言”,对于网络电影的“水军”,有关部门、网络平台以及网络电影从业者都应该对其合理监督,而不能任其在网络上恣意妄为。
网络电影的评分,也是如此。如互动性极强的社交平台——豆瓣,具有广泛大众参与的公信力,有很深厚的网络人群参与评论。最大限度地还给了大众话语权。因此,其提供的电影评分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电影网站,凭借悠久的历史、齐全的影片信息数据库,以及权威的电影排名,成为世界上最有公信力、最权威的电影资料库的评价机制,而同时,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空间也发布对网络电影的评论,并对其进行评分,凸显了话语权回归大众。网络评分的参与者也要遵守规则和相关规范,使影评回归真实,让评分更具有权威性和可参考性。
四、结 语
网络电影的发展要遵循电影的内在发展规律,遵守市场的需求规律,“泥沙俱下”“山寨跟风”等现象在发展初期在所难免。但一个行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建立健康发展生态。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立法进行强制约束与监督引导;更重要的是网络电影的从业者提高自律性,并从内容等方面实现自强,从而获得发展的优势;网络电影的播出平台也要自律,并建立和遵守行业规范;作为网络电影的受众者,在进行批评和评分的时候,也要客观、公正、真实。总之,中国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生态的构建需要内部与外部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相互制约并共同促进,忽视甚至忽略任何因素都无法实现网络电影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