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推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2018-12-09宋文文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两用民用军民

宋文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北京 100040)

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特别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民用技术,已成为美国保持军事优势、壮大国防工业、带动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举措。美国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设置专项计划、加大资金投入、畅通交流渠道等方式,有效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为美国构建军民一体化发展的国防工业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冷战结束后,为适应全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美国对代价高昂的军民分离体制进行变革,重心逐步转移至加强经济建设上,并削减了国防领域投入,国防工业受到冲击。在这种形势下,为保持军事优势和国防科技工业活力,美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并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上全面铺开。

(一)面向未来需求,开展军民两用技术长远发展规划部署

以网络空间为例,美国在网络空间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技术需求和管理方面,以军方为主导,进行关键技术确定、开发规划、管理,推出网络空间科学技术研发体系,解决共性、基础性问题。2015年发布的《国防部网络战略》从构建网络空间作战力量体系、网络防御、网络作战和网络同盟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美军网络空间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和能力发展的实施方案,可操作性比较强。2015年5月,美国海军发布《舰队网络司令部2015—2020战略规划》。该战略明确指出海军将通过开展网络空间行动确保海军和联合行动的自由及决策优势,并提出五大战略目标:将网络作为一个作战平台进行管理、开展定制信号情报任务、通过网络空间生成作战效果、创建共享的网络态势感知、建立和发展海军网络任务部队。国防企业及院校形成技术联盟,提高网络空间技术研发能力。诸多防务公司还与大学、企业共同组建了多个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通过将资源整合,提高网络空间技术开发能力。

(二)遵循市场规律,借助资本力量,实现深度融合

冷战结束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市场机制下风险投资模式日益成熟,美国军方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创新能力逐步滞后于民用与商业领域。同时,私营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高层认识到,推动国防科技创新,提高军民两用技术研发的广度和深度,需采用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参与到国防科研活动中。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及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肯德尔在多次公开讲话中也提及,美国国防部将借鉴中央情报局的投资中介公司——IQT公司的相关经验,建立军方的投资公司,尝试在国防科技研发与装备采办领域推行风险投资模式,借助资本力量和商业领域的前沿技术,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后,卡特与肯德尔多次造访硅谷,提出在硅谷设立机构开展国防风险投资的设想,并于2015年7月正式成立国防创新试验小组,由美国国防部研究与工程助理部长直接领导,探索在装备建设中采用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模式,推动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2016年7月,卡特宣布在波士顿成立第二家国防创新试验小组,资助神经科学、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

(三)简化军民两用技术采办流程,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

美国国会从1990年开始,通过《国防授权法》《联邦采办改革法》《联邦采办精简法案》等重要法案,指示国防部修改采办政策,鼓励采办民用企业的技术与产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一个“无缝”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同时,通过《国防科学技术战略》《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等文件,强调充分利用军用和民用技术及产品的相似性,缩短实现产品化的时间,国防部门可以利用民用工业的技术创新来促进国防现代化,利用民用市场的规模经济降低武器系统的成本,并从民品市场的规模经济中受益,增强军民两用工业基础。

为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任务的紧迫需要,美国先后推进国防采办程序调整,聚焦快速采办,精简与优化采办流程,包括精简小型信息技术项目采办程序,研究论证和实施快速网络采办程序和简化高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流程。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实施了“紧急部署采办”,建立小型、机敏的采办机构,采用商业解决方案,避免过于细化的需求和复杂的程序,形成快速、灵活的“网络专用装备”采办程序。

(四)军民共建共用重大基础设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美国把促进军民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基础设施的共享,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政府对共用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美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直集中在国防、能源和网络技术与安全等方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设施监管指南》指出,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权限,既在联邦政府,又在民间。

此外,美国在信息网络、通用光缆、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大型基础项目中,也实现了军民共享和共用。美国超过95%的全球信息栅格传输服务由民营部门提供,许多网络管理服务业务由非国防部机构来承担。2013年美国国防部利用微软公司的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国防部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没有任何可用于保障长期项目的试验设施和基础设施,所有进行的项目都是借助军种实验室和工业部门甚至国防工业的研究机构。此外,军方与政府正在共同建设用于网络空间作战能力试验与评估的“国家网络靶场”,以及用于存储、过滤、处理和分析海量网络数据的“高性能计算中心”。2014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国家网络安全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法案》《美国国土安全网络安全执行法案》《关键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法案》这3部有关网络安全的方案,提出要加强军民合作关系,实现国防部等政府部门与民间机构之间网络威胁信息的实时共享,共同抵制网络攻击。

(五)积极开展大型科研活动,不断推动军民科技发展在国家层面深度融合

近年来,基于国家战略需求,美国开展了多项国家级大型科研活动。美军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国家级战略性科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把军事科技发展根植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不断提高科研效益和活力。2011—2015年,美国政府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战略制高点,相继制定了材料基因组计划、大数据计划、脑计划、纳米计划、战略计算计划等多个国家级战略性科研计划。这些大科研计划具有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军地多部门联合投资、众多科研机构参与、时间跨度长、投资大等特点,蕴含巨大的社会、经济和军事价值。美国国防部和军种科研管理机构作为成员或核心成员加入政府组建的跨部门协调小组中,积极参与相关计划的制定,以及技术、数据和资源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充分利用国家科研力量体系为军方服务。

近年来,美军不断尝试通过举办多样化活动,吸引民间机构参与国防建设,包括带有高额奖金的大奖赛、实验性创新活动以及各类技术研讨会等。美军已组织完成多项挑战赛,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挑战赛”“机器人挑战赛”“复杂问题求解”等,国会也已立法对利用竞争和奖励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形式进行规范。DARPA发起“创新会馆”研究项目,将6组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集合起来,同吃同住,协同工作8周,以此研究在较短时间内、生活与工作一体的环境下,进行高效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可行性,以及针对国防部面临的部分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美军还通过举办各个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技术研讨会,促进军方同民间机构的沟通交流。

二、主要措施

(一)发挥政策牵引作用,推动国防和经济建设融合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出于军事需要,在互联网、卫星、合成材料等领域研发了大量尖端技术,但国防科研成果较少转化到民用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压力增大和军费开支减少,美国逐步调整国家安全策略,兼顾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化。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提出国防转产战略,在武器采购中大量使用民品,支持政府科研机构与军工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促进军民一体化发展。2000年以来,美国政府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强调要“利用民用经济中发生的高新技术爆炸来实现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美国军民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奥巴马上台后,进一步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加强政府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2012年10月,美国国防部出台《2013—2017年未来五年技术转移战略行动计划》,强调不断改进内部流程,全面审查技术转移工作,使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成为创新的倍增器。纵观美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发展历程,实施军民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对加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国防科技创新,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牵引作用。

(二)推出各种专项技术转移计划,借助风险投资为军服务

美国国防部针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各阶段和民用科研生产领域的不同需求,结合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等不同特点,设置了各种专项技术转移计划,并进行动态调整。依据美国政府问责署的调查数据,2010—2012财年,国防部和各军种共计管理了20项技术转移计划,资助经费79亿美元,其中重点支持快速能力转化和联合能力转化。2012年,美国国防部实施了“多学科高校研究倡议”计划,与63所高校研究机构签署了“文化和行为效果对社会稳定性影响预测模型”等23项合同,开展军民两用的跨学科基础研究。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与政策办公室发布《2015财年科学技术研发优先发展计划》,提出要统筹军用民用信息研发计划,加大对大数据、“网络空间”和频谱等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确保美国军民数据、网络和频谱的安全。目前,美国已建立民间资本为军服务的机制,借助风险投资等投融资手段,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敏锐地侦察和识别先进的军民两用技术,发现创新、扶持创新、管理创新和转化创新,并对其进行投资和培植,既能满足军方对该项技术的需求,又能满足民品市场高额回报的需要。

(三)建立各类专业技术转移网站和服务平台,畅通军民交流渠道

通过各类专业技术转移网站和平台,美国国防部及时公布技术转移法规、工作机制、培训信息、成功案例、各单位的技术成果等,方便公众全面了解各部门的技术转移情况。对于公开竞争的项目,美国国防部通过“国防创新市场”“联邦政府商业机会”“国防部技术对接”等信息交流平台,对项目名称、类型、主要内容、相关要求等信息进行公开发布。美国国防部不仅利用网站交流采购信息,还采用会议、刊物和推送等方式交流信息。

(四)建立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体系,有效解决了国防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一是通过立法将技术转移明确为联邦政府及其下属实验室的法定职责。国会制定的《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确立联邦政府及其下属科研机构肩负推动技术转移的使命。二是通过立法明确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利益分配原则。

美国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从宏观角度制定政策和实施计划,通过实施经费保障,构建良好的平台等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管理和运行体系,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现状,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三、几点启示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育尚未十分健全,政府对军工企业改革干预的力度和范围客观上要多一些。军事科技发展过程中,军用和民用界限比较分明。因此,这种来自政府的“顶层设计”尤为谨慎,应充分考虑当前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拟定一个符合实际的短期、中期及长期发展规划,在减少改革的随意性的同时,保持警醒,当计划出现偏差时,及时做出调整。

(一)制定连续性的引导政策和计划,是确保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重要基础

美国采取“法律规定、政策引导”的国家顶层设计指导方式,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步伐,相继出台多项战略、政策和计划。根据技术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划,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就未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提供新的指导方向。如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充分利用民用半导体技术发展优势,推动砷化镓和氮化镓材料在军事装备的应用,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相继实施了“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微波和模拟前端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计划”“下一代氮化物电子”“碳电子射频应用”“半导体先进技术研发网络”等计划,通过军产学研的方式,探索新一代半导体技术。

(二)加快军用标准规范改革,是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标准融合的有效手段

武器装备研制需要在严酷条件下具备特殊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为此,美国曾制定了十分繁复的军用标准以满足军品在设计、制造、工艺、检测、试验、技术指标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但随着民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防工业改革的迫切需求,美国对其军标和规范进行调整和简化,或规定在某些领域除一些特殊的要求外,一般优先采用民用标准。

美国国防部在1994年进行军标改革后,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为导向,积极健全完善军民通用标准,大力提倡采用民用技术军民通用标准,大力提倡采用民用技术规范,扩大民用产品采购。针对民用技术发展迅速、成本较低等现实情况,美国国防部提出“必须优先采用民用技术、产品和劳务”“在可行的情况下,可修改要求”,以此推动民用技术的军事运用。

近年来,以《军用规范精简方案》为基础,美军大范围审查清理和修改调整军用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民用标准和规范在国防部标准化文件中的比例,将大量非政府标准纳入《国防部规范与标准目录》,逐步形成统一的军事信息技术通用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分属两套体系,很多现行军用标准还在沿用前苏联和美国的旧规范,不少标准已失去了先进性。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通信、生物、材料等领域中的民用产品技术标准已高于军用标准,尤其是电子信息领域里的一些民用产品的水平已达到了军标要求,再沿用那些失去了先进性的军用标准,不仅直接影响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而且成了排斥民用高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壁垒”。鉴于我国现行军用标准仍是军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体系十分庞杂,需要专门研究并根据需求及时代变化加以调整和规范。

(三)搭建双向信息发布平台,是加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推动军方和企业在装备和技术需求信息、企业信息之间的共享,美国搭建了双向信息发布平台,如采用门户网站和电子终端等信息平台,双向发布装备需求和企业信息,为军地双方沟通与合作提供便利。美国建有商业机遇网、各军种采办网、国防部创新市场网和技术转移网等多种门户网,发布相关装备需求和企业信息,为民口企业获取装备采办需求和国防预研需求信息提供渠道,也为军方发现、捕获和寻找潜在的技术、产品和企业提供信息平台。

我国军民“两张皮”现象仍未解决,民营企业对军工资源掌握较少,没有良好的渠道去了解军方需求和成果信息,更多地是借助社会关系或非正规渠道去了解军工集团科研院所主攻领域、科研成果、联系方式,军方也不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科技成果,存在军企信息库、民企数据库和技术需求库“三缺失”现象。虽然2015年1月“全军武器装备采购平台网”正式上线运行,我国各地也有多个军地信息发布平台,还有包括路演、展览会等形式的信息发布平台,但出于保密和其他因素考虑,网站运行和服务效果仍有待完善和提高,应借鉴国外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经验,推动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在信息领域的深度融合。

(四)共建共用基础设施,是保障军民两用技术资源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在共建共用基础设施方面,美国颁布了相关法律或条例,并明确了无偿、租赁、代管等手段共用基础设施,在信息网络、通用光缆、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大型基础项目中实现军民共建、共享和共用。当前,美军90%的通信业务由民用信息系统承担,私营部门的网络中存放了大量军事技术与装备的信息。另外,军方与政府正在共同建设用于网络空间作战能力试验与评估的“国家网络靶场”,用于存储、过滤、处理和分析海量网络数据的“高性能计算中心”。

我国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民用通信、网络、气象水文、实验室等设施设备,采用“隐军于民”“民控军用”“民建军用”等模式,采取共享地方现有资源和地方力量合作建设等方式,提高军民设备设施的共享共用程度。

猜你喜欢

两用民用军民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国外先进民用直升机FMS导航模式研究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理事会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总目次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