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航天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8-12-09崔宗胜张亚斌李成方
崔宗胜 张亚斌 李成方 张 然 祝 彬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2.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 200245;3.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48)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立法工作有序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组织保障、法治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进一步明确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重点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
在经历了“军民兼顾”“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等多个发展阶段之后,体系化、系统性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一)以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核心
构建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的十九大关于军民融合的重要论述,也是未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构建一体化的战略体系和能力,其本质是以军民融合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军民一体化筹划、一体化实施和一体化运用,促进军民两大领域的需求共融、资源共融、能力共融、技术共融,形成支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合力。
(二)以全要素、多层次深度融合为基本发展格局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阶段的不断递进,当前的军民融合已不再局限于产业层面的军民能力和资源互通,也不再停留于产品层面的军民共用,而是朝向军民技术的一体化研发迈进。军民融合发展脉络进一步显现,以技术共生为基础,产品通用和产业相关多元为特征,涵盖能力、资源等全要素,纵跨技术、产品、产业多层次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三)以创造发展价值助力中国梦实现为根本目的
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成果。从发展全局来看,军民融合发展蕴含巨大的发展价值,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运行,无论是对提升我军装备水平,充分解放发展战斗力,还是对释放军工发展活力,提升军工经济发展牵引效用,都具有重要作用,换言之,创造发展价值助力中国梦实现已经成为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最根本目的。
三、航天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需求
航天工业作为兼备军民属性的高技术产业,是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同时,航天科技工业作为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一环,也面临很多亟需依托军民融合发展予以解决的问题,在技术转化、资源统筹、产业谋划、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存在较为强烈的军民融合发展诉求。
(一)军民技术互补作用亟需提升
航天工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军工技术,但受制于技术二次开发周期长、转化风险大、收益分配机制缺乏、国家保密要求较为严格等一系列原因,绝大多数技术成果均未转化为经济效益,据统计,航天科研院所通过专利许可、转让等获取的收入,不足总收入的千分之一。此外,航天科研院所自身军工技术的转化效率也相对较低,产业化推动更是极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价值的浪费,难以形成相关多元化的军工与民品相结合的业务体系。另一方面,整个航天科研生产体系相对闭塞,民用技术转为军用比重极低,当前,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逾十万家,但实际进入军工生产配套领域的还不多。
(二)军民资源共享共用有待加强
受历史原因影响,航天军民资源条块分割较为严重,统筹利用效率较低。一方面,航天本身受“单件、小批量、种类多、系统集成”的影响,天然就具备专业领域多、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加之科研院所地理布局等原因,造成了军民资源相对分散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内部资源的行政化调配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分散。科研院所作为培育和发展军民融合项目的核心力量,由于受到行政划转的影响,无法真正获取项目产业化发展的惠益,最终导致项目被拆分,从而造成了资源的进一步分散。
(三)产业发展相关性需加快提升
目前,航天产业化发展涉及的门类较多,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务范围上涉及了国民经济中的十几个门类,尤其是民品产业,“散、小、弱、乱”的现象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发展民用产业的过程中,传统航天企业均带有较强逐利性,影响了其对于产业发展的统筹谋划,部分行业进入的随意性较大,且与航天结合并不紧密,难以发挥技术特长,在开放市场中缺乏相应的竞争优势。
(四)传统科研生产模式亟待创新
在传统军品任务的影响下,航天科技工业形成了强矩阵式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对确保重大军品任务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照搬到开放竞争性产业上,则会对成本控制、市场响应等产生影响,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商业航天的发展过程中,适用于商业火箭及商业小卫星的新型科研生产模式依然缺失,造成了产品定价过高、产品交付周期过长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四、航天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建议
围绕上述发展需求,在航天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需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展机制创新,实施军民品差异化管理模式,加强航天技术转移转化,加快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归核聚焦,创新科研生产管理,推动实现技术共生、资源共享、业务协同、运转高效,形成极具航天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一)建立差异化的管控模式
以强化战略导向与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推动建立界面明晰、流程优化的管控体系,形成差异化的管控模式。明确各级单位功能定位,集团公司总部的定位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重大工程管理中心,重在管战略、管目标。强化二级单位的经营实体主体责任,重在管过程、管经营。加强集团公司总部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管控力度,将一般的军民融合业务进一步授权下属企业管理,强化其业务发展的全要素管理与统筹能力,在提高管控效率的同时,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二)积极推动科研生产管理创新
面向市场竞争领域,推动科研生产管理创新,提升科研生产效率,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优化研制生产流程,完善型号与产品、任务与能力并重的组织管理模式,推进协同研制、并行工程和基于货架产品集成的系统创新,有效提高型号研制生产效率。优化质量控制模式,推动数字化检测和智能设备深入应用,实现全过程、动态性质量信息采集、在线诊断和及时预警,有效提升质量风险控制能力。强化成本意识,完善价格竞争策略,推进型号系列化发展,提升产品的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水平,简化成熟产品研制流程,有效降低型号和产品研制生产成本。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和方法,优化研制流程,强化仿真验证手段的运用,推动货架产品和部组件的选用,改变传统成功至上的观念,逐步树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容错观。
(三)持续加快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航天科技工业在发展中,需要充分利用军民资源的各自优势,通过协同互动放大发展效益,实现军民技术、能力、资本等要素的相互支撑。在技术资源方面,应该加强构建军民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信息、材料、制造等军民通用性高的领域,筛选论证军民融合技术研发重点方向,采取军民联合研发的方式,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的系统性和预见性。在能力资源方面,应积极促进研发创新能力、基础制造能力和人才资源的共享共用,民用产业能力布局要充分结合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布局,在军工能力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集中布局,实现军民能力的兼容与集聚。在资本运用方面,要充分利用金融平台、资本渠道和市场手段,推动军民产业交叉持股,通过产融结合实现军民发展统筹。
(四)加快推动航天产业归核聚焦
通过军民业务协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链条归核聚焦。打造行业级的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出资、持股等方式,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专业化发展战略,利用技术优势,发展与航天专业技术密切相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产品,或者发展外部企业不具备能力优势和基础的产品。加快推动产业协同,对于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航天技术关联性强、市场客户关联度大的业务,通过现有主业领域的产业链延伸,真正实现具有协同效应的产业集群。
(五)推进航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面向航天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建立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平台,在成果解密后,及时梳理上传纳入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平台,推动技术成果在行业内部的有效流转,充分挖掘转移转化价值。制定军转民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定期对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平台及国防(航天)知识产权专利库中的技术成果进行评估筛选,提出可转化技术项目的建议。建立市场化的航天技术对外交易转让机制,探索技术入股、一次性转让、许可经营等多种方式,建立成果创造单位获取经济收益的畅通渠道,保护其积极性。建立研发激励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科研攻关能力,提高技术二次开发的效率。建立商品化激励机制,明确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促进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