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月意象的作用

2018-12-08于涵

戏剧之家 2018年28期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人物形象

于涵

【摘 要】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经发表便引起极大反响,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霍达将月与玉作为线索平行贯穿整部小说,月是今,玉是昔,以时光交错的叙述方式展开故事情节。本文主要以月意象为切入点,从月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揭示女性悲剧命运、映射民族文化命运三方面来分析在小说中月意象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月意象;穆斯林;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217-03

冰心在为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作序时曾这样说“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引起了轰动的效应。”①的确如此,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极大反响,得到了各方学者和评论家的充分肯定。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展示了一个穆斯林家庭在时代变化的洪流中经历的婚姻、爱情、命运悲剧。月与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展开故事情节。两条主线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月与玉都是传统文化中的古老意象,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文化意蕴。玉常象征身份、地位、财富,而月则象征纯洁、善良、明净,常与女性形象和爱情有关。本文主要从月意象入手,浅析小说中月意象所起的作用。

一、月意象的线索性作用

所谓意象,即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创作主体独特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月意象尤被青睐,月本无情,人却有意,因此,历代的文学创作者赋予了月意象广泛的象征指喻。诗歌中月意象一般隐喻相思、离愁、失意等情感,但在“月下美人” 和“仰日月而诉幽怀”等诗句中月意象则与女性、爱情有关,代表着柔和皎洁的阴柔之美。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月意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月象征着纯洁与希望,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也象征变化与缺憾,这奠定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小说叙事方式独特,月意象与玉意象作为两条线索平行贯穿整部小说,月是今,玉是昔,将战争年代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与和平年代楚雁潮与韩新月的爱情以时光交错的方式叙述。女主人公韩新月的命运则以月意象为线索,在小说中“月梦-月冷-月清-月明-月晦-月情-月恋-月落-月魂”的章节中展开,贯穿了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小说序曲从“月梦”开始,用倒叙的方式讲述小说主人公之一的梁冰玉远渡重洋探望亲人,却早已物是人非,往事如梦一般浮现眼前,又似月一样难以触及。这样一条线索便由“月”引出,围绕女主人公韩新月开始展开,月的变化也正是小说故事情节变化的写照,经历了由“月冷”到“月落”的整个过程。穆斯林的女儿新月像天上的明月一般皎洁明亮,却在“月冷、月清”的环境下成长,作为章节题目也为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昭示了新月有所缺失的成长过程。新月从小将梁君璧视作生母,她总是想用懂事上进换来母亲的关心和鼓励,但母亲总是和她不太亲近,对于她的学业也并不支持。新月与母亲之间有着无形的隔膜,得不到母爱的温暖。“月明”昭示着新月在天空中绽放出光彩来,“未名湖上升起的清亮的一轮明月”此时新月才刚刚开始在人生中品味到轻松自由,走上自己人生的正途,步入北大校园追逐梦想。在“月情、月恋”中新月更收获了纯洁美好的真爱,一个优秀的年轻人楚雁潮在她的生命中出现,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是师生,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是知己。新月的人生在此时看似接近圆满,可月升必有月落,让人燃起希望,也必定有失望。在“月落”的章节中,新月病重,不久于人世,悲凉清冷的气氛也通过月意象表达出来“小岛默默不语,未名湖默默不语。天空一片昏暗,没有星星,没有月亮。”②新月离开了,这样一个有理想追求有斗争精神的生命的悄然逝去让人神伤。有盈有亏是月的特点,新月的升起让人充满希望,满月的团圆让人欣喜鼓舞,落月的悲凉让人黯然神伤,“月明、月情、月恋”是圆满,“月冷、月清、月晦、月落”是遗憾,正是这样一条明晰又让人唏嘘的线索贯穿了女主人公韩新月的一生,月一般的美好,月一般的難圆。

二、月意象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作用

“穆斯林的葬礼”本就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月”作为小说中最突出的意象,既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也是表意中心。在其象征意义的运用上,作者更侧重于它阴柔凄清的悲剧意味。文中各个人物虽命运不同,却都体现着悲剧色彩,没有一人得到圆满的人生,可谓“月有圆,人难全”,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命运都与月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梁家两代人三位女性的命运都有着各自的圆满与残缺。

梁君璧拥有着“满月”一般的人生,殷实的家境,体面的丈夫,孝顺的儿女。她生于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恪守穆斯林教义,更珍视自己的回族血统,是传统的穆斯林女性的代表。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早逝,母亲软弱,还要照顾妹妹,这使她过早地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女儿家的天真可爱、温柔多情被生活打磨成了坚韧能干、勇敢果断。父亲去世后,她毅然嫁给了父亲的徒弟、像自己哥哥的韩子奇,他们之间的情感更像是危难下的责任与亲情,他们相互扶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创建了奇珍斋。这一阶段的梁君璧像月亮一样皎洁、美丽,也坚忍独立。改变她命运的灾难发生在战争时期,丈夫为了保护奇珍斋的藏玉远赴美国,她一边操持着家业,一边惦念着远方的丈夫,可不幸却发生了,妹妹与丈夫在战乱中互生情愫并生下了女儿韩新月。这给了她致命的打击,她不能接受自己一手带大的妹妹与自己丈夫的不伦之恋,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她的心灵也忍受着极大的苦痛。她变得残忍冷漠、独断专行,逼走妹妹,让妹妹与女儿骨肉分别。为了保全自己在家庭中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摆布丈夫的命运,拆散儿子的姻缘,间接导致了女儿的早逝。她坚定地认为这是真主的旨意,为了家人的幸福。可她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也毁了丈夫、儿女的一生。更具悲剧意味的是,她一直维护回族纯正的血统,却嫁了一个卡斐儿③ ,早已触犯了用生命维护的穆斯林教义,这也是对她一生极大的嘲讽。梁君璧“满月”一般的人生,实则是空虚残缺的。

梁冰玉与韩新月母女的人生则像“新月”,她们是接受了知识文化的新女性,但她们的爱情婚姻有违传统道德教义。梁冰玉是家中的幺女,父亲离世后在姐姐、姐夫的照顾下成长,从小受着良好的教育,也极为聪慧。梁冰玉身上表现出来“月”的特质是纯洁美丽、清高独立。她的聪明毋庸置疑,在国内考取燕京大学,在国外就读牛津大学,中西方的高等教育让她成为了一个有知识、有主见、有能力的女性。她认为女人不该是洗衣做饭的管家婆,生儿育女的机器,而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追求与事业,她的理念没有错,但与时代环境格格不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她也倔强、任性、冲动,她支持爱国青年的运动,反对姐姐保守愚昧的思想,甚至擅自跟随姐夫远赴美国。最终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决定便是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新月。这段感情发生在背井离乡、战火纷飞的境况下,两人相互依偎关怀,可毕竟韩子奇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她的姐姐。梁冰玉与韩子奇的爱情在道德伦理面前显得很无力,甚至他们爱情的结晶韩新月也只能是个私生女。两人回到北京后更是不堪重负,面对韩子奇的软弱,梁冰玉不愿仰人鼻息,她既不是姐姐也不是丈夫的附属品,不完整的爱情与婚姻她宁可不要。终于在姐姐的逼迫下远走他乡,骨肉分别,对女儿与丈夫的思念成为了她永远的痛。

“新月”是小说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女主人公的名字,韩新月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但并不圆满,她的身世、她的爱情、她的病痛都让人叹惋唏嘘。新月的诞生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她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却也是他们不为世人接受的爱情的牺牲品,她的身份不像哥哥天星一样光明正大。她的童年缺失母爱,她与母亲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品学兼优的她在备战高考时母亲也并不支持,想着该给她许配个人家,父亲百般努力才保护住了她追逐理想的权利。大学生活应该是新月成长过程中最自由快乐的时光,不仅收获了知识,友谊,还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楚雁潮是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与新月志同道合,是可以畅谈理想与事业的知心好友。然而楚雁潮是个汉族青年,穆斯林是不能嫁给外族人的,这有违穆斯林的教义,母亲梁君璧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新月的确太幸福了,天时、地利、人和都集中在了她身上,包括秀美的外貌和优雅的气质,新月的同学陈淑彦这样评价她。而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③,她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接二连三的打击又让她失去了做手术的机会,重病之时有幸得到真爱楚雁潮的支持与安慰,母亲却棒打鸳鸯,置她的生死于不顾。穆斯林才貌德兼备的女儿就带着遗憾失望与对亲生母亲的无限思念香消玉殒了。这轮皎洁的新月落下了,也带走了爱她的人的无尽思念。

三、月意象映射民族文化命运的作用

霍达是位回族女性作家,从她的小说中读者能了解穆斯林生活的方方面面。回族不是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而是一个迁移来的民族。正是这样的“外来者”的身份,少数人的劣势,文化上的差异让这个民族更加独立、自律。小说中也写道,“回回”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存在,而不融入汉人或其他民族之中。虔诚的穆斯林是不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的,文中独裁的母亲梁君璧就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对于儿女的婚事,首要条件便是,对方也必须是个穆斯林。这也让穆斯林始终是少数人,这少数人艰难地、顽强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侍奉着自己的主。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对穆斯林的精神世界影响深刻,使这个民族有着浓厚的悲凉感与危机意识,在回族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这一特点也非常突出,他们都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悲凉感与悲剧意识,霍达也不例外。

月亮在穆斯林的心中象征着纯洁、明净、高贵、永恒,新月象征着希望与重生。穆斯林一年中最尊贵的斋月,便是以新月的两次出现为标志的,人们在这一个月里进行斋戒,清心寡欲、断绝饮食。在斋月的最后一日如果看到了新月,第二天便是开斋节,开斋节是穆斯林最为盛大的一个节日,这一天要沐浴净身,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相互祝福,祈求来年幸福安康。小说从序曲到尾声十七个章节经历了一轮“新月”由升起到月圆最终月落,又再次出现朦胧的新月的过程,这恰好与穆斯林的斋月相同。穆斯林在斋月进行斋戒不仅是向真主表示虔诚的信仰,也是为了通过忍受饥饿、克制欲望让人们清醒自律、戒骄戒奢、有怜悯之心,不忘穆斯林高洁的操守。小说彰显着穆斯林月亮一样“洁净”的精神,故事情节的月起月落也是对读者的思想洗涤,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斋戒,人们追求的财富、美貌、名誉、地位都会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经历人生的幸福与不幸时又能否保持本心,不被动摇。这也是对穆斯林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反躬自问。

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畫也体现出了穆斯林的民族意识,他们一直努力,不甘居人后的重要原因便是证明穆斯林的能力。他们认为人的种族是不平等的,穆斯林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认可,也希望摆脱人们看待穆斯林的有色眼镜,可以看出穆斯林极强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可这样的一个民族也会出现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梁君璧是虔诚的穆斯林教徒的代表,恪守教规教义,思想和行为都从不违背自己的信仰;梁冰玉与韩新月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的穆斯林,她们在穆斯林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下成长,也在学校中接受了现代西方自由平等的理念。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便凸显出来,而且愈演愈烈,上升到了婚姻、爱情与价值观的层面上,这样的矛盾也酿成了人物的命运悲剧。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穆斯林文化将走向何方,这也是作者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担忧与思考。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月意象不仅是小说的表意中心、叙事线索,还表露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它象征着崇高、圣洁,也象征着遗憾、残缺,带有悲剧意味,又在悲剧中给人以希望。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小说中不断上演着婚姻、爱情、命运悲剧,让读者唏嘘感伤的同时又给读者力量。这是一部奇书,奇在运用月意象构造的独特的叙事结构,奇在将月意象深层情感内涵与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每读一次这部小说便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拷问,这也是《穆斯林的葬礼》独特的文学魅力所在。

注释:

①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序[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1.

②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687.

③除了穆斯林以外的其他民族。

④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9.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钱振纲.一曲爱情的悲歌(读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N].中国文化报,1991-05-26(3).

[3]王新惠.论《穆斯林的葬礼》对月象玉象的创造性运用[J].河南社会科学,2011(5).

[4]王丽玮.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梁君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猜你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印尼·雅加达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穆斯林的葬礼》之“绿色意象”解读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