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2018-12-08林久枫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产业经济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

林久枫

摘 要:互联网经济推广使各个行业发展转型,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不只是单纯进行信息化建设,需在转型过程中使网络经济渗透到企业方方面面。本次研究中明确互联网经济内涵,与传统经济进行对比,分析我国传统产业现存问题,并论述互联网经济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经济

互联网经济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自身对市场也存在广泛需求,致使互联网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互联网经济的基础是传统经济,两者结合后形成新型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类似于媒介,能够实现行业信息转换、在线交易。现今互联网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统企业起到优化作用,帮助企业不断转型,实现企业优化升级。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变革阶段,只有对互联网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提出对产业转型与升级有利的建议。

一、互联网经济内涵及产业转型本质

1.互联网经济内涵

互联网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将理解网络与经济的关系作为基础,网络经济又名网络产业经济,具有网络化、产业化特征。网络经济产业中涵盖电力、电信、交通、计算机等。相关学者认为网络产业与其他产业差异较为鲜明,具备兼容性、互补性、消费外部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经济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不断增加,人们开始站在互联网视角深刻理解网络经济。产业经济学角度认为,网络经济比互联网经济理念更加宽泛,主要是由于網络经济涵盖互联网经济特点。互联网经济将知识经济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作为主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拓展经济活动范围,提升就业率,优化资源配置,使传统经济发展本质的改变。

2.产业转型本质

传统产业指的是传统制造业或者工业,并且这一部分产业中并未加入互联网元素。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深受互联网影响,随处可见互联网产业。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必然趋势。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互联网影响,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尝试融合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

二、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

1.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照

我国互联网在高速发展,工业产业发展处于后期阶段,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经济发展存在以下差异:首先,市场需求差异。传统工业经济对市场需求性质雷同,消费模式较为单一。而互联网经济下,消费模式产生巨大转变,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式层出不穷,成为消费的主流方式。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工业发展依托行业主要是电力与铁路等行业,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有利于拓宽市场深度。最后为生产方式差异。传统工业经济应用的生产方式为福特生产,将目标设定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控制成本,通过规模化实现产量目标,这种方式需要具有统一的供给与需求。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以量取胜或者以价格取胜。

2.互联网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关联

据相关报道分析,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升级转型研究角度基本是站在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融合方面。相关学者认为优化信息产业可以依托以下几点:首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可以将传统企业结构优化,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其次,信息产业具有一定关联性,信息产业发展能够改变企业核心思想。最后,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提升,各个生产要素已经潜移默化的发生转变,比如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其他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中起到的作用是,利用信息嵌入使产业内部结构融合,能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两个层面体现:其一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融合形式及信息嵌入使产业边界模糊,产业结构朝着技术集约型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越发高级。其二为信息技术将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使产业结构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产业现存问题

1.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首先,我国轻工业及重工业占比不合理。我国工业领域重工业是重心,占工业整体的72%,并且我国多数重工业存在高污染情况,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占比不足,运输、仓储、批发零售行业发展速度慢。相关调查显示仓储及运输比重呈现下滑趋势,批发零售业下滑比重占据首位。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使我国整体产业发展速度迟缓。其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发展存在较大漏洞。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发展的中后期,第二产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占比为40%,工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较高,明显高于全国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其中制造业为占比较高的行业,占比为56%。而西方国家制造业占比为25%左右,能够反映出我国服务业及零售业发展速度较慢,比重不足。我国在2013年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得以提升,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但是与国际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依旧存在不足之处。

2.传统制造业产能问题

我国传统制造业在2013年呈现产能过剩现象,水泥、钢筋、船舶等行业产业过剩问题较为明显。相关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对国民生产总值要求过分提高导致。这些行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特点。我国钢铁等行业生产能够比国际水平高出20%,高耗能行业所消耗的电能占据整个工业用电五分之四。

3.制造业问题

我国制造业发展经历时间较长,在国内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低级层次,主要负责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不全面。生产形式依托技术、资本、劳动力。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足。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制造业中发展最好的是电视及通讯设备行业或者计算机、办公设备行业。这四种行业专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对于进出口较为依赖,导致产业受到技术限制,进口大于出口,并且安全问题成为困扰这些发展的主要问题。

4.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一直是研究重点,自主产业生产率不足,90%以上企业中并无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国民生产总值能够体现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不足,仅占经济总量的15%,而制造业中高新技术占比不足五分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虽有增加,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元件一般并非我国研发,而是我国外企生产出口的。

四、互联网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渠道及建议

1.互联网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渠道

互联网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渠道可以在两个方面体现:首先,站在降低成本方面思考,使企业市场范围得以扩展,互联网经济最大特点是能够直接开发市场,增加市场垂直深度,使产业转型升级具备基础。其中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通信成本降低,企业各个部门便于沟通交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市场广度提升,并且还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发现其中无形价值,将信息时效性问题解决,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其次,需求结构转变使生产方式转变,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方式一般为定制,这种方式使企业结构升级转型具备基础支持。定制生产相比传统生产方式,是一种需求式生产,能够将生产过剩问题解决,使传统经济规模化、同质化生产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并且将无法销售问题消除。

2.互联网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1)提升传统产业及互联网的融合速度,使企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將传统制造业与新技术融合,使企业制造产品呈现绿色环保及智能生产方向转变,这也能从根源将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互联网经济构成要素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这两种核心技术能够实现无污染、低能耗生产,使制造业实现绿色生产,使核心技术水平得以优化和提升。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产品在设计及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智能生产、专家设计相融合,组成新一代智能生产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实现产品设计、决策、研发的多种行为,对产业升级转型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2)增加对互联网经济的支持力度,使企业结构不断完善,互联网经济的概念方面看,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都是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促进相关行业发展,使我国第三产业占总比提升,保障产业发展均衡。部分高端工业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比如智能生产及3D打印等,加快该类行业的发展速度,能够将我国轻重工业发展不均问题得以解决。

(3)构建新型专业化人才队伍

传统企业缺少互联网思维及技术,若想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互联网,吸引更多的互联网人才进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及所需人才,制定针对性聘任方案,对互联网人才严格筛选,其中应当包括互联网技术人才、互联网销售人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人才配置,使互联网人才能够发挥自身价值,使传统企业更好的与互联网融合。员工管理问题较为重要,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便捷管理,比如利用网络对员工存在的意见、期望薪资等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建议,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最优管理结构,使企业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方式,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式,使互联网人才尽快融入决策队伍,使其他管理人员改变传统决策理念,使最高决策者受到启发,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人才是整个产业或者企业所需的发展条件,产业若想实现转型升级需要留住人才。传统企业人才流失率较高,互联网平台能够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职工交流便捷,使管理者明确员工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机制,企业需将员工利益摆在首位,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可把握产业生产动态,分析对手情况,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高端行业发展与世界接轨,并成为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需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速度,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为目前的高端技术,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开发核心设备的能力,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将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新技术需在不断实践中应用,才能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应当不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技术应用,创建全新商业模式。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高新技术创新结合应用,对提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端服务产业在此背景下形成。

五、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经济在社会各个层面具有重大影响,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面对生存压力,各个行业或者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速度,但是也存在部分企业由于转型失败而萎缩、倒闭,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既带给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机遇,同样也成为产业转型的挑战。经济发展多元化,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为我国传统行业转型提供了参考,产业转型升级已然是必然趋势。因此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发展需融入网络元素,使产业发展具有活力,抓住市场机遇,改善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玉新.山东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8-04-12(004).

[2]江怀远.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收好官开好局 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N].益阳日报,2017-11-24(001).

[3]茆训诚,梁士勇.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技能需求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上海“四新”产业升级背景的分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6(02):111-126.

[4]沈蕾,王雪萍.新疆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7(02):72-74.

[5]黄鸣鹏,户国栋,高照军.新常态下互联网产业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机制[J].管理现代化,2015,35(05):21-23.

猜你喜欢

产业经济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浅谈我国电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新进程
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