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2018-12-08谭克亚

当代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外书教育者教室

谭克亚

纵观我国的教育文化,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写作是教育者的一道难题,困惑着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对教材的更新、网络的普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像显得力不从心,对现代教育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写话是学好语文的第一道关,如果老师对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得好就打消了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人生的自信,否则学生作文要么干巴巴的,要么在网络上抄袭,要么照作文书上仿写。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激情,或者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因此,为了他们以后的人生能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激发他们看图写话的兴趣。近30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他们了,要积极摸索和尝试新理念、新方法。而很好的利用现代教学工具“班班通”进行直观教学,并利用书本上的每一幅图画,从小培养他们看、想、说、写的能力,进而达到“我能写”“我会写”的目的。

一、会看图,且理解图意

会看,顾名思义就是会用眼睛有方位地看,只有经过认真观看了,画面才能走进心里,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画面。通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的观察,整体了解,抓住特征,如画面中有朝霞、晚霞、月亮、挂钟等可确定时间,或画面中人物的相貌、服饰等可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进而推测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是宣传什么?教育什么?让后人受何启发、明白什么道理等,使整幅画连贯、完整。

二、会想,且让图“活”起来

图画都是静止的,是枯燥、呆板,无论是人物画,还是景物画都是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看让图“活”起来,把看不到的进行合理的想象。让静止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丰富起来,把不会說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由一幅画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画,这样经历多、看得多了,自然也会想象了。

三、会说,且有条理

一年级学生本身语言的表达能力有限,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直来直去,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作为老师,既不能急,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他们放开思维、打消顾虑,说得有头有尾,并能按一定顺序清楚表达、声音响亮、能用普通话就行;老师一定要有示范,象领读课文一样对着图,要有序地引导;老师讲一句学生讲一句,然后再问他们还想到什么?此时,老师一定要关注不说话的学生,要让他们踊跃表达、思想活起来,这样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生疏了,且敢说、想说、会说,并说话有条理,学习有自信。

四、会写,用自己的手写自己心里的话

在看、想、说的基础上和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心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例如,是人物画面的就会想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谁、在干什么?是景物画面就想到什么季节?山、水怎样?慢慢地,一看到图他们心里就会问,有谁干什么?这样,大脑里就形成一幅活生生的有趣的画面,写起来就有劲了,因为心中有话写。

五、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为写作打基础

现代的独生子女大多聪明、见多识广,接受新知识快、思维灵活,这对他们的语言积累有很大帮助。美国儿童学家研究认为,爱听故事和爱看书的学生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学生要优秀些。为此,我上课时总爱要学生复述老师刚讲过的一句话,其目的是考验学生听课的专心程度、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我每个星期到图书室给他们换书,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规定其每天2点必到教室看书。我还在教室办起了图书超市,即每组的图书管理员定时发放课外书到桌子上,让每个人进教室都有书看,以养成阅读习惯。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奠定了一定的人格魅力。如今,学生的思维灵活、懂得谦让、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文明了,而且也比以前变得安静文明、守序了。

总而言之,要激发一年级学生写话的兴趣,就要从简单入手,利用好身边的素材,如课本中的每一幅画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让他们有目睹其物、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小培养好写作兴趣。

猜你喜欢

课外书教育者教室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不要在教室打闹
课外书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