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方言偏误
2018-12-08郝雅楠
郝雅楠
摘要:目前,对外汉语在中外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将方言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的研究还远远不足,且对东北方言偏误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任何语言都会包括标准语和方言,两者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说,掌握标准语的同时不要废弃方言,汉语亦是如此。所以,本文将借用偏误相关理论,在东北方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其偏误点并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为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方言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东北方言语音 偏误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092-02
一、方言与东北方言
(一)方言的界定
方言一词最早出自杨雄(前53—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的“方言”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际上是 “地方语言”,又称“白话”,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二者都是语言的变体。其中,地域方言是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变体;而社会方言是指同一个地域的社会成员因所在的年龄、职业、身份、性别及阶层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变体。根据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1》可知,我国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占绝大部分,也叫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其中,北方方言还可以向下划分为东北方言、西南方言、西北方言及江淮方言。除北方方言外,还有六大方言,依次是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东北方言代表群。
(二)何为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产物,它在多民族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脱颖而出,至今在国内外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另外,它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即其语素组合成的词或句子可能并非只是字面之义,其中蕴含了人类的认知加工。
东北方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它的形成和多种因素相关联,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即东北方言中包含了多个民族的智慧,如汉、满、蒙、回、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女真族等多民族,所以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在东北方言中仍能找到相应的痕迹。例如“萨其马”一词,他原本是满语中sacima(一种糕点)后来被音译进入到了东北方言。另外,还受外来语的影响。在东北,汉人和日本人、俄罗斯人曾长达半个世纪混合居住,所以不可否定的是,日语和俄语对东北方言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沙个愣的”意思是“你要加快速度”,就是借用俄语的“沙”,又如“博役”源于日语,意为“勤杂工”。除此之外,东北方言的形成还和正字误读、一字多义的影响相关。
二、东北方言和普通话语音的对比
因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所以国内外有很多人会认为东北话和普通话很相像。学界也认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确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套特别完整的对比体系。然而,东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小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差异小并不代表没有差异。
东北方言的语音系统中同样存在39个韵母,21个辅音声母和4个声调,但是在开口读时,与普通话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尤其是在声调方面,差异相对另外两个会更大些。
(一)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的比较
东北方言虽说与普通话声母发音相近,但是其在聲母方面的运用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改变韵头、声母改换、主要元音改换、送气与不送气改换和其他方面,正如黑龙江、辽宁的某些地区,常常会在a、o、e开头的零声母前加上声母n,如:
饿è—nè 挨āi—nāi 袄ǎo—nǎo
怄气òuqì—nòuqì 我ǒ—ně 鹅é—né
普通话中的浊音“r”常常在东北方言中表现为“y、l”,即r声母通常读成l声母或零声母化,如:
热闹rènào—yènào 吵嚷chǎorǎng—chǎoyǎng
日rì—yì 扔掉rēngdiào—lēngdiào
花蕊huāruǐ—huāluǐ
普通话中有送气音不送气音之分,东北方言在这一点上与普通话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还是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b-p,d-t,j-q等混淆。如:
哺育bǔyù—pǔyù 湖泊húpō—húbō
包庇bāobì—bāopì 蝴蝶húdié—hútié
馄饨 húntun—húndun 债券zhàiquàn—zhàijuàn
另外,除了上述出现的问题以外,还有平翘舌不分的问题,即东北方言在单独读某一音节时都可以发得出来,但是落实到连续语流中的音节上时就会发生不作区分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变动几乎没有规律可循,这属于音位学中讲的自由变体情形。如:“四十三”中的三个音节分别为“平舌—翘舌—平舌”,在东北话中可以自由变换,没有规律可循。
(二)东北方言与普通话韵母的比较
韵母包括韵头、韵腹及韵尾三个部分。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而言,区别主要在于韵头替代、韵腹改换及整个韵母被替换三种情况。
东北方言中存在用“ü”来替换“u”的情况,如:
混乱hùnluàn—hùnlüàn
此外,东北话中和双唇音bpm与唇齿音f相拼的单韵母e、o,在呼读时,会把o改成e。如:
水波shuǐbō—shuǐbē
摸上去mōshàngqu—mēshàngqu
播放bōfàng—bēfàng 破损pòsǔn—pèsǔn
最后,还有整个韵母被完全替代的情况,如:
你要好好学(xué)习——你要好好学(xiáo)习
欢呼雀跃(yuè)——欢呼雀跃(yào)
(三)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的比较
普通话的声调主要有四个,其调值分别为55、35、214和51。东北话调值相比来说与普通话不一致的地方有很多,其调值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普通话55——东北话44或33
普通话35——东北话13或24
普通话214——东北话213
普通话51——东北话53或52
东北话与普通话字调不一致的地方表现在很多方面,事实上还看不到其存在的规律性。下面列出一些情形:
普通话 东北话
针灸(jiǔ) 针灸(jiū)
质(zhì)量 质(zhǐ)量
火(huǒ)锅 火(huó)锅
享(xiǎng)受 享(xiáng)受
三、留学生在学习东北方言语音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声调为主)
(一)理论依据
根据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可知,“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第一语言能力和水准。”其分析原理是以认知理论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错误进行分析。通过偏误分析,其一,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以及所处的阶段;其二,研究者也可以研究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是如何进行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该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步骤及策略;其三,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偏误分析,可以更好地检验所学知识,从而对之前作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所以,借用偏误原理,下文将对留学生学习东北方言语音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实践依据(以韩语为主要对比语言,以五度标记法为指导,主要谈声调)
通过日常交际发现,韩国留学生在声调、声母和韵母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偏误。有的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改进,但有些仍会存在,影响留学生进行目的语交际。为了使语料更真实,笔者请到了五位韓国留学生进行谈话,结果发现确实存在偏误。其声调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三声发不到位”等情况。具体见下表:
代表词语有:一次、一届、前面、想你、看起来等。
从数据可以得出,韩国人在发214调值时出现的偏误最多,他们往往是起点高,中间降不到底就直接上升为4调,显得很急促,所以形成324调。代表词语有:大狗、想起、母亲、诊治等。
另外,在去声方面,韩国留学生发51时,起点是5,但是最后还是落不到1上,会发成52调。代表词有:看见、笑话、肚子、干完活等。
所以和东北方言声调的发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有效避免学习东北方言时出现的偏误
首先,我们要先做到平等对待每一种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偏误是避免不了的,伴随着学习过程始终。其次,因为学生处在东北语境下,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在高级阶段开设相关的方言课程,减少学生在使用东北方言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度教授一些有关东北方言语音的知识(浅层即可),可以通过学生们可以接受的东北话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东北方言时,要进行预设,了解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对于学习者的偏误要适宜纠正,以防学生错用、乱用。
四、结语
通过对比普通话与东北方言语音上的差别,我们大致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偏误,针对这些偏误,教师们一定要认真对待,通过偏误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2(1):69-73.
[2]常宇潇.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词语搭配偏误分析[J].现代交际,2018(5):181-182.
[3]过国娇,王文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偏误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6):6-9.
[4]戴会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类偏误研究综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109-111.
[5]郎宁.对外汉语教学动量词偏误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3):83-86.
[6]叶南.对外汉语语音偏误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242-245.
[7]李蕊.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9):105-107.
[8]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191-203.
[9]王世凯,杨立英.东北方言与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9-12.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