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鼻子》一书中德国人的形象

2018-12-08刘松显

现代交际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鼻子跨文化交际

刘松显

摘要:《大鼻子》是Fischer出版社于2009年发行的关于中德两国人区别的德文书籍。该书用举例和对比手法,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地域等各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人眼中的德国人以及中德两国人之间的区别。“大鼻子”是中国人眼中西方人最突出的面部特征,而本书中专指德国人。本文从概括《大鼻子》一书中所勾勒出的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入手,进而从德意志民族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因素来分析德国人性格特点形成的原因,最终结合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德国人交往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国人形象 德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D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090-02

一、《大鼻子》中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对比

本书一开始写中德两国人的区别时就引入了一则笑话,让读者在笑话中体会两国人的区别:

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在德国,对一位德国的姑娘十分爱慕,他高兴地驾驶着刚买的新车去接德国姑娘。

在开到路口的时候,遇到了红灯亮,但是视野范围内并没有车开过来,于是,这个中国年轻人想也没想就闯了过去。德国姑娘冲他喊道:“你疯了吗?连最小的规则都不能遵守的人还能做什么呢!我不想和这样的人交往!”[1]于是,下车走了。

几年后,这位年轻人完成学业回到了中国。他爱上了一位中国姑娘,于是又开车去接她,在没有其他车辆往来的路口恰巧又遇到红灯。这位在德国待久了的年轻人,他停车等红灯变绿。中国姑娘气愤地对他讲:“你疯了吗?红灯没有其他车辆,为什么不通过,这点规则你也遵守,你还能做什么大事呢!”[1]然后,下车走了。

也许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看过之后您会不会从中体会到一些中国人和德国人以及这两个国度的区别呢?

(一)德国人靠大脑来思考,中国人靠心来感觉

德国人注重理性思考,注重纪律,追求完美。他们严格,坚定,习惯冷静地用大脑思考;中国人更注重感性,“跟着感觉走”,不太重视纪律,对很多事情的要求也并不精确。

另外,德国人严格遵守纪律也反映出他们敢于服从的性格特点,在这一点上和中国人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不喜欢屈从于别人,这一点在音乐中体现得更明显。在中国,大多数学音乐的人都想成为指挥家或者独奏家,他们把马友友或郎朗视为榜样,他们并不喜欢成为一个交响乐队的成员。中国的音乐家郎朗、李云迪等人闻名世界,但是,中国并没有世界知名的交响乐队,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德国人则恰恰与此不同,德国有极好的乐队。从俾斯麦军国主义时期,德国人就已经养成了屈服(Gehorsamheit)的习惯,这种性格特点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德国人愿意屈服,服从于一个团队。

(二)德国人不灵活,中国人应变能力强

中国人可以说是应变能力大师,而德国人则不愿意改变,或者说疲于应付改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说,一个德国人邀请两个中国人到家里吃饭,结果来了四个客人。这对德国人来说就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只准备了两个客人的饭菜。因此,对于德国人而言一般不会出现未打招呼就多带朋友去做客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却十分正常。有一位来自德国的女士Z,到中国后嫁了北京人,她经历过多次类似的不愉快经历:结婚不久,她的北京丈夫说他父母过来做客吃饭,德国Z女士自然会觉得要招待的只有两位客人,而直到今天为止,在她家也没有发生过仅父母两人来吃饭的情况,最后都是来做客吃饭的人数比所说的仅父母两人要多。Z女士经历多次后总结到,跟中国人交往要灵活,应变能力要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做中餐。

(三)德国人喜欢批判,中国人喜欢赞美

对于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等任何事情德国人都能对其进行批判,指出问题所在。而中国人更喜欢赞美和表扬,关注于优点和美好的一面。关愚谦先生为写本书进行采访的时候发现,当问及与德国人交往的不顺畅经历,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较少提及,仅阐述愉快的经历,只有经过反复的追问,極少数人才会提及不快的事。与之相反,德国人却会直接表述,对不顺畅的事情予以批评和批判,直抒胸臆。

(四)德国老人退休去旅游,中国老人退休看孙子

在德国,新生儿出生后多数由父母独自照顾。年轻妈妈在生产几天后出院,然后开始作为母亲的角色照顾新生的婴儿。新生婴儿的祖父母一般也只是短暂的探访,给出一些照顾新生婴儿的建议就离开了。在德国,退休的老人们通常忙碌于旅游和休闲。然而在中国,对于新生儿,他们的祖父母会守在年轻的父母身边,帮助照顾孩子和产妇几周或者几个月。甚至如果一个中国女人在德国生孩子,她的妈妈也会不远万里赶到德国,帮忙照顾三到六个月孩子。[3]

二、德国人性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德国人服从、遵守纪律、爱批评等性格特点是在历史传统中经历无数次的洗礼逐渐形成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文化的差异对双方交际效果影响非常重要,其中,交际的最终障碍是由于不同文化模式和传统相互之间的不接受和不理解。[2]因此,为了彼此交际的顺利开展,只有对德意志文化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才能有效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不顺畅。笔者认为德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对于遵守秩序的强调

15世纪末16世纪初宗教改革前,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逐渐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新的君主专制政体时,德国却内部分裂、邦国林立,神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着实际的控制。为了维持教会的奢侈生活,罗马教廷“买官卖官”和兜售“赦罪符”加重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改革一触即发。

宗教改革始于马丁·路德倡导的“九十五条论纲”,其主要目的是批判罗马教会,论纲的核心为“因信称义”。路德认为死后灵魂救赎的唯一途径是内心对上帝的真正信仰,通过金钱救赎的方法是不可行的。他曾说:“我不相信教皇,同时,也不相信宗教会议,教皇和宗教会议的决议常常存在错误和矛盾。只有《圣经》的箴言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不会改变我的主张。”[3]可见对圣经的理解和从圣经中获得的启示是路德信仰的依据,圣经高于一切。马丁·路德从圣经中获得重要思想之一是圣经中所规定的秩序需要遵守。他认为“上帝造物中设定了三种秩序:世俗政府、婚姻和祭司”。[4]为了维护世界秩序,为了人类能够好好生活,上帝创造了拥有法律和暴力手段的世俗政府,神圣秩序中是包括世俗政府的。既然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那么人类就该承认上帝创造的一切,承认上帝创造的世俗政府和世俗权利。路德曾说:“毋庸置疑,世俗政府是上帝的法令,对我们活在世俗世界的人而言,它是一种必须存在的状态,我们不能缺少它,犹如我们无法取出生命一样。”[4]路德强调对秩序的遵守从宗教改革开始后就开始影响着德国人的性格形成。

(二)普鲁士文化对德国人的影响

普鲁士精神是影响德国人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精神原属于哲学范畴,对于普鲁士精神内涵人们很难给出确切定义,它的形成是历史的积淀。

早期的普鲁士并不是一个国家,最早期的历史中,只有古普鲁士人的称呼,指的是波罗的海族。德意志骑士团希望使波罗的海族皈依基督教,就在其居住的土地上建立了政权,是由骑士团进行统治的国家。经历多年战争,直至12世纪末,波罗的海族的古普鲁士人逐步被骑士团政府,这块土地继而被划入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国家开始出现。

而在与德意志骑士团斗争中,普鲁士人的性格特征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骑士的服从、勇敢、忠诚等精神的影响。这是因为骑士的生活具有严格的规定,“每天晚上需要被钟声召集四次去唱诗;而白天,需要做四次祈祷;每周的星期五,需要到修道院进行生活训练……当犯了过错则被指定与仆人在同一餐桌进餐,或接受惩罚……在这苛刻的纪律中,在骑士团中的骑士显得崇高和光荣,而对于个人的生活和世界中,逐渐培养了献身精神”。[5]后期普鲁士军队的法规也是由此逐渐演化而来。

普鲁士国家在弗里德里希一世和二世统治期间,重视军队,大力发展军队,强调法纪严明,贵族与平民都必须服从法律约束等不仅使得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境内综合国力最强的公国,而且使这些精神深深烙在普鲁士人心中。随着拿破仑时代的到来,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败,德国面临的是政治上的四分五裂,经济上的贫穷和落后,德意志逐渐沦为欧洲的弱国,这才唤醒德意志人的爱国意识,统一重任就落在普鲁士身上。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随着德国的统一,民族愿望终于实现,普鲁士人精神逐渐被德国人接受,并逐渐融入其性格中。

三、结语

德國人和中国人因地域、历史、文化等不同而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人与德国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寻求一条改善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不顺畅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顺利交际,对于交际双方需了解德意志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消除基于本国语言的思维定势,逐步学习和养成跨文化人格,进而了解和掌握中国和德国因历史文化造成思维、行为、性格上的差异,最终中德之间才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

参考文献:

[1]Yu Chien Kuan.Die Langnasen.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Verlag GmBH,2009.

[2]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李伯杰,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

[4]黄斌,管窥马丁·路德“两个国度”思想之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J].神苑棚学,2007(13).

[5]丁建红,李霞.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大鼻子跨文化交际
《怪兽村》连载 大鼻子怪兽
“大鼻子”
美丽的图案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