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媒体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12-08冯丽君
冯丽君
摘 要: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均更丰富,传播范围无所不及,传播方式多元的同时更具个性化色彩,人类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全媒体 传统文化 传播途径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各种媒体高度融合、传播者与受众合二为一的全媒体时代。所谓全媒体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借助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从各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利益共享的新型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媒体,才能变得可感知、可体验、可互动、可分享,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新媒体形式需借助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才能彰显出价值,才能体现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一、只有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才能延续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文化渗透于人的血液之中,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等都有着深层次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昌盛。如果失去传统文化,就没有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今社会随着开放后国門的打开,一些人面对着多元化的世界经常面临困惑,甚至无所适从;即使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固有价值的人群也对眼前万花筒般的传播心存疑虑。“如果说每个文化都需要有些紧张、有点冲突、有无法解决的两难,才能让文化更加精彩,那么身处任何文化中的人就都必然有些互相冲突的信念及互相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如果人真的无法同时拥有互相抵触的信念和价值观,很可能所有文化都将无从建立,也无以为继”[1]。因此,传统文化面临新时代的紧张和冲突是必然的局面,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转型期社会环境的需要,源于应对外来文化冲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和壮大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根源。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极其巨大,各类媒体在面临选择和诱惑时要坚守脚下的立足点,坚持葆有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有序传承有效的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具有民族精神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取向。
2.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优秀文化才能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当今时代,仅仅具有信念只是开端,只有创新性、创造性地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才能顺应时代之需要。只有推进文化创新,才能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通过挖掘和整理中华文化的核心资源,形成完善的文化继承、培育和创新体系,同时运用新媒体的信息整合与加工能力,把传统和现代结合,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创造属性,使新型文化产品在当今社会和市场上占有难以取代的地位。
3.全媒体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可以提升国民的文明程度。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文化创造了希望也促成了发展,文化使人民凝结。人民只有拥有文化,国家才能保持文明,提升国民的文明程度,也就提升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以全媒体传播切入是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追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同时找到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困难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形成特有的文化传承传播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
二、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贴近受众的需求
虽然每种文化都有规范和价值,但只要环境变化或外来文化流入,文化就会有所改变及应对。“文化内部也会自己形成一股改变的动力。就算是环境完全与外界隔绝,生态也十分稳定,还是无法避免改变”[2]。文化的改变从根本上难以避免,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可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营养并且时时更新,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提高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借鉴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在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相应地改进传播形式,增加传播手段,革新传播方法,更好更快地贴近广大受众的生活,寻找到适应他们的心理和需求的内容,采取多种多样和生动活泼的形式,用高质量、高水准的文化作品引领新媒体文化潮流,不断提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媒体平台必须在信息采集与呈现方面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受众才会愿意接受并乐于参与。精准和有效地传播需要新媒体之间实现有效互动,同时文化载体与受众之间实现有效互动,达成信息的精准和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落地生根就要与当今社会民众的关注点相结合,通过媒体的切入转化成为符合社会和人民大众需要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贴近受众的需求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要
2018年,中国网民已达7.72亿人[3],传统报纸、期刊、电影、电视等媒体面对新媒体的竞争表现得各有千秋,依然有其难以取代的价值。现代信息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几千年文明的积淀,其内容博大精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时代的发展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有根基,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而自行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和信息元,极具开发价值。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文化传播必然要考虑到终端及其用户的接受习惯与体验。数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文化专题研究报告》[4]显示,71.2%的中国网民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网络已经成为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因此,以网络为主要形式包括其他媒体参与的全媒体时代传播成为现代传播的主流。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传统媒体和各种各类新媒体的优势融合在一起的全媒体时代,带来新型的思维方式,媒介之间的边界经常被打破并且不时有各类新媒体产生。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致力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存在形态,同时以积极参与的姿态提高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率,并且从战略高度丰富全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转化成效,以全新的视野全方位、多维度重新审视、重新倡导和重新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播模式。让传统文化获得受众层面广泛的影响力,这应是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重获新生的途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推力,然而,如何使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今纷杂多变的社会获得受众的关注和接受?这是一个崭新且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1.充分利用新媒体、全媒体传播主渠道的地位。
以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型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已经被挤下主流媒体的渠道,新媒体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受众最多、应用最广、最受欢迎的媒介渠道,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必须利用全媒体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2.发掘各类大众传媒有难以取代的价值。
各类大众传媒虽然走下神坛,但是仍然有广泛的受众。应当利用各级各类大众媒体涵盖面广泛,机构众多,受众广泛,并具有议程设置和把关能力和优势地位,在引导议程设置、拓展节目安排等方面发挥其难以取代的作用。
3.提高其他各种媒体的有效融合度和参与度。
无论是公共道路、桥梁、社区、楼宇、广场,还是各类灯箱、海报、招贴等信息载体,甚至是场馆道路、商业场所,都是具有传播功能和影响力的广义媒体,可以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供广泛的多种渠道。
4.善用日渐扩大的人际传播渠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传统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直接传播在现代已经改变为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通过微信、QQ、弹窗等现代传播工具和形式,传者与受者克服空间上的距离限制,传播效率无限扩大和深化,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层次多级化和过程复杂化的特征,以往简单的人际传播演变为各种自媒体的形式,且影响力和传播力日渐增强。要善于利用和发挥自媒体甚至个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积极拓展信息反馈与互动的有效通道,从而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5.提供优厚政策吸引现代全媒体服务商参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社交、网购、餐饮、出行等领域宽泛,但是全媒体切入传统文化领域的行业参与者仍然偏少。其實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其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市场价值。创业者如果善于在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创新表达方式和手法,比如价值创新、跨界创新等,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目前该市场效益主要表现在影视娱乐行业,其实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诗词歌赋等生活方面都有极大的开发选择空间。
随着对传统文化需求的逐步上升,行业将迎来更多资本和创业者的关注,现阶段需要加大力度,提供优厚政策,吸引现代全媒体服务商加入传播传统文化产业,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的壁垒逐渐打通,全媒体服务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并与社交、网购、餐饮、出行等领域跨界有效整合和融合,将持续产生新的业态,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和销售将更加多元,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升级。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分配,文化形象将更加贴近用户,传统文化有望在全媒体的参与下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69,210.
[3]2017年中国互联网+文化专题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51310.html.
[4]2018年第41届中国全媒体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www.sohu.com/a/220494053_99900352CNNIC.